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见“危”与“机”

作者: 马列子

“画”见“危”与“机”0

摘要:校园心理危机的预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筛查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做到早预防、早干预是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绘画心理分析技术依据投射理论,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来了解绘画者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等,继而开展工作,可以达到辅导和干预效果,简单且实用。心理教师将“‘画’见‘危险’”“‘画’见‘机会’”“‘画’见‘未来’”“‘画’见‘温暖’”等工作环节融入危机干预六步法中,干预效果显著。

关键词: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心理危机干预;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01-0052-05

一、个案概况

小Z,女,初二学生。自述很烦恼,原因是人际关系问题,小Z认为自己融入不了班级,因为这个班级不是很好的班级,所以不太愿意和班里的同学们玩。在接下来的交流过程中,谈到烦恼,小Z说自己的烦恼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家庭方面的问题,她说自己很痛苦,不知如何是好。

小Z在一个父母经常争吵的家庭中长大,一年级时父母离异,小Z随母亲生活。母亲在外打工,其间由外婆照顾。在小Z五年级的时候,母亲回到本地,小Z跟母亲生活至今。

小Z的父亲每月会按时给抚养费,但她不清楚父亲的具体工作,有时会和父亲见面、打电话,但每次见面或打电话时,父亲都会说她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好,因为一点儿生活小事,父亲就会骂她“笨”“没用”“废物”“养你有什么用”“不如死了算了”等,逢年过节在亲戚面前也不例外。

小时候小Z只是单方面听父亲骂自己,长大后就和他争辩、和他吵,小Z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父亲会用那么恶毒(“恶毒”一词,小Z数次提到)的话咒骂自己的女儿。每次争吵的时候,小Z的母亲要么直接走开,要么置之不理,过后也只是会跟小Z说一句:“你不要理他就好了。”

在交流过程中,小Z应邀作画,画中内容呈现自杀倾向,在自述的过程中,小Z也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数次哭泣。根据自杀风险评估量表(the Nurses’Global Assessment of Suicide Risk scale,NGASR)评估其为高危自杀风险。教师借助绘画心理分析技术,运用危机干预六步法对小Z进行了危机干预,并完成后续相应工作,小Z的情绪逐渐平稳。

二、辅导过程

(一)“画”见“危险”:倾听故事,确定问题

1.辅导部分过程呈现

老师:谢谢你的信任,和我讲了那么多你经历的事,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小Z:我甚至都觉得我真的很“笨”,很“没用”“活着也没什么意思”(哭泣)。脑子里也经常出现乱七八糟的画面,心里好难受,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想来问问老师。

老师: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画面呢?

小Z:就是乱七八糟的画面呀,很多,我也描述不出来。

老师:可否把最近出现的一个画面画出来?还有刚才课上老师让大家画的画,能不能也给我看看?(来访学生在接受心理辅导之前,刚上完一节心理课,其中有“画梦想”的环节)

小Z:刚才我没有画,我不好意思画。

老师:那现在画一下可以吗?

小Z:好的。(绘画作品见图1)

老师:和我说说这幅画,好吗?

小Z:左边的图是我最近经常想的画面:一栋高高的楼,我正在往下跳。下面是围观的人。

老师:那个黄色的方块是什么?

小Z:是救生气垫。消防员来了,摆放了气垫,旁边的那些也是。

老师:这样的画面最近出现了几次呀?

小Z:好几次吧。

老师:好几次是几次?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想法的?大概多长时间出现一次?

小Z:三四次吧,去年开始有这个想法的,具体时间我不记得了。

老师:最近一次出现这种想法是在什么时候?

小Z:上周吧。

老师: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呢?

小Z:和我爸吵架之后,非常难过的时候。有时也是我胡思乱想的时候。

老师:这里是哪里呀?你有没有真的去过这个地方?

小Z:这里是XX楼,我上去过一次,

老师:你什么时候上去的?后来你又是怎么下来的?

小Z:过年前吧,那天也是和我爸爸吵架了,当时我就想不如死了算了,我在上面哭了很久,打电话给我朋友小Y,和她倾诉了很长时间。后来,她来接我,我就和她一起走下来了。

老师:还有过其他类似的冲动画面吗?

小Z:其他的就是和我爸厮打的画面了。

2.问题的确定、分析与评估

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面临困境时,个体先前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个体面对的困难情景超过了他的应对能力时,个体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失衡,这种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中的个体,及时给予其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境,防止其出现过激行为。《心理危机干预》一书中提到,心理危机干预可采用危机干预六步法,即“确定问题、保证安全、给予支持、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对应方式、制订计划、得到承诺”。

绘画心理分析技术是表达性艺术治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方式。它为来访者提供了非口语表达与沟通的机会,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咨询师依据投射理论,了解绘画者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等,帮助绘画者分析其潜意识层面的情感与冲突,继而开展工作,可以达到辅导和干预的效果。

在这个阶段,心理教师从来访者的绘画及与来访者的交流中,确定来访者的主要问题来源于其与父亲不融洽的关系,同时收集到以下信息:

(1)画面有自杀内容——人物“我”从楼顶往下跳;

(2)有自杀计划——半年前去过画面地点,最近一次出现自杀念头是在一周前,自杀念头出现次数为三四次,最早的出现时间是在一年前;

(3)绝望感——流露过“活着没有什么意思”的想法;

(4)负性事件——近期与父亲吵架。

根据以上四点,参照自杀风险评估量表,初步评估其为高自杀风险。

(二)“画”见“机会”:保证求助者安全

1.辅导部分过程呈现

遵循危机干预中生命第一的原则,在确定来访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后,心理教师始终关注小Z,对其自杀的冲动,运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中的刻度化询问技术再次加以评估。

老师:如果给自己的冲动打个分,10分是冲动到要跳下去,1分是没有那种跳下去的冲动,当时你在楼顶跳下来的冲动为几分?

