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作者: 张雪勤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策略0

摘  要: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联通课内课外,贯穿课堂和生活,让学习真正发生。基于单元整体设计复习巩固类作业、拓展延伸类作业及综合实践类作业,有利于持续推进深度学习。科学设计评价方案,利用多元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程度,反思学习过程,提升“元认知”能力。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深度参与、切身体验,让学习持续发生。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作业评价

核心素养的生成内蕴着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核心素养生成的学习路径。[1] 深度学习强调教学中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是零散、碎片化的,而是有逻辑,有结构、有体系地关联整合知识。[2] 深度学习提倡单元整体教学,本文基于单元,结合深度学习活动的“关联性、迁移性和主动性”三个特征,总结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作业设计策略。学生在单元作业目标的引领下,在作业评价量表的指导下,在老师、同伴的协助下,主动完成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关联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思维从“低阶”转向“高阶”,综合素养得到不断提升,最终实现“深度学习”。

一、基于单元,整体设计作业目标

作业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与衍生。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一致,有助于保证作业内容的可理解性,避免因为作业内容的陌生,导致作业难度加大,从而加重学生负担,也有助于潜在地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3]进行作业设计之前,教师要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设计单元作业目标,让两者在语言知识、教学重难点与能力培养等方面保持一致,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有效帮助他们在课堂结束后进行持续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目标描述时,为了表达清晰且便于操作,除了内容上要相互衔接,其语言描述也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说使用“条件+完成程度+行为动词+具体行动”这样的描述,可以让目标的表达更准确更清晰,如:“在录音的帮助下准确地朗读英语故事。”。

如图1,人教PEP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3 What would you like? 这个单元以饮食为主题,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发现美食”、“制作美食”和“宣传美食”三个子任务,分四个教学情境设计单元教学目标,为了达到前后一致的效果,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了单元作业目标,如本单元的第一个教学目标为:在寻找韶关美食的情境中,了解不同美食的表达法并尝试向他人表达自己的饮食喜好。相应单元作业目标为:在图片和录音的帮助下准确掌握不同美食的表达法,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准确向他人表达自己的饮食喜好。在这个设计中,两个目标之间是互相关联和衔接的,学生能够在作业目标的指引下继续进行深入的学习。这样的设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联通课内和课外,从课堂延伸到了生活,让学习持续发生。

图1基于单元教学目标的单元作业目标设计

二、基于单元,分类设计作业内容

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设计好单元作业目标后,应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科学设计作业内容,这样的设计才更具有效性。同时,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还要注意控制作业的难度和作业量,不得以巩固知识为由变相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在设计时要基于单元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紧扣单元知识目标,设计复习巩固类作业

语言知识是发展其他核心素养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目标时应先考虑复习和巩固单元核心语言知识。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应紧扣单元知识目标,以单元教学主题为主线,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认知水平、年龄特征等特点科学设计作业。

由于完成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专注度和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和层次,在作业设计时,教师一方面要考虑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趣味性。“双减”政策指出作业的布置既要控制作时长,又要提高质量,可以通过选编、改编、创编等形式设计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复习巩固类作业。如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设计学唱歌曲、唱诵歌谣、创编对话等口头作业;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在布置口头作业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手工、书写类作业,如制作趣味单词本、仿写句子或文段等书写类作业;对于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书写内容,如完成单元知识思维导图、串词成句或仿写文段等作业(见图2)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帮助学生围绕单元语言知识进行巩固性复习,又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图2 复习巩固类作业

(二)融合单元关联话题,设计拓展延伸类作业

关联性、迁移性是深度学习活动的主要特征,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两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关联已学知识不断拓宽知识学习的广度,让知识达到迁移,激发学习欲望,提升持续性学习能力。在设计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可视化的表格工具,厘清单元教学中相关语言知识的逻辑关系,梳理关联知识的语言支架和知识脉络,通过系统归纳设计符合学生水平的拓展类作业,打通学生的知识网络,达到深度学习。

拓展延伸类作业指向语言的应用实践层次,这类作业能让学生有意识的运用课堂所学语言知识展开描述,充分融合新旧知识,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中熟练地运用目标语言,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联系课内课外知识,把知识的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学生可以结合个人特点采用不同的作业形式在应用中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人教PEP三年级上册Unit4 We love animals第一课时的作业为:Please make some animals with your family things, try to talk about them.(请用家庭物品制作动物并尝试谈一谈)。学生在学完动物主题的单词之后,利用家长的物品,如纸箱、纸杯、粘土或橡皮泥制作了自己喜欢的动物,学生结合第二单元学过的Colour和第三单元的Body part对自己喜爱的动物进行口头描述,既加深了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又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起到拓展延伸的作业。

