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之歌:火山爆发何以酿成大祸?
作者: 欣宇“冰与火之歌”,在很多人看来是激情的碰撞、浪漫的代言,然而对于冰岛小镇格林达维克的近4000名居民而言,眼下可能经历一场需要背井离乡的“天灾”。
虽然这一切还没有发生,但从今年11月10日开始,这些小镇居民便已生活在火山随时爆发的恐惧中,并陆续撤出自己的家园。然而,时隔一个月,此处火山依旧“沉默”—在冰岛小镇居民抱怨有家不能回之际,另一边,印度尼西亚马拉皮火山爆发,夺去了20余名登山者的性命。
当失去对于“天灾”的敬畏,它终究会还以颜色。
冰岛半世纪以来最严重自然灾害
最先引起人们对火山关注的,是冰岛小镇格林达维克近4000名居民,为躲避可能发生的火山喷发而背井离乡。全镇居民数量甚至没有广州一个大型小区多的格林达维克,位于首府雷克雅未克附近。此前,这里贴着的是“观鸟点”“大陆漂移”“渔港小镇”等标签,并建有一座冰岛咸鱼博物馆,记录着冰岛悠久的渔业历史,而今年冬天,它以即将爆发的火山进入全球视野。

10月下旬以来,冰岛西南部雷克雅内斯半岛发生了2.4万次地震,同时冰岛气象局的专家们发现,地下出现岩浆积累的现象,并且有喷发威胁。随着岩浆的流动,形成了一条长约15公里、深约4公里、宽约1-2米的岩脉,岩脉一端穿小镇而过,并再度引发频繁的地震活动。地表撕裂、下陷等迹象,似乎昭示着火山岩浆随时喷发将至。除了山顶,火山喷发可能发生在裂缝的任何位置。
11月11日,格林达维克镇进入紧急状态,当地居民陆续疏散。这并非是危言耸听的闹剧:雷克雅内斯半岛内的火山在13世纪早期经历了一系列喷发。2011年3月,在经历一年多的地震后,半岛上的法格拉达尔火山爆发,而距离上一次雷克耶内斯半岛的火山活动,已相隔了800年;2021年后,该地区火山似乎重新进入活跃期。2022年8月和2023年7月,火山系统经历第二次第三次的喷发,而这也并非结束。
再将目光拉回当今的格林达维克。在小镇进入紧急状态后的几天时间,火山没有爆发,但裂缝增多并扩大,地下有蒸汽冒出,小镇的东部地区电力一片瘫痪;并且小镇遭受的破坏每日剧增,逐渐波及下水道系统、水电等每一个设施。11月中旬,冰岛气象研究所在雷克雅内斯半岛监测到约800次地震,火山喷发的威胁仍然紧迫。
十几天后,雷克雅内斯半岛火山并未喷发,紧急状态解除,降级为高风险状态。然而城镇所遭受的破坏已不可逆。
冰岛气象局专家在11月下旬时预测,如果火山喷发,流动性喷发的可能性也远大于爆炸性喷发。这大部分是因为此处下方的岩浆黏度较低,气体可以逃逸。但受限于预测能力,对火山喷发的时间地点难以得出准确结论。
虽然此处火山保持“沉默”,但许多研究人员一致认为,冰岛正进入火山活跃期,并将持续数十年。预防火山喷发,除了疏散小镇居民,冰岛当局在小镇和附近的地热发电厂修建了土墙、管道以及运河,以便在火山喷发时引导熔岩远离。

地表撕裂、下陷等迹象,似乎昭示着火山岩浆随时喷发将至。
那么,火山爆发后,会采取什么处置手段?据报道,冰岛当局正考虑在火山喷发时给火山熔岩注水,这样做既能让熔岩降温,也能通过水流改变熔岩流向,从而保护格林达维克镇和重要基础设施。
有业内人士称,这是50年来冰岛经历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50年前,冰岛赫马岛的火山裂缝在韦斯特曼纳埃亚尔镇蔓延,火山爆发了6个月,掩埋了汽车、街道、上百个建筑,大部分的小镇受到影响,5000名岛民撤离。
“火焰之山”夺去登山者性命
火山活动似乎不再是区域内的局部行为。12月3日,印尼马拉皮火山持续喷发4分41秒,火山灰喷出3000米,甚至高过火山自身海拔,火山碎片散落在附近的村庄。这次火山爆发更是直接致使附近的登山者死亡。
据巴东搜救机构负责人此前声明,火山爆发时有登山者尚未撤离。12月4日,搜救机构找到14人,其中11人已经死亡。第二天,这一数据有所更新,死亡人数上升到13人,10名登山者仍为失踪状态。直到12月6日,救援人员在马拉皮火山发现最后一名失踪的旅行者,死亡人数已确定为23人。

