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结构化读写教学

作者: 顾玲意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结构化读写教学0

摘 要 小学英语读写教学对于提高阅读技能、提升写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读写教学中存在的主题意识缺乏、阅读进程割裂、读写能力发展偏失等现象,提出实施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结构化读写教学建议。结合人教社PEP版小学英语五年级教材的具体课例,从“主题构建—语境铺设—主题驱动—升华主题”四方面着手,呈现读写教学的建构过程和有效策略,实现读写能力的双向发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关  键  词 结构化教学;主题意义;读写教学;小学英语

引用格式 顾玲意.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结构化读写教学[J].教学与管理,2024(17):56-59.

读写教学是一种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的教学行为,在小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是认知体验,是信息输入的核心;写是迁移运用,是语言输出的途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然而,当下读写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教师缺乏主题意识,割裂了完整的认知体系,使得阅读进程碎片化,无法实现由浅入深的探究过程。此外,即使有些教师将主题融入读写课堂中,但由于过分注重主题探究而忽略了读写策略指导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压缩了学生理解和内化的时间,导致写作仓促,只停留在语篇表面的浅层模仿。学生虽然对主题有认知,但缺少阅读技能的培养,写作能力始终停滞不前,根本谈不上读写能力的双向发展。

主题具有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1]。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结构化读写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探索主题内涵,完成结构化搭建;在写作表达过程中,深化主题意义,借助结构支架,实现自由、灵性的表达。本文以人教社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B Read and write为例,从主题构建、语境铺设、主题驱动,主题升华四方面着手,完成阅读任务,落实有意义的书写活动。

一、主题构建——结构化解读,确定主题意义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就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与活动[2]。教师需要深入研读语篇,基于单元整体视角,对文本内容进行结构化解读,构建单元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建构并生成对主题的深层理解,感悟、内化主题内涵。

1.立足单元,提炼主题

总览单元内容,进行整体分析,是主题确定的关键。教师需要以研读语篇为逻辑起点,细究各板块内容,确立读写教学的主题意义。本单元的话题是“My rooms”,主要围绕小伙伴参观Zhang Peng房间的路线展开,移步换景,串联起每个课时的内容。在“人与自我”和“人与自然”的主题下探究房间里的家居陈设,引导学生不仅学会布置房间、整理房间,还要保持房间整洁、美观。因此,可以确立本单元的主题为Keep rooms nice and clean。本课时B Read and write位列第六课时,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单元核心内容,谈论房间里的物品布置,是对单元主题在具体语境下的强化和深度体验。通过Mr Jones发现房间脏乱产生不适感受,从而写了一封邮件给Robin请求帮助的事件,提炼出本课时的主题意义为Clean and tidy rooms make us happy。

2.解读文本,梳理结构

教师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思考,并梳理出一定的结构框架。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文本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和作者观点五个角度以及what、why、how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解读,层层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主题意义,梳理出结构化知识,并解读各个环节是如何为主题意义服务的,以形成深入而独特的见解[3]。

(1)What(主题和内容):从形式来看,本课读写语篇是一封求助邮件,包括邮件的格式以及正文内容。邮件格式包括收件人、寄信人以及邮箱地址的格式和读法等。此封邮件的起因是Mr Jones搬到自然公园后面的新住处,发现房间脏乱。焦急的Mr Jones 不得不写邮件向Robin求助。正文部分的关键信息通过结构化梳理,包括以下几个要素:Mr Jones 的自我介绍、求助的原因、此时的心情、现今的住处。

(2)Why(意图和态度):通过Mr Jones 的陈述,感受房间脏乱带来的糟糕心情以及求助的急切。房间的脏乱是怎么引起的呢?是在Mr Jones搬入之前还是之后呢?读者可以将关注点聚焦在I just moved into an old house.中“just”一词的理解。从字面意思来看,just是“刚刚”的意思,但它不是精准地指“刚刚”,而是一个相对泛指的时间。从教材插图和文本内涵分析中,房间里散乱的到处是美术用品,如铅笔、蜡笔、图片等,恰好Mr Jones是一位美术老师,基本可以确定房间脏乱是发生在Mr Jones在此住了几天之后,而不是搬进来后就是如此的。

(3)How(文体和语言):文本内容是以第一人称阐述目前的境况,仅仅围绕谈论房间布置及环境这一语境,复习相关的词汇与句型,如:There are pencils and crayons on the floor等;巩固描述房间环境或感受的词汇,如:clean, beautiful, nice, old, tidy, clean等。在学习与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开展文本解构和写作表达的动态过程,能够让学生感知主题意义,深入理解主题内涵。

