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视角下小学英语整合性教学设计

作者: 李长健

大概念视角下小学英语整合性教学设计0

摘 要 大概念在推进核心素养落实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具有的中心性、抽象性、网络状、持久性和迁移性等特征为整合性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大概念通过结合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实例,探讨基于大概念的小学英语整合性教学设计路径。

关  键  词 大概念 小学英语 整合性学习 核心素养

引用格式 李长健.大概念视角下小学英语整合性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2(26):53-57.

近年来大概念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词汇,它在推进我国核心素养的落实中成为新的关注点,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和一线教师的重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多处体现大概念理念,如“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提高英语教学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1]。核心素养是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整合提升凝练而成的,在传统教学中,知识、技能、品格等各种素养成分被零散分布在各个课时中,学生获得的是叠加起来的各种素养;为了操作方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被分为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而学生获得的核心素养应该是这四个重要元素的有机整体。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所获得的学校知识应用到现实世界中解决具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而这往往不是具体哪一门学科素养就能达到的目的,需要多个学科整合起来的综合素养共同作用,因此,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必须是跨学科甚至要与真实世界进行整合的教学。大概念是抽象概括出来的具有联系整合作用并能广泛迁移的概念,它具有的中心性、抽象性、网络状、可迁移性、持久性等特征,表明大概念不仅是连接课程知识与核心素养的中介,而且能统摄与整合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协同发展。因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是基于大概念的整合性教学样态[2]。

本文整合国内外关于大概念的成熟教学模式[3-7],结合英语学习规律和小学生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7 Protect the Earth这一单元为例,探讨基于大概念的小学英语整合性教学设计的途径。

一、重组学习资源,架构单元整合性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保护地球,由八个板块构成:Story time是由四个并列的段落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和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构成,谈论保护地球的原因及措施,由两个基本问题架构起结构化知识;Grammar time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目标语use...to,should/shouldn’t do...,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输出语言;Fun time是“Make and say”,谈论主题为“Reusing”;Sound time主要是字母组合“oo”在单词中的发长音;Culture time是关于世界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的知识;Cartoon time是Bobby,Sam,Billy 和Willy等通过制作海报倡导保护地球;Checkout time 主要通过Look and write批评不文明现象,通过 Think and write写倡议书,创造性运用语言,呼吁人们保护地球;Ticking time评价学生是否达成目标。

基于对本单元内容的深入研读,教师确定两个基本问题Why should we save...? What should we(not)do ...?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架构起单元内容。教师搜寻学科内、学科间、绘本和现实生活中与主题Protect the Earth相匹配的内容,建立他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起连贯的、整合性的学习单元内容关联图(如图1)。

Protect the Earth单元属于人与自然主题范畴中的保护地球,子主题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绿色生活的理念和行为,主要是通过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和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等四个维度探讨为什么及如何保护地球。基于单元主题,教师搜索、查找并筛选出与主题内容相关的学科内知识有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6 Keep our city clean,跨学科知识有科学学科的三年级上册第15课“珍惜水资源”,绘本有丽声三叶草分级读物第五级《Chug the tractor》,及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教师通过分析各个与“保护地球” 相关的小概念,架构起与主题意义关联的、整合性的内容体系:Story time从四个方面谈论保护地球的原因及措施,整合六年级上册Unit6 Keep our city clean拓展更多保护地球的措施,如绿色出行、植树等措施节约能源,爱护环境;Grammar time与科学学科内容整合,让学生在实验中运用重点句型use...to...,should/shouldn’t do...,深入了解水资源,养成节约用水好习惯;Fun time,Culture time,Sound time与绘本《Chug the tractor》整合,从Reusing的角度谈论保护地球;Cartoon time、 Checkout time和Ticking time 与现实生活整合,如“东北限电措施”等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极大不便,“2022冬奥会圣火”体现的低碳环保理念等,倡导人人参与“节约能源,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活动。

二、借鉴提取路径,确定单元整合性教学大小概念

提炼大概念的路径有以下几种:1.借助课程标准中的高频词;通过对教材的深度理解;超越惯常理解的抽象概括[8]。2.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以课程标准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提炼“学科大概念”、以课程标准中的关键动词来确定学科核心任务);以基本问题为导引(综合性基本问题、专题性基本问题);以学习者所达到的理解来架构[9]。基于架构起的整合性教学内容,整合以上提取大概念的路径,教师结合本学习单元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炼出本单元的大小概念(见图2)。本单元的大概念为“Protect the Earth”,各小概念为“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等,还可以挖掘出“Save food,Save farmland,Protect animals,Develop new energy,Care for the environment”等小概念,各小概念下还可提炼出下一级更小的概念,如Save water下一级小概念可以提炼为Reuse water,Recycle water等。大概念是一种抽象概括,是在事实基础上产生的深层次的、可迁移的概念,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表述[10]。图2显示的本单元各层级的大小概念都是从大量具体的现实生活事例中提取出来的,所以他们都有相对应的案例支撑。如小概念Save energy,它可以由下面案例支撑:Don’t drive so much. Turn off the lights/TV/the air conditioner...when your leave room. Go to school/work on foot or by bike/metro...小概念只有上升到大概念,处于认知结构之中,才能被不断激活[11]。

