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亲密度与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关系
作者: 刘进
摘要:为探讨家庭亲密度、心理韧性、学业控制感和高中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732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亲密度显著正向预测高中生的学业成绩;(2)心理韧性和学业控制感在家庭亲密度和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包括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学业控制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韧性和学业控制感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提升高中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启示,家长应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升家庭亲密度;教育工作者应重视高中生的心理韧性和学业控制感的变化与发展,为其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
关键词:家庭亲密度;学业成绩;心理韧性;学业控制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01-0011-06
一、引言
学业成绩是衡量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指标,与个体未来的生活品质密切相关[1]。学业成绩会影响个体的发展,以往研究指出,学业成绩不良可能导致个体遭受同伴的侵害[2],面临更高水平的身心健康风险[3]。因此,探究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对于提升高中生学业成绩、促进其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对个体发展影响最大的微观系统之一。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及个体的人格特质对个体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4-5]。班杜拉在交互决定论中指出,个体、环境和行为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其中一种作用模式为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影响个体的自我调节过程与行为[6]。
根据上述理论,本研究将家庭亲密度作为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将心理韧性和学业控制感作为重要的个体内部因素,系统地探究上述因素如何影响高中生的学业成绩。
(一)家庭亲密度与高中生学业成绩
家庭是最重要的微观系统之一,对个体的影响最为直接[7]。以往研究表明,家庭功能对个体的学校适应、学业成就、学业效能感、学业成绩都存在着显著影响[8-11]。
家庭亲密度是家庭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个体感受到的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程度[12]。家庭亲密度水平较高的家庭通常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成员之间的沟通更为密切,情感卷入度更高,为个体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社会支持,从而使其更专注于学习,进而提高学业成绩[13]。
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家庭亲密度可以正向预测高中生学业成绩。
(二)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时的“反弹”能力,它强调的是个体在生活中遇到逆境、创伤和威胁性情境时的良好适应能力[14]。心理韧性动态模型指出,家庭作为一种外部保护资源,如果能够满足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需要,个体便能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心理韧性[15]。
以往研究证实,心理韧性在家庭功能与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13]。因此,心理韧性可能在家庭亲密度和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
一方面,心理韧性是个体在与家庭成员以及同伴互动中发展出来的一种能力[16-17],其产生主要依赖于家庭系统[18]。已有研究证实,家庭亲密度、家庭功能等家庭因素会影响个体心理韧性的发展与形成过程[19-20]。
另一方面,心理韧性会正向影响个体的学业成就,且与学业压力呈负相关,提高心理韧性水平能够减少个体的学业拖延行为[21-23]。
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心理韧性在家庭亲密度和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
(三)学业控制感的中介作用
学业控制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预测学业结果的能力的感知[24]。由社会支持理论可知,个体的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朋友)可以为个体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从而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控制感[25],进而提高学业成绩。此外,成就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认为,环境变量通过评估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就,对控制感的评估是环境变量与学业成绩之间的重要中介变量[26]。因此,学业控制感可能在家庭亲密度和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
一方面,在亲密度较高的家庭中,父母给予的情感支持通常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困难与挑战,进而提高个体的学业控制感。另一方面,以往研究也证实,学业控制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成绩[27]。
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3:学业控制感在家庭亲密度和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
(四)心理韧性和学业控制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高水平的心理韧性作为一种保护因素,可以使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具内控倾向[28],进而在生活、工作、学业中体验到更强的控制感。此外,姜琨、兰泽波和孙晓铜等[29]的研究发现,心理韧性能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本质便是学生对自身学业任务拥有强烈的控制感[30]。
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4:心理韧性和学业控制感在家庭亲密度和学业成绩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关系假设模型见图1。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贵州省800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漏填、不认真作答等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732份,问卷有效率为91.5%。其中男生277人,女生455人;高一344人,高二388人。
(二)研究工具
1.家庭亲密度量表
采用费立鹏、沈其杰和郑延平等[31]修订的中文版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的家庭亲密度分量表,共16道题目,采用5点计分法,1=“不是”,5=“总是”。总分越高,表示个体感知到的家庭亲密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
