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路径探究

作者: 赵霞 金万芝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路径探究0

摘 要 以一堂聚焦生肖文化的小学六年级英语课为例,从语篇解读、目标制定、教学活动与评价活动设计四个维度呈现了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路径。提出语篇解读的新维度,基于单元大目标制定课时小目标,补充拓展目标性资源,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关联、螺旋递进的学习活动,坚持活动设计的丰富性与趣味性,评价方式多样、主体多元,注重评价的目标性、主体性、发展性,使教、学、评基于目标的一致性,共同促成素养在课堂中的真实落地。

关  键  词 “教—学—评”一体化 小学英语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教学评价

引用格式 赵霞,金万芝.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路径探究[J].教学与管理,2023(14):40-45.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整体育人观念,设计实施目标、教学、评价相统一的教学[1]。“教—学—评”一体化有助于引导教师从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关注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通过持续观察与评价确保目标的达成,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目标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落地。“教—学—评”一体化是一个完整的育人生态系统[2],三者构成了完整的教学活动。“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师一致性地思考教学、学习、评价,使教、学、评在目标的统领下由点汇聚成面。随着教师的不断反思,教、学、评不断调整,在“动态的面”上编织出“精彩图案”,共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科育人目标的达成。本文以北京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7 Lesson 23 The Twelve Animals of Chinese Zodiac的教学为例,探索小学英语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路径。

一、整体研读定主题,三维解读文本意

语篇是构成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要素之一。语篇承载表达主题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语篇研读是教师制定有效教学目标的依据,是科学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在语篇研读中,除了回答内容上的what,why,how,还应回归到课标、单元与生活中,寻找关联,发现意义。

1.学科育人角度——把语篇放置于课标中

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在内容上,形成了三个基本级别的要求;在范畴上,聚焦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各主题群范畴下设若干子主题。将语篇置身于主题中,能够发现语篇与其他内容要素的关联,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创设语境范畴。

北京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7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生肖文化,涉及生肖名称、生肖纪年方法、生肖背后的传说故事、个人的生肖属相及属相对应的性格特质等。在课标中,本单元属于二级主题内容中的“人与社会”,主题群中的“历史、社会与文化”,子主题中的“世界国家的传统节日,文化体验”。单元内的各语篇都为配图对话,对话中涉及一般过去式的语法及十二生肖名称、生肖纪年方法等文化知识。从学科育人角度来看,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生肖文化知识,探究生肖背后的寓意与价值观,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

2.单元育人角度——把语篇放置于单元中

教师要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基于主题对单元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与重组,在主题意义的统领下使单元内的各语篇内容在育人功能上一脉相承,才能形成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在单元育人蓝图中确定课时教学内容及育人价值,基于单元整体搭建从语篇学习到素养发展的桥梁。

北京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7的主题为“Chinese Zodiac Culture”,Lesson 23的子主题为The Twelve Animals of Chinese Zodiac。在本课时中,Listen and say板块呈现了本单元涉及的生肖名称、生肖纪年、生肖属相等内容。Listen,look and learn板块呈现了本课时核心语言“How often does each animal come around? Every twelve years.”Let's do板块呈现了一个快乐之家的家庭成员生肖属相,同时也呈现了介绍生肖属相的语言“Grandpa's birth year animal is the horse.He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horse...”本课时在单元育人蓝图中是走近生肖文化的第一课,它在单元中的顺序与育人功能具有一致性(见图1)。

3.生活育人角度——把语篇放置于生活中

教师要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并影响到人们衣、食、住、行、用的各个领域,如纪年与记时、习俗、艺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生肖可以作为春节的典型话题,也经常作为辅助性话题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才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更容易引发共情。

Lesson 23的对话以美国小朋友Sara对Yangyang的一句新春祝福语“Happy the year of the tiger!”表示不理解与极大的好奇心而展开。春节预示着新的农历年的到来,也预示着下一个生肖年的开启。春节是孩子们最喜欢、最了解的节日之一。春节期间,相遇的人都会彼此祝福。除了“Happy New year”,其实还可以用“Happy the year of the...”,这于Sara而言是新鲜有趣的,如对话中的“How interesting!”。Sara的好奇与Yangyang自信解答使得对话围绕着十二生肖的名称、顺序、轮回规律等一一展开。Yangyang凭借着丰富的生肖知识,成为中国生肖文化的小代言人,这也激励着学生能够向Yangyang学习。

二、合理定位成长点,精准勾勒育人线

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学习的评要具有目标的一致性。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前提和灵魂[3]。教学目标是教师基于理念、内容及学情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表现期待。学生起点与教学目标之间延伸着学生的成长点,学生在单元内各课时中的成长点将共同构成该单元的育人蓝图。基于语篇研读、结合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制定本单元及Lesson 23的教学目标,分析学生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教师提供哪些资源才能帮助学生抵达目的地。

