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你是我的VIP

作者: 黄燕 杜琴

以后你是我的VIP0

摘要: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因数学成绩不理想,而在试卷上写下自责轻生的文字。心理教师利用认知行为治疗和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技术,引导他重新认识问题本身、修正错误信念,发掘自身优势和资源,回顾以往的积极行动策略,提高情绪表达、人际交往和自我接纳能力;同时,指导家长调整家庭教育模式,学会采用非暴力沟通方式与孩子交流,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最终,在家校协同努力下,该生适应良好,不再产生学习焦虑和自杀想法。

关键词:学习焦虑;认知行为疗法;焦点解决短期咨询;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9-0060-05

一、个案概况

(一)基本情况

小圆(化名),三年级男生,无重大疾病史。性格自卑、暴躁,同伴关系差,情绪爆发时会握紧拳头,脸部肌肉抽搐,但不会和同伴发生实际肢体冲突。学业表现处于中下水平,课堂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但数学成绩相对较差,考试错误率很高。

1.家庭情况

小圆是独生子,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平时生活起居由妈妈照顾。妈妈对他的成绩要求较高,同时对小圆评价低,认为他不够聪明,行为习惯差,经常在辅导作业的过程中严厉指责。

2.心理方面

小圆在自我评价方面有明显的矛盾感,他认为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但当同学真正对他作出不好的评价时,小圆情绪会突然爆发并且进行反击,反映了其敏感要强且自卑的特点,经常伴有消极负面的情绪体验。

3.认知方面

由于长期得不到正向的反馈,小圆陷入了一种自动化的消极信念:成绩不好—自己很没用—活着没意义。长此以往,小圆的抗挫折能力越来越差,心理能量越来越少。

4.行为方面

小圆在与人交流时手会一直处于活动的状态,同时缺少长时间的眼神交流,疑似存在“擦腿综合征”。

(二)主要问题

近期小圆经常与同学产生冲突,人际关系紧张。加之在几次数学测试中,他并未取得理想成绩,持续性的打击使得他情绪崩溃,在数学试卷上写下想要“去死”,认为自己是“白痴”“垃圾”的文字。班主任还反映小圆存在不分场合的摩擦“私处”行为。于是班主任征得小圆同意后,向心理教师寻求帮助。

二、心理评估与原因分析

(一)初步评估

小圆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间断表现出难过、害怕、担忧、敏感等症状两个月。局限于学习方面,有明显诱因,逻辑思维未受影响,社会功能未受严重影响,能维持基本的学习、生活与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根据以上情况,判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心理辅导的范畴。

(二)原因分析

经向班主任了解,小圆没有与该问题相关的器质性病变。结合已掌握的资料判断,他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因素造成的。

1. 家庭因素

小圆妈妈自述自己像一个单亲妈妈,可见爸爸在这个家庭中的角色感很弱。妈妈对小圆的生活方面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提供情绪价值较少,生活压力使得小圆妈妈自身处于焦虑情绪中,因此难免会将这种不稳定的情绪传递给小圆。

同时,妈妈对小圆学习成绩期望较高,但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当孩子的成绩未能达到理想的辅导效果时,她情绪失控对小圆说出辱骂的话语。 压抑的成长环境让小圆缺乏安全感,与同学的人际交往出现问题,他自己也变得愈发焦虑。总之,家庭情况和教养方式都是导致小圆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2. 个性因素

小圆性格自卑、敏感脆弱,经常处于矛盾的自我评价当中,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遇到挫折会自动贬低自己,而对他人的看法又极其敏感,甚至会歪曲他人的评价,这种随时传播的“负能量”也使得他和同学的人际关系紧张。由于内外资源缺少、负面情绪长期积累,小圆在面对危机时想要采取“自我毁灭”的方式进行处理。

三、辅导目标与方案

(一)辅导目标

1.短期目标

缓解小圆的焦虑情绪,帮助他减少负性情绪,调整对数学学习的认知,树立科学的目标,看到自己能够改变的地方。帮小圆妈妈认识到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和谐沟通对孩子的影响,看见孩子的心理需要,在教育理念和行为上作出改变。

2.长期目标

帮助小圆学会自我接纳,提高弹性认知,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力。帮助小圆爸爸作出积极的改变,多参与孩子生活,使父母给予小圆足够的陪伴、关爱与鼓励,和谐亲子关系。

(二)辅导方案

采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辅导技术构建辅导框架,帮助小圆树立合理的正向目标,并引导小圆和小圆妈妈发现自身的优势与资源,为他们成功达到目标赋能。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引导小圆和妈妈看见自身存在的不合理认知与行为,通过转变不合理认知,提高小圆的情绪调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他学会正确看待自我,接纳自我。

帮助小圆父母改变不良教养理念,采用非暴力沟通方式与孩子交流,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四、辅导过程

(一)建立信任,促进沟通

初见小圆,他略显腼腆,脸上带着害羞的笑容,微微低着头,得知我的来意后他很自然地牵起我的手往心理辅导室走去。

第一次的辅导比想象中顺利很多,整个交流过程小圆很愿意将自己的故事和想法分享给我。面对小圆的坦诚,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让他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和温暖。

辅导开始,小圆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遇到的事情和自己的感受,我认真倾听他的表达,偶尔给予他一些回应。当发现他说话时手部动作一直停不下来,整个身体摇摇晃晃,甚至一句话说长了会喘不过气来时,我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用眼神告诉他:没关系,慢慢来。

他领会了我的无声语言,情绪慢慢平复,继续向我讲述自己的故事。在倾听小圆的诉说过程中,我感觉和他的心理距离逐渐拉近了。

第一次辅导结束后,我也向班主任表达了对小圆可能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疑虑,希望班主任能够和家长沟通,寻求专业机构或者医院的诊断。后来,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小圆被医院确诊为多动倾向,并遵医嘱按时服药。

(二)焦点解决,宣泄情绪