三、探究主题意义,确定单元整合性学习目标

基于架构起的整合性教学内容,教师要在大概念视角下,探究主题意义,整合、重组学科内知识、跨学科知识,以及现实世界的资源,制定整合性学习目标。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要围绕本单元提炼出的大概念和小概念制定,兼顾语言能力、  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整合发展,体现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后形成新的知识架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下面是Unit7整合性的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安排(见表1)。

1.整合性单元学习目标

(1)学生能基于主题,整合学科内内容、跨学科内容以及现实生活,梳理、阐述地球上的水、煤、石油、树木、塑料等的作用和现状,分析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的原因,阐释应该采取的措施,结合现实世界拓展更多保护地球的措施,如Save the sea,Save food,Protect animals等。

(2)学生能运用目标语use...to...,should/shouldn’t do...分析、描述和阐释节约能源、水、树木以及少用塑料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结合生词架构起本单元结构化知识。

(3)学生能提炼出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Save food,Develop new energy,Care for the environment等小概念,进一步形成大概念Protect the Earth,通过海报或倡议书等形式,倡导人人都来保护地球。

2.整合性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Story time)梳理并描述地球上淡水、石油、煤炭、树木和塑料等资源的用途及分布现状,分析推断节约的原因和不能使用太多塑料制品的原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合Unit6 Keep our city clean,提出更多的节约能源、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创造性措施。结合生活经验,提出自己合理、有效的建议,整合性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

第二课时(Grammar time)整合Grammar time和三年级科学学科上册第15课“珍惜水资源”内容,通过实验,深度学习和了解glacier water,underground water ,river water,lake water以及sea water在地球水资源所占比例,体会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更多节约用水的措施,在此过程中学习、内化目标语use...to,We should/should not do...,并迁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三课时(Fun time,Culture time,Sound time)了解世界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及他们的背景,介绍生活中资源再利用小妙招,整合绘本,发散思维,运用reuse...to...阐述更多再利用事例,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真实问题。

第四课时(Cartoon time,Checkout time,Ticking time) 阅读趣味小故事,整合生活中“俄乌冲突”“东北限电”“冬奥会圣火”等真实事例,讨论资源的节约与开发问题,以及低碳环保理念,完成习作(海报或倡议书),倡导人人都要保护地球。

四、围绕大概念,确定整合性逆向设计

UbD教学设计理论认为最好的教学设计应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12]:确定预期成果(确定学习目标),确定合适评估证据(确定表现性任务),设计学习体验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师提炼出的大小概念,架构起的整合性的教学内容,是逆向设计的依据。下面以第一课时Story time为例,探讨如何围绕大概念进行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

本单元的Story time属于科普类文章,由四个并列段落构成,以两个基本问题Why should we ...? What should we(not)do to...?引领,用 use...to...先介绍这些能源的重要作用,再用 should/shouldn’t do...阐释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节约、少用这些能源达到保护地球的目的。

1.整合性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语篇,感知理解文本内容,获取、梳理、概括有关地球上淡水、石油、煤炭、树木和塑料等能源的用途及现状信息。初步运用目标语use...to...阐释各种能源的用途,深刻体会他们的重要性,解决基本问题Why should we save ...?

(2)提取、概括、整合并阐释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及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具体有效的措施,形成结构化知识,在解决基本问题What should we (not) do to ...?的过程中内化运用目标语should/shouldn’t do...

(3)围绕本节课的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等小概念,整合六上Unit6 Keep our city clean,运用目标语should /shouldn’t do...进行推理论证,从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的角度列举出更多的保护地球的措施,实现高通路迁移,创造性解决真实性问题。

(4)评价一些生活中节约和浪费的实例,提炼出大概念“保护地球”,倡导每一个地球人都来保护地球,实现育人价值。

2.整合性表现任务

(1)向家人和朋友介绍Story time内容,内化语言的同时呼吁大家都来保护地球。如根据小组合作画出的思维导图或板书复述课文。

(2)基于两个基本问题Why should we...? What should we (not)do?引导学生围绕大概念Protect the Earth运用use...to,should/shouldn’t...谈论如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创造性输出语言,阐释如何保护地球。通过追问What else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 Earth?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发散思维,列举出更多的保护地球的措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