小Z:8.5分吧。

老师:那现在在这里,你又会给自己的冲动打几分呢?

小Z:1~2分吧,我现在挺平静的,如果不说起那些生气的事情,我是不会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画面,因此也没有那种冲动。

2.分析与评估

运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中的刻度化询问技术,让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或冲动行为进行评分,是很有效、很直观的评估方法。在这里可以看到,来访者此时的心理状况是基本可控的。另外,从小Z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到以下内容。

(1)画面整体比较清晰,表明画者此时的状态比较理性;

(2)画面有消防员来急救,有救生垫,呈现出画者对生命的挽救意愿和对生的渴望,这点在与来访者的交流中得到证实;

(3)画面的右边有花、树、果实、阳光、彩虹,表明画者对生活的向往,渴望得到关注,这些都是可以挖掘利用的资源。

(三)“画”见“未来”:给予支持

在确定来访者目前的自杀冲动在可控范围内之后,再次借助绘画,帮助来访者看到资源,重塑希望。

老师:刚才你说站在楼顶上时,跳下去的冲动是8.5分,分数还是挺高的。但即使是那个时候,你也并没有完全放弃生的愿望,能说说剩下那不愿意放弃生命的1.5分是什么吗?

小Z:我想到我还有好多愿望没有实现,还有好多好的事情没有经历过。

老师:能多说说那些“好多未实现的愿望”和“好多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是什么吗?

小Z:我都没有走出过XX(地名),我想去看看外面的城市,想去北京看长城,想去海边看海(向往的神情)。

老师:嗯嗯,长城很壮观,海边很惬意,去这些地方心情会很舒畅。还有吗?

小Z:我还想去草原,看万马奔腾……

老师:还有哪些想经历的事吗?

小Z:我喜欢打篮球,如果有一天我能去现场看NBA篮球赛就好了……

老师:我看到画面的右边很丰富,能说说这些是什么吗?这些内容和你未实现的愿望和未经历的事情有关吗?

小Z:当然有关了!这是我想要开的一个甜品屋,里面会有很多美味的点心,各式各样,各种口味,五花八门的!

老师:如果这些愿望都实现了,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小Z:开心,愉悦,美好,幸福……(很兴奋的样子)

老师:我们要实现美好的愿望,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小Z:要学习做糕点。

老师:在哪里学做糕点?

小Z:职校呀,我查询过了,读职校的文化分要求不高,以我的成绩是可以考上的。

老师:呀,原来你都有目标了,真是太棒了!那现在我们具体可以做点什么?

小Z:我先把语文提高十分,这是我最好的科目,把诗词再背背,应该可以做到。数学方面,我基础差了点儿(害羞),努力维持成绩吧。英语方面,背英语单词我也不太行,我太懒了!但每天背5个应该可以。

老师:太棒了!制订了那么多计划,如果选一个立刻能做到的,你觉得会是哪一个呢?

小Z:回去就可以背5个英语单词吧!(笑)

通过好奇、倾听与交流,心理教师与来访者逐渐建立并加深了信任的关系。运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赞许、迈出一小步以及奇迹问句,激发其梦想,让她看到希望,同时感受到有人愿意去理解她并真正关心她。

(四)“画”见“温暖”: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

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个体其思维是狭窄的,看不到各种问题其实都有多种应对的方式。在这个阶段,需要引导来访者知道,还有很多可变通的应对方法可供选择,还有很多支持的力量在身边。

老师:我记得你刚才说过,在楼顶的时候,给朋友小Y打了电话。

小Z:是呀,她是我的小学同学。每次我难过的时候就会给她打电话,她会过来找我,陪我说说话。

老师:她会和你说些什么呢?说完之后你的心情如何?

小Z:她会安慰我,她说无论发生什么事,她都会在我的身边。平时我们也会一起聊天,一起玩闹,一起笑。

老师:原来你还有这样一个可以陪你哭、陪你笑的朋友,真好!

小Z:是的呀,每次和她聊天之后,我的心情都会好很多。

老师:嗯嗯,当遇到事情的时候,和朋友聊聊天也是可以让自己心情变好的。还有什么可以让自己心情变好的做法吗?

小Z:我会整理房间,看到房间整齐了,心情也会好起来。

老师:是的,心理学实践证明:整理东西,让它们变得更有序的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内心获得一种平稳感。还有吗?

小Z:我还可以去打球,去……

老师:是呀,说着说着,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有很多可以让自己的情绪变好的方法。当我们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尝试使用这些方法,让自己的情绪好起来。

小Z:嗯!

老师:在画面右边的小画面里,左上角有一个太阳,在绘画心理学中,这代表着渴望母亲的温暖与爱。能说说你和母亲的关系如何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