1.期望学生会什么

目标的合理性决定着成长点实现的可能性。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各课时目标的落实。教师要认识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对实现学科育人的重要意义,统整教学目标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素养目标具体化到单元课时中。

本单元基于主题构建单元教学内容框架(见图2),并设计如下单元教学目标:(1)能按顺序说出十二生肖的名称,会用生肖纪年,能运用所学语言交流生肖故事、家人的生肖属相及性格特质;(2)能在教师的引导和思维导图的帮助下,综合运用语言,有序、准确、丰富地介绍“有趣的生肖”并进行写作;(3)在活动中感受生肖文化蕴藏的中国智慧与魅力、增强文化意识,主动传承与弘扬中国的生肖文化。Lesson 23是学生走近生肖文化的第一步。在单元统领下的教学目标如下:(1)在看、听、说的活动中,获取十二生肖的名称、生肖轮回规律;(2)在教师的帮助下,分角色表演对话,转述对话;(3)运用轮回规律判断、描述生肖年;(4)小组内交流家庭成员的生肖属相及本命年;(5)在日常交际中综合运用语言谈论生肖。

2.学生还缺什么

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分析学生起点。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还要关注学生在抵达教学目标时的潜在困难与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层次递进、重难点突出、资源拓展的有效性。就单元而言,前三个课时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了传统生肖文化,包括十二生肖的构成、生肖故事、生肖的用处等,学生具备了谈论和介绍传统生肖文化的语言能力和结构化思维。但是没有相关内容的支撑及教师的引导,学生难以主动思考和探寻现代生活中的生肖文化,难以观察到生肖在时代变迁中的传承与创造,也无从真实地感受到生肖对中国衣食住行用的深刻影响。从单元内容来看,学生缺少有关现代生肖的语篇输入,缺少发现与表达的语境和机会。他们需要在阅读拓展中继续丰富大脑图式关于生肖的主题框架。从课时内容来看,学生具备生肖有关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但缺少用生肖纪年的情境和谈论生肖的语境和机会。语境真实、目的性强、趣味性高的学习活动才能帮助学生实现精准输入与丰富输出。

3.教师要补充什么

在语言学习和意义探究中实现学科育人,要求教师将知识学习融入主题、语篇、语境和语用之中。现有的教材内容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主题式教学。北京版小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单元内有四个课时,前三课时是对话为主的新授课,第四课时是以练习为主的复习课。每课时分设不同板块,对应不同的功能,如对话学习Listen and say,句型与图片词Listen,look and learn,听力练习Listen and match,语用练习Let’s do。单元内的语篇局限于配图对话,形式单一。课时内的四个板块功能各异且语境缺少关联性,也没有指向主题意义的综合语言实践活动。为了丰富学生对不同语篇形式的感知,本单元第四课时补充拓展了“现代生肖文化”的阅读,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生肖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足迹。为了确保语境的整体性和真实性,教师选取Sara的视角邀请学生们跟随Sara一起开启十二生肖之奇旅,Sara因此写邮件跟朋友分享十二生肖趣闻,学生通过回邮件实现综合性输出。

三、活动分层互关联,目标一致乐中学

新课标倡导在体验中学习、实践中运用、迁移中创新,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4]。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教师基于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以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种主要活动类型来呈现,帮助学生在一系列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语言学习与运用活动中达到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及学创结合。兴趣能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当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乐趣,享受学习过程,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能力到素养的主动转化。遵循目标一致性,本课时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做了如下教学活动设计(见表1)。

1.学习理解类活动

本阶段开展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主动获取生肖相关的文化知识,感知理解对话语言表达的意义,从生肖的名称、轮回规律、用处等方面形成生肖的知识结构图。

感知与注意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创设的主题情境中形成学习期待。(1)互动旧知,引入主题。教师借助实物教具Family tree激活学生关于family members的知识经验,随后进入Free talk,借助问题链帮助学生在已知与新知之间建立关联,由此进入主题(见表2)。引导学生思考这十二只动物的特别之处,揭示本节课主题The Twelve Animals of Chinese Zodiac,帮助学生发现认知差距,形成期待。(2)观察图片,感知主题。学生聚焦图片细节推测主人公谈论的话题,运用句型结构:I see...so I think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在细节追问和语言互动中,感知主题情境。教师在评价学生观点时不仅要做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上的补充,更要通过肯定学生的观点,激励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萌发极大的兴趣。

获取与梳理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与运用语言知识、技能,从语篇中获取与主题相关的文化知识,是搜集信息的过程。(1)视听对话,整体感知。学生视听对话,建立对内容的整体感知,简要概括对话。(2)问题驱动,获取信息。以问题链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看、听、说的活动,通过提问、确认、追问、反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螺旋递进式地触及生肖主题,通过制造逻辑上的冲突,引导学生在学习与运用语言的同时,更关注语言承载的内容及思维训练。因此,问题设置要体现关键性、串联性、启发性(见表3)。学生以解答问题为目标,理解生肖有关的语言与文化知识,完成信息梳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