2.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采用胡月琴和甘怡群[14]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共27道题目,包括五个维度,分别为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采用5点计分法,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个体的心理韧性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
3.学业控制感量表
采用Perry、Hladkyj和Pekrun等[32]编制,巨雅婵[33]翻译修订的学业控制感量表,共8道题目,采用5点计分法,1=“非常不赞同”,5=“非常赞同”。总分越高,表示个体的学业控制感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0。
4.学业成绩
将标准化的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的平均分作为个体的学业成绩。
(三)研究程序及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7.0对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使用 Mplus 7.4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及中介效应的检验。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因此采用Harman的单因子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34]。结果显示,未旋转时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13个,第一个因子解释17.44%的变异,低于40%的临界值,表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计算家庭亲密度、心理韧性、学业控制感和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亲密度、心理韧性、学业控制感和学业成绩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直接与中介效应检验
首先控制人口学变量(性别和年级),检验家庭亲密度对学业成绩的直接路径。结果表明,未加入中介变量前,家庭亲密度对学业成绩的直接路径显著(β=0.21,t=5.83,p<0.001)。
接着检验心理韧性和学业控制感的中介效应。加入中介变量后,所有路径均达到显著水平,家庭亲密度可以通过三条路径间接作用于学业成绩(见图2):
(1)家庭亲密度→心理韧性→学业成绩;
(2)家庭亲密度→学业控制感→学业成绩;
(3)家庭亲密度→心理韧性→学业控制感→学业成绩。
家庭亲密度对心理韧性的直接路径显著(β=0.52,t=12.18,p<0.001);心理韧性对学业成绩的直接路径显著(β=0.10,t=1.98,p<0.05);家庭亲密度对学业控制感的直接路径显著(β=0.21,t=4.88,p<0.001);学业控制感对学业成绩的直接路径显著(β=0.11,t=2.17,p<0.05);心理韧性对学业控制感的直接路径显著(β=0.60,t=13.77,p<0.001),表明心理韧性和学业控制感的链式中介存在。
中介效应量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韧性与学业控制感的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5和0.02,置信区间分别为[0.001,0.10]和[0.002,0.04];心理韧性和学业控制感的链式中介的中介效应值和置信区间分别为0.04和[0.003,0.07]。置信区间均不包括0,说明中介效应均显著(见表2)。
四、讨论
(一)家庭亲密度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家庭亲密度正向预测学业成绩,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35],假设1成立。
根据家庭系统理论和家庭背景理论,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最初和最重要的环境,对于个体的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具有重要影响,和谐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个体的学业发展[36]。
一方面,在家庭亲密度较高的家庭中,个体通常能够体验到足够的安全感[37],这种安全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学业压力等带来的困扰。
另一方面,在家庭亲密度较高的家庭中,个体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能及时与家人沟通和交流[10],寻求家人的帮助,更好地解决遇到的学习困难,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二)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在家庭亲密度与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这与以往研究的结论相似[13],假设2成立。
家庭亲密度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学业成绩,还能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业成绩。具体而言,家庭是培养和提高个体心理韧性的重要场所[19],家庭亲密度作为外部资源,是满足个体基本需要的主要途径,有助于个体发展内部资源,这些内部资源能够帮助个体免受危险因素的影响,共同构成了心理韧性[38]。在心理韧性的保护下,个体在学习中充满信心和动力,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寻求父母的帮助,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困难,进而提高其学业成绩。
(三)学业控制感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学业控制感在家庭亲密度与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假设3成立。
家庭亲密度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学业成绩,还能通过学业控制感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业成绩。具体而言,在家庭亲密度较高的家庭中,家庭成员通过给予个体成长所需的情感支持,帮助其更好地应对学习上的困难。此外,良好的家庭氛围通常会为个体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进而提高其对学业的控制感。学业控制感能够正向预测学业成绩[27],高学业控制感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会保持积极的心态、有更高的学业投入度[39],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四)心理韧性和学业控制感的链式中介效应
本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和学业控制感在家庭亲密度与学业成绩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假设4成立。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提高个体心理韧性的重要积极因素[19],生活在家庭亲密度较高的家庭中,个体的心理韧性往往会得到更好的发展。高水平的心理韧性会使得个体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困难,从而获得更高的学业控制感,对学习更有把握、更有信心,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五、研究价值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价值
本研究通过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探讨了家庭亲密度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心理韧性和学业控制感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