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作者: 吴琼霞

很久没有外出听课了,看见工作群里发的外校的邀请函,就报名了,和同行们一起学习也是一种滋养。坐在济济一堂的教室里,心灵是跃动的。环顾四周,都是陌生的面孔,年轻人居多,眼神中流露着些许兴奋激动,又带着点好奇渴望,就像20年前那个青涩的我。

突然,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您是南菁高中的吴琼霞老师吧?”我回头,一个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女孩站在我身边。见我一脸的茫然,她忙解释说:“我是您的学生,04年您教过我的。”“学生时代就特别喜欢听您的课,决定将来要像您一样,所以大学选择了心理学专业,崔景贵老师教我的。课堂上,他给我们放了一线老师的录像课,也是您上的,当时觉得我们太有缘了。”她有点激动。这么奇妙的缘分让我特别开心,于是互加微信,并且愉快合影。

几天后,我外出调研。中午手机嘀嘀嘀一阵响,消息音不断:“今天是什么日子,这么多人记着我。”打开手机一看,好几位同行都发来了同一张照片——一张我和前面那位学生的合影,合影出现在一节心理公开课的屏幕上。原来是苏皖两省心理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她上了一节公开课“追我心中那颗‘星’”,一节关于追星的示范课。我端详着手机里的图片,上面写着:“星光分享会,我崇拜的偶像是我的高中心理老师。我崇拜她的理由:一开始喜欢她娇小甜美的外表和温柔的性格,后来被她的智慧和才华所折服,是她让我知道什么是温柔的力量。她对我的影响:让我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领我走向心理教师这条职业道路,鞭策着我不断努力,成为像她一样有魅力的老师。”看完,我顿觉内心粲然,眉宇光明。在这一刻,心理老师的意义感具象化了。

这时眼前出现一张张我教过的年轻的面庞,仿佛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虽然偶尔在某一个时刻会对自己的重要性产生怀疑,因为心理老师在学校似乎是一个隐形的存在——任教班级多,很难记得每一位学生,也很难被学生们记得,然而,此刻,幸福在心间流淌,因为自己的价值和青春“联通”。

又一个周末,我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又看见了崔景贵老师。我们聊到了我们共同的学生,聊到了20年前一起录制的心理优质课,在会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合影。真是妙不可言的缘分,我们的追星形成了闭环。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我的背上,即便在冬日,感觉也是暖暖的。我突然想起了泰戈尔那首诗:“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请相信自己的力量,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因为相信你,开始相信了自己……”

编辑/张国宪 终校/黄潇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