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安大略省课后服务的经验及其启示

作者: 林梦菊

摘 要 解决儿童课后服务现实困境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加拿大安大略省课后服务在解决父母平衡工作与儿童放学后教育、促进教育平等、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安大略省对服务主体、服务内容、资金来源、服务评估进行规范,整体呈现出政策法规趋于完善,注重服务监管评估;政府发挥积极作用,多方主体协同育人;课后项目灵活多样,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育机会均衡化,保障儿童教育平等的特征。鉴于此,我国开展课后服务应完善课后服务政策法规,制定课后服务指南;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缩小课后服务教育差距;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构建课后服务合作网络。

关  键  词 儿童 课后服务 加拿大安大略省 教育公平

引用格式 林梦菊.加拿大安大略省课后服务的经验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23(29):72-76.

加拿大安大略省课后服务主要为儿童提供放学后、假期期间的教育,旨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帮助家长平衡工作与儿童放学后的接送和教育。加拿大安大略省课后服务可以追溯到19世纪,《教育法》 《儿童保育与早期教育法》为其提供了法律依据。2009年,安大略省将课后服务项目作为该省减贫战略的一部分,每年资助1000万美元,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参与课后服务的机会[1]。此后该省出台 《幼儿园至六年级课前和课后服务项目学区政策与指导意见》,为课后服务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据统计,2019年已有17万6~13岁的儿童参与政府监管的课后服务项目[2]。安大略省课后服务是儿童保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历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一些成效。借鉴其经验能够为我国课后服务体系建构提供启示。

一、安大略省课后服务的动因

1.女性劳动力的增加加快课后服务的产生

越来越多女性步入职场加剧了安大略省对儿童保育的需求,催生了课后服务。二战期间,联邦政府为了让更多的女性参与到军工必需品的生产中,实施了一项儿童保育计划,为母亲参加军备生产而需要看护的儿童提供50%的保育费用。由此,在职女性数量激增,从1939年的20万增加至1944年的100万[3]。随着双职工家庭的数量日益增多,儿童的安全保障、身心健康、课外教育问题成了社会难题,“托管”问题引起了联邦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伦多城市建立了托儿所,公园等公共场所也逐渐引入城市娱乐项目[4],旨在化解家长对儿童放学后无人看管的担忧,为儿童提供课后活动场域,保障其人身安全。

2.儿童的身心发展引发对课后服务的需要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安大略省课后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学后的时间是儿童健康、认知、社交等发展的最佳时间段,课后服务对儿童身心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在身体健康方面,大约只有12%的安大略省儿童和青少年达到了政府建议的日常体育活动水平[5]。缺少运动和久坐问题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政府对其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及课后服务指导建议,以降低儿童肥胖率。一方面,体育活动作为课后服务的核心活动之一,《幼儿园至六年级课前和课后服务项目学区政策与指导意见》指出,课后服务项目至少要给5-17岁的儿童提供60分钟的体育活动[6]。另一方面,课后服务活动还倡导健康饮食,关注儿童的食物搭配与营养均衡。由体育、旅游和文化部资助的课后服务ECLYPSE,要求课后服务活动要为学生提供健康的零食,使儿童在享受食物的同时也了解健康饮食的成分及其重要性[7]。在心理健康方面,儿童通过参加课后服务项目能够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在与教师和朋友的互动中,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自身的情感能力,提升自信与社交技能。此外,处境不利的儿童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增加课后服务的需求。

3.教育公平推动安大略课后服务发展进程

贫困和不平等限制了一些弱势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安大略省一系列推动教育公平的措施和减贫政策、财政支持保障可负性课后服务项目的实施,推动了课后服务的发展进程。首先,安大略省的减贫政策多次提及要通过儿童福利金、儿童保育准入、费用税收抵免等途径,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父母获得优质的儿童保育,依托课后服务教育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其次,安大略省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家庭背景的儿童的个体差异,依托课后服务,渗透尊重、包容与平等的理念。加拿大联邦政府于2018年拨款3.6亿美元建立土著居民儿童保育框架,满足因纽特等民族的独特文化和需求,依托特色民族文化项目发展土著民族课后服务[8]。

二、安大略省课后服务的实施现状

1.服务主体:主体多元,师资配置要求严格

安大略省课后服务运营采取多主体模式,凸显了课后服务的灵活性、可选性与便捷性。安大略省儿童课后服务的运营模式有三类。一类是以学校为运营主体,学校组织与管理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娱乐活动与技能培养项目。第二类是委托第三方儿童保育提供方,依托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与基础设施,提供满足儿童多样化需求的活动,学生放学后直接在校内参加课后活动,减少了课后服务通勤问题,保障儿童放学后的人身安全。第三类是课后服务中心,场地多样灵活,可以设在社区等场所,有利于儿童融入当地社区,并且方便家长下班后接送儿童。

为了保障儿童课后服务的质量,安大略省对课后服务教师的技能与专业水平等有严格的规范。安大略省对课后服务的师生比、教师的文凭、教师培训提出了要求。合理的师生比是保障课后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安大略省要求课后服务师生比不能低于1∶15[9]。安大略省课后服务师生比维持在较高水平,便于教师在开展课后服务中能够对每个儿童给予关注,保障课后服务的质量。安大略省规定从事课后服务的教师需要获得儿童与青少年保育文凭(学位)、娱乐与休闲服务文凭(学位)或心理学等文凭(学位),还需要获得标准急救资格与心肺复苏资格。另外,儿童保育教师需要参加儿童健康与安全等培训,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2.服务内容:课程丰富,满足个性化需求

