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战争:真实的“网络剧”

作者: 索那瑜

当代战争:真实的“网络剧”0

以色列与哈马斯之战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许多国家都有支持巴勒斯坦、反对种族清洗的行动。网络时代,我们所经验的战争是即时、临场的,但也是极为破碎的。原本不太有名气的印度单口喜剧演员丹尼尔·费尔南德斯在IG 上一小则关于巴以的表演片段,获得全球上千万人的关注,一夕成名。他这段插科打诨未尝不透露出我们所经验的“真实”。

他问现场观众,支持以色列或巴勒斯坦?“支持巴勒斯坦的,有吗?”“请举手。”“支持的鼓掌一下。”现场有稀稀落落的掌声。“支持以色列的呢?”“请举手。”有一位观众举手,丹尼尔问:“那你为什么支持以色列?”答“:是巴勒斯坦先动手的。”丹尼尔说:“你是指10 月7 日吗?”答:“是的……我知道事情很复杂……”话未毕,丹尼尔打断他:“那全都是因为你从这一季才开始追!”现场爆笑。

面对这场战争,我们都在追剧,但追的不是同一出。有些观众入戏极深,一位朋友告诉我,她曾目睹直接搬上现实的“网络剧”。一位在大学念书的印度穆斯林女孩,她有位住在巴勒斯坦的亲戚在这场战争中被炸死了,她非常伤心,但也害怕。有一日,她鼓起勇气,与室友分享这则噩耗,室友听毕的立即反应(反射)是:“你是否谴责哈马斯?”我的朋友在见证这一幕后,瞠目结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心想:此时此刻,难道比较“正常”的社交模式不是该回说“很抱歉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I am so sorry to hear that)”吗?

我也是入戏很深的观众,我追的这出,名叫“巴勒斯坦的喵斯林”。英国卫报曾刊登一系列一对中年兄妹带着两只宠物猫与一条鱼逃难的故事。他们在途中又多收留一只生病的流浪猫,妹妹不顾生命危险,为闯入生活的新朋友找兽医打抗生素,那几日,我每天都挂心,今天猫咪有打到抗生素吗?

前几周,独立记者蒙塔塞尔·萨瓦夫在家门前被炸死了,他的朋友们画了两张漫画纪念他,一张是他在喂街猫,另一张则是猫咪们围着他的墓碑纪念他。我也很投入地追踪着另一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独立记者莫塔兹·阿扎伊萨,他在IG 的账号有1700 万的粉丝追踪。

莫塔兹将生活的真实片段上传,跟着他的镜头,我进入他们的日常,原来战争中的人们也是有“生活”的,逃难中总是有些平静的片刻,人们和已经认识与新认识的猫咪团聚。美丽的晚霞、共享的食物、瓦砾中的尸体、抢救的人群、满身是血的孩子、被炸死的马儿、哭喊的人们……在这些画面中,我的眼光总忍不住停留在抱着猫咪的孩子们身上许久,也注意到开车的莫塔兹脚上蹲着一只叫“蜜糖”的猫咪。

伊斯兰文化有爱猫的一面,据说先知穆罕默德爱猫,有日猫在他袖子上睡着,穆罕默德起身时舍不得叫醒,选择把袖子剪断,称得上是伊斯兰版本的“断袖之癖”。世上还有喵斯林(meowslim)这样的说法,但我不太清楚喵斯林是指爱猫的人,还是爱人的猫?

某日,我在IG 上找到蒙塔塞尔生前的账号,看见他在断垣残壁的加萨街道中喂猫的影片,心里想着:“哎呀,蒙塔塞尔兄弟的喂法才是正确的啊。选择在墙边,猫咪们都乖乖靠着墙排队,一个猫咪一个坑,不会抢来抢去或挤在一起。不像我,喂街猫的时候挤在一起,吃得快的抢吃得慢的,大只的赶小只的,我要还要大呼小叫一直管秩序,乱七八糟。”一面茅塞顿开,一面落下泪来。

上一篇: 西方殖民促退性别平权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