双面斯坦福

作者: 罗兰·德沃克

双面斯坦福0

《美国颠覆者:利兰·斯坦福传》

[ 美] 罗兰·德沃克 著

梁桂霞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3 年11 月

当春天来到斯坦福大学时,芦荟、长春花和岩蔷薇开始吐蕊含馨,加州七叶树、印度山楂和中国流苏树的花也竞相盛放。这个时节,一场令人心驰神往的人生盛会展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面前。他们期待着、盼望着—有些还祈祷神灵保佑—能够进入斯坦福大学就读,以便将来跻身精英社会。

在1995 年春天的盛会中,有一位年轻学生,只有21 岁,带有模糊的俄罗斯口音。他在6 岁时就随全家逃离了莫斯科而迁徙到美国马里兰州。他在马里兰完成了本科学位,本想去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究生,但是被拒之门外。之后,他来到美国西海岸碰碰运气,因为这里的机遇曾召唤了数百万人前来打拼。其中就包括斯坦福大学的创始人利兰·斯坦福—年轻的他也曾在沮丧时逃离了美国东海岸。

斯坦福与谷歌

历史就是这样机缘巧合。这位出生于莫斯科、来自马里兰的21 岁的学生,被介绍给了一位来自密歇根、年龄稍长一些的斯坦福研究生。他们彼此都觉得对方不招人待见,但却一见如故,最终讨论起如何借鉴脚注和尾注这类学术引用的惯例来作为网页搜索的衡量标准—网页搜索在当时仍是一个未被开发的领域。对门户网站来说,如果其网页搜索的速度不快,精准性不高,就会很快被淹没在浩瀚的网络海洋之中。他们利用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进行运行测试,发现利用网络获得信息,真是一种既简洁又超级快速的方式。尽管他们常争论不休,但最终还是达成了共识,并于1997 年9 月15 日注册了一个域名:Google。

谷歌的诞生,让斯坦福大学获得了180 万股的谷歌股票。但这可不是这所位于帕洛阿尔托的大学第一次助力孵化出革命性产品。斯坦福大学2012 年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由斯坦福企业家创办或运营的公司,每年在全球创造着2.7 万亿美元的营收,这些公司不仅分布在能改变全球的高科技领域,还广泛涉及医药、音乐、金融、艺术、食品和服装等诸多领域。

该项由两位斯坦福大学教授牵头的研究还发现,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好几代之久:自20 世纪30 年代以来,斯坦福人创造了540 万个就业岗位,创立了39900 家公司。如果将这些比作一个独立的国家经济体来统计,他们每年创造的收入近3 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第十大经济体。而这还只是对初创者的统计。

斯坦福大学,还有它孕育、扶持和发展起来的硅谷,其源头竟然都可追溯到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地点:上纽约州远郊的一家被称为“牛头酒馆”的地方。今天名扬天下的创始人利兰·斯坦福就是从这里起步的。但是,关于他的故事,人们太多是道听途说而来的,其实在他如雷贯耳的名声之中,有很多名不副实,只有部分信息是真实可靠的。

Facebook 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有一句名言:“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唯一注定会失败的策略就是不去冒险。”这不正是利兰·斯坦福的写照吗?利兰·斯坦福一次又一次地抓住荒谬的机会,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在地。在他非凡的职业生涯和生活经历中,悲剧和胜利一直都是断断续续交替出现的。

大亨的发家

尽管斯坦福的少年时代不值一哂,青春时期一塌糊涂,成年时期事业一波三折,但凭借着一股几乎让身边所有人都感到畏惧的顽强毅力,他最后成为年轻美国的历史上规模最大、最雄心勃勃的企业的掌舵人。这为他提供了权势,让他得以累积数百万美元的财富,让他得以雇佣成千上万的工人,创造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令人痛恨的垄断企业,超越了美国鼎鼎大名的强盗大亨们。斯坦福不懈地追求政治权力,但一次又一次地遭遇惨败。最终他在亚伯拉罕·林肯的一位得力的左撇子助手的支持下,意外地身居要位,担任加州的第八任州长。在任上,利兰·斯坦福充分利用州长的权势,实施了一系列意义非凡但却被大大忽视的举措。当然,在参议员任上,他也或多或少地利用职位之便,为自己和他声名狼藉的生意小团伙赚得了相当于今天纳税人数十亿美元的财富。斯坦福到30 多岁时,已经过得比印度王公还铺张招摇,他大动干戈建造了过分考究的豪宅,还收购了大片大片的土地。然而,没过多久,政府便展开了数次调查,首次揭开了他欺骗美国人民的一连串丑闻。但是,历史也证明,斯坦福开创的企业,不仅打造了硅谷的根基,也打造了现代企业的根基。此外,他的公司刺激了政府对联合企业、信托公司和垄断企业进行监管的首次历史性尝试,为政府多年后对大名鼎鼎的标准石油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进行制裁开创了先例。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斯坦福主导的铁路系统,洛克菲勒和卡内基今天就不会家喻户晓。除此之外,斯坦福的企业,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一项管理日常生活的技术—世界时区划分—的创建。有了这个技术,今天世界上几乎每个人都能使用时钟。

在进行一次欧洲艺术画廊和豪华度假胜地之旅时,斯坦福奢侈逸乐的生活达到顶点。但就在此时,他人生中最致命的灾难发生了:他心爱的15 岁的儿子—结婚18 年后才得来的独生子—突然早逝,留下他和妻子凄然无助地坐在男孩的床边。虽然陪伴他们的是欧洲大陆最昂贵的医生,但仍旧无力回天。但是即使坠入这样的绝境,斯坦福还是打出了他最后一张牌。

他和他被世人低估的妻子珍妮,为这令人心碎的时刻建造了一座奢华的纪念碑—小利兰·斯坦福大学。尽管这所学校建立时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所捐赠大学,但它随后陷入了重重困境。事实上,在这所大学成立后不久,斯坦福的整个事业就摇摇欲坠,几乎要破产关张。年老的利兰·斯坦福去世时,这所大学正濒临关闭,一项对他私人财产的审查发现,他去世的时机,恰好使自己避免了破产的耻辱。

他留下他的遗孀独自对抗美国政府的权力。政府将珍妮带到最高法院,指控斯坦福侵吞了美国公众的财产。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是,珍妮怀着务实的决心,打起精神,找到力量,把一艘遇难的沉船变成了一个救星。然而,后来她却骇人听闻地死在了夏威夷的一个岛上,留下重重疑惑。一项深入的官方医学调查确定她死于一桩谋杀。可随后由斯坦福大学管理部门付费进行的一次粗略调查,却又否定了这个谋杀结论。一项由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组成的现代调查证实,珍妮确属他杀。如今,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一位一向受人尊敬的先生,掩盖了珍妮死亡的真相。

(本文获出版社授权,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董可馨 [email protected]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