课后服务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是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主要因素,也是满足儿童个性化需求的关键。安大略省课后服务机构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以及地区的特色,提供不同的课后服务活动项目,总体上可以分为课业提升类、文体娱乐类、生活技能类和生活体验项目类。课业提升包括家庭作业辅导、STEM教育、法语双语学习等;文体娱乐包括乐器学、球类、艺术类等;生活技能类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健康饮食、领导力学习、反网络欺凌等;生活体验项目包括假日露营、野炊等。Fiddlesticks社区中心致力于为儿童提供广泛的娱乐活动,向5-18岁儿童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课后服务活动,包括空手道、太极拳、排球、烹饪、阅读、音乐等,还提供夏令营,探险等户外活动,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发展其运动技能和建立社交自信[10]。男孩女孩俱乐部是加拿大覆盖范围较广的高质量课后服务机构,为儿童提供的冒险运动、娱乐项目与舞蹈活动等团队活动塑造了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增强团体凝聚力,培养责任心;家庭作业辅导、阅读俱乐部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学业成绩;STEM学科、编程等体验式课程能够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11]。加拿大具有多民族性的特点,其民族文化丰富了课后服务的内容。特定地区的课后服务内容具有当地特色,例如土著地区开展土著鼓与舞蹈、法国食谱等项目。

3.资金来源:政府资助,梯级式财政补偿

政府财政支持作为影响儿童课后服务参与度的重要因素,保障儿童高质量参与课后服务项目。2021年,安大略省政府向部分课后服务组织投资0.13亿美元,用以提高儿童课后服务质量[12]。安大略省将专项财政支持用于课后服务的三个领域[13]。一是用于专业发展,支持高质量师资培训,提升儿童保育和课后服务教学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二是建设新的儿童保育机构,支持课后服务中心的建设与运营,满足儿童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三是支持家庭获得可负性儿童保育,进行梯级式经济补贴,符合条件的家长可以获得儿童保育税收抵免。家长获得儿童保育补贴的百分比取决于家庭的年收入,通常低收入家庭能够获得较高的财政资助。儿童保育税收抵免分为五个阶梯,年收入低于2万美元的家庭的费用抵免百分比达到75%;第二阶梯为59%~74%;第三阶梯为50%~58%;第四阶梯为0%~49%;第五阶梯年收入高于15万美元的家庭无资格获得费用抵免[14],这一政策对经济贫困的家庭至关重要,有利于减少教育不平等。

4.服务评估:制定标准,评估内容规范

加拿大安大略省注重课后服务的质量,制定评估标准,其评估内容较规范,有助于保障课后服务质量持续有效的提升。安大略省儿童保育教育联合会颁布的《国家儿童保育教育质量评估》 作为评估依据,对儿童课后服务机构的保育环境 、安全问题、儿童健康、课程、师生比、教育设施和人员关系这七个方面做出了评估[15]。常用于质量评估的还包括儿童保育环境评级量表,该表主要由六个领域与43个要素组成。六个领域包括设备与空间、健康与安全、活动项目、互动性、员工发展、项目结构。评判结果划分为四个等级:一、不佳,课后服务没有促进儿童的发展;二、需要改进,基本达到课后服务的标准;三、良好,满足儿童发展的基本需求;四、优秀,课后服务丰富了儿童的学习经验,拓展了儿童的学习范围[16]。此外,多伦多市与30多个课后项目合作,开发了《多伦多学龄质量标准》[17],提出了文化包容、安全与健康、提供积极的氛围、培养幸福感和自我信念等10个高质量课后服务标准框架,用于课后服务机构与人员进行自我评估,从不同的方面了解自身情况与不足,为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和方向。严格的评估标准与规范的评估等级能够给课后服务人员带来科学的指引,对课后服务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审查与反思。

三、安大略省课后服务的主要特征

1.政策法规较为完善,注重课后服务监管

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保障课后服务顺利开展的关键。该省相继出台多项法规政策,提升课后服务教师的能力,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制定评估标准,监管课后服务运营机构。《教育法》  《儿童保育和早期教育法》对课后服务保护措施、营运机构的检查、地方当局的责权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儿童课后服务的管理起到了规范作用。《学习如何发生》 基于儿童归属感、福祉、参与与表达的框架,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课后服务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有效的监管是安大略省确保课后服务成效的关键,更是促进其改进的重要手段。政府及相关机构对课后服务的场地、食品安全等有明确的把控,对师生比、课后服务人员等有严格的标准与要求。此外,对课后服务机构的评估是政府相关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的重点之一。除了制定严格的质量评估标准,加拿大教育部还要求学区递交儿童课后服务的数据信息,包括课后服务中心的数量、收费情况,用以评估课后服务机构是否严格遵守课后服务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并且对违反儿童保育规则的课后服务机构给予相应的处罚[18]。

2.政府发挥积极作用,多方主体协同育人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儿童课后服务凸显了多方主体协同育人的重要特点。政府主导,安大略省儿童保育联盟、学校等主体相互协作、分工明确。首先,在政府层面上,对地方当局进行宏观调控,制定政策,给予财政支持。政府通过儿童保育税收抵免和保育补贴的方式进行财政资助,致力于减少弱势家庭的经济压力,扩大处境不利儿童参与课后服务的机会。其次,政府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为儿童提供课后服务项目,为课后服务机构提供信息、资源和指导,鼓励学校、社区等为儿童提供课后服务场所、教育设施与活动设备,以及多元化的课后项目。最后,政府通过拟定和颁布课后服务的政策法案对课后服务进行管理,规定地方当局和儿童保育相关部门的职责,为课后服务提供方制定标准,涉及师资配置、看护环境、活动设施、食品安全等,明确课后服务参与群体的权责,在规范有序中各司其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