冰岛正进入火山活跃期,并将持续数十年。
而幸存者的状态也不容乐观,有些人因离火山口距离太近被烧伤,还有登山者四肢骨折。马拉皮火山喷发的规模再次向世人证明,其“火焰之山”的外号名不虚传。
1979年,马拉皮火山已发生过一次致命喷发,当时夺去了60人的性命。2011年以来,马拉皮火山处于火山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警戒中。今年12月马拉皮火山喷发后,警戒水平再次提高,印度尼西亚当局禁止火山口2公里范围内进行任何活动,并为居民发放口罩,鼓励他们待在家中。
法新社在采访马拉皮火山喷发的幸存者中提到,他沿着“之”字形向下跑了三四十米,火山喷发声音很大,有人跳起来,摔倒了。而这位22岁的幸存者躲在了岩石后面。
火山喷发或产生全球效应
印度尼西亚火山爆发,夺走了多条性命,空气中也充斥着有毒烟雾和污染。而在冰岛,可能发生喷发的裂缝一端入海,如果在海底喷发,则会产生大量的火山灰云,除了干扰附近居民的生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健康,后者甚至还要被迫远走他乡。
火山喷发后,附近领域的航空也将会受到严重影响,飞行能见度降低,飞机喷气发动机故障,飞行控制系统损坏……哪一个对于航空业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从全球范围来看,火山喷发产生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其喷出的含硫气体的危害却不容小觑。在氧化后,这些含硫气体会形成硫酸盐气溶胶,并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扩散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些气溶胶可以持续数年,阻挡太阳辐射以及地球对阳光的反射。有统计显示,火山喷发后的几年间,全球气温会随之下降零点几摄氏度;接连地,温度降低致使蒸发减少,降雨也会发生变化。

板块深俯冲致火山活动猛烈
冰岛北部紧贴北极圈,位于大西洋中脊上方。地壳分裂成不同板块,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每年处于厘米级的移动中,这为熔岩上升到地表提供了先决条件。此处火山喷发时,岩浆从上地幔直接向上,岩浆释放快、补充快,未给气体富集留有充足时间,一般而言,多为溢流式火山活动—这也就解释了,在冰岛小镇居民疏散后,为何还允许他们回家取财物。
让人们对冰岛火山记忆深刻的,还有2010年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的爆发。但3年前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因其顶部有“冰盖”,岩浆与冰、融水的作用下,使得火山喷发更具有爆炸性:当时火山喷发后产生大片火山灰云,欧洲领空因此经历了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封锁,估计损失超过15亿欧元。
而冰岛火山最大规模的一次喷发,是240年前纳基火山喷发,熔岩流持续了8个月。
总的来看,火山喷发的性质与情况受多方因素影响,其中既有岩石类型的原因,也包括板块的移动方式。围绕太平洋有一圈马蹄形条带区域,被称为太平洋火环带:其从新西兰向北延伸至亚洲东部边缘,再向东穿过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随后向南延伸至北美和南美的西海岸,长约4万公里。印度尼西亚正位于此,海拔接近3000米的马拉皮火山,更是印度尼西亚最活跃的火山之一。
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澳大利亚板块与美洲板块在太平洋火环带汇聚,板块间的俯冲碰撞,导致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全球3/4的火山喷发在这里聚集,90%的地震在此发生。板块深俯冲产生动力与能量,岩浆高速喷发,此处的火山爆发便猛烈得多。
无论是哪一种喷发情况,与冰岛小镇居民提前撤离防患于未然相比,印度尼西亚马拉皮火山造成的惨剧让人痛心,却也本可避免。在监测地质活动、预测火山爆发等技术愈加成熟的今天,我们对自然的力量无须过度恐慌,但仍应保持敬畏。
责任编辑吴阳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