(三)挖掘单元育人要素,设计综合实践类作业

深度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素养是“个体在与各种真实情境持续的社会性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 [4]。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时要善于挖掘单元教材文本内容的育人要素,设计能够关联课堂与生活的综合实践类作业,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联系已有知识框架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建构,丰富已有知识、思维、价值观框架或建立新的框架,综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合实践类作业一般为情境性、复杂性的任务和跨学科任务,这类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本类型的作业指向语言学习的迁移和创新层次,学生们在任务的驱动下自发进行学习,不仅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语言技能,还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下从我们的几类主题作业的设计来进行说明。

第一,调查性主题作业。深度学习倡导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而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收集相关信息,所以信息收集能力很重要。设计调查性主题作业,学生通过口头调查或者问卷调查,能够有效提升英语交际能力,同时能有效提升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为后续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人教PEP五年级英语上册为例, Unit 1可以设计对身边人的外貌特征及身体特征进行调查,Unit 2可以设计对同学、老师或家人进行日常活动调查,Unit 3可以设计有关于饮食喜好的调查(如表1),Unit 4 可以设计关于个人才艺的调查,这些调查都是为后续的单元活动收集前期资料,为语言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表1 家人饮食喜好调查表

第二,表演型主题作业。发生深度学习的学生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全面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够有本质推出若干变式。[5]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根据个人经历、内心感受、思想水平及想象力与所学知识进行关联,从而达到迁移、甚至创新的目的。表演是一种能够充分表达学生个人特色的活动,通过表演,学生能够把“触及心灵深处”的情感表达出来,是一种深受小学生欢迎的学习成果表现形式。表演型主题作业主要通过进行趣配音表演、对话表演、故事表演、故事演讲、歌曲、歌谣表演等。人教PEP教材每个单元都配有相关主题的歌谣,同时,现在的社交媒体也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主题英语歌谣,在课后可以布置相关的歌谣让学生学习并进行表演,如学生在学完了Season这一单元的知识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巩固单元学习内容。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演,老师可以利用每个单元的Story time布置创编表演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取梳理故事中的关键信息,分析、重构故事,共同推敲、打磨后在班级进行表演,学生们在重构故事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故事的情节进行了重新建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表演,虽然源自于同一个故事,却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呈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充分吸收语言知识联系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进行表演,在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让所学知识得到迁移和创新,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第三,主题项目式学习作业。项目式作业立足真实情境,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自主探究为路径,整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形成深度学习样态,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布置项目式学习作业,使英语不再是一门空洞的语言,而成为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用英语进行探究,学习不同学科的内容,使知识、思维和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如人教PEP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In a nature park中教师就根据单元主题设计了项目式学习作业。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公园,学生对身边的公园比较熟悉,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原有的生活经验有助于本单元的学习。本单元是以 Miss White 带领孩子们参观自然公园为主线,在参观过程中认识自然公园的景物,能够熟练运用 There is/ are… 和 Is there/Are there…? 等句型描述和询问自然公园的景物和景物之间的位置。通过本单元自然生态公园的学习,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最后热爱大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增强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环保意识。本单元的项目式学习作业是“寻找最美韶关自然公园”,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以项目探究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调查探究、知识探究和现场探究,最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小报、海报、手册等进行成果汇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也得到提高。布置项目式学习作业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开阔其视野,更能培养学生创新应用的高阶思维能力,实现深度学习。

三、基于单元,科学设计评价方式

作业评价是教育教学评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具备评价的鉴定、诊断、导向、调节、激励等多重功能。[6] 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一般是在单元主题下进行的,基于单元主题,科学设计评价方案,利用多元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程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他人的评价不断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不断提升“元认知”能力。

(一)整体设计,任务驱动

基于深度学习单元作业目标是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也就意味着,整体设计单元作业评价体系,不仅能让学生整体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而且能够根据单元作业目标自主监控自己的学习情况,主动反思、调控学习进程。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可以围绕单元大任务,结合单元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相应的“闯关式”的评价,让学生在反思与激励中持续开展深度学习。

如图3 ,在人教PEP四年级下册 Unit 2 What time is it?这个单元中,单元的“大任务”是“认识时间,管理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基于单元大任务结合单元语篇整理出了单元的五个单元“小任务”,分别是“学会描述时间——I can tell!”、“学会管理时间——I can make!”、“学会珍惜时间——I can follow!”、“学会优化时间——I can adjust!”、“帮助他人提高管理时间的意识——I can share!”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先从“自我认识”开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管理时间、珍惜时间和优化时间学会“自我管理”,最后尝试分享并帮助他人,达到“自我提升”的效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从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到学会做事、学会发展,在“探究式”和“反思式”的闯关学习活动中核心素养不断提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