二、语境铺设——结构化架构,关联已知信息

教师要充分挖掘主题所承载的内涵信息,通过图片、视频、歌谣、谜语等形式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建立文本信息与学生已知经验的关联,从而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4]。围绕主题创设的语境,能消除学生的陌生感,激活知识储备,做足铺垫。

1.激活已知,引出主题

契合主题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课堂初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吟唱单元歌曲A photo of me,视频中有关Zhang Peng家的卧室、客厅等图片,给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快速将学生带入本课主题。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复习核心句型There is/are...拉近新知与旧知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聚焦客厅中爷爷奶奶房子的这张画,教师提问,Whose house is it? Do you like the house? 使学生在课堂伊始就聚焦主题,启发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审美感知,明白房子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其是否干净、整洁。

2.创设情境,激活主题

情境教学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5]。教师基于主题创设情境,交代Mr Jones搬进一所老房子的原因,补白文本材料。呈现一间有点陈旧,但是布置精美、很有格调的出租房子。教师发问,Do you want to live in this house? 初步感知新词live,链接学生的生活经验,讨论相应的选择及原因。Mr Jones在朋友圈看到租房信息,他是否愿意居住于此?学生结合 Mr Jones美术老师的身份,进行合理的推测和思考,并找到原因:(1)The house is old but beautiful.(2)Mr Jones is an art teacher. He likes this kind of house.(3)It’s near the nature park. Mr Jones can draw pictures.因此,Mr Jones在朋友圈回复I like the house. I want to live here.

阅读前围绕主题的语境铺设,能有效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结构化搭建情境支架,向前延伸,补白前置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Mr Jones的性格和审美习惯,解释下文出现的房间脏乱的原因,以免造成对Mr Jones人设的认识偏差。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也能使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主题驱动——结构化推进,提升阅读技能

学生阅读的过程是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也是对阅读文本深度挖掘的过程。学生对主题意义探究的深度直接影响其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6]。在阅读推进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文体特征,从整体泛读提炼结构,到细节精读层层推进,在主题语境的引领下深入文本内容,提升学生阅读技能。

1.整体泛读,深入主题

文本内容的结构化搭建能促进主题意义的深入探究。Mr Jones 搬进了这间老房子后,天天画画,十分开心。但有一天,他却放下画笔,坐在电脑前。形成反差,设置悬念。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进入文本的整体泛读。教师可以在Task 1 Read and choose 中设置两大问题引导学生整体阅读,即What does Mr Jones write? Why does he write it?由此抓住文本体裁特征以及文章主旨。梳理邮件的写作格式,如称呼、署名、日期以及邮箱地址等,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抓文本结构的意识。此外,学生还需要从文本中的点题句(Please help me.)明确写此封邮件的目的是寻求帮助。

通过此项阅读任务,教师渗透阅读策略,能够让学生对文本结构和写作意图了然于心。基于文本特征,学生能够厘清脉络层次,初步搭建语言框架,深入主题内涵。

2.细节精读,推动主题

精读文本细节内容,引导学生在多元任务驱动中巩固语言知识,能够提升语言能力,推动主题发展,为后续有意义的写作表达“搭桥铺路”。提炼邮件的格式结构之后,开启正文细节信息的获取。教师用问题(Why does Mr Jones ask for help?)引导学生找出引领全文的中心句,围绕中心词dirty,设置Task 2 Read and tick,完成教材中的练习:Which is Mr Jones’ room? 培养学生通过关键句子理解文本内核的能力。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插图,给出句子支架 In picture A, ________. In picture B, _________.引导学生结合正文内容,进一步阐述选择图片A的原因。在主题意义的探究中关注语言形式,内化语言知识,能够让意义的表达从浅层走向深层,实现语用功能。

锁定正确选项图片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描述图片:Some photos and pictures are on the floor. Some are on the desk. Some are on the bed.从细节描述中能够形象地理解 everywhere的意思,感受房间脏乱带来的不适体验以及Mr Jones的沮丧和焦灼。教师应当有序推进语境,构建文本结构,使学生在对比、观察小细节中,探索主题意义,提升语言能力。

3.问题推进,凸显主题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直接工具。教师需要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在螺旋上升的问题解决中,探究主题意义。精读完主体部分,搭建好文本结构之后,教师可在Task 3  Read and think 中设置三个不同指向的问题链(如图1)。这不仅能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寻找信息,也会通过推测、概括等手段发现字里行间隐含的情感因素,做一个能领会文章言外之意的读者。学生在进一步的细读中,了解Mr Jones之前认识Robin,因为在邮件的开始,他首先介绍了自己:I am Binbin’s art teacher. 也能从邮件中知道Mr Jones住在自然公园旁边。Mr Jones此刻的心情是很抓狂的,因为他在邮件中很急切地写道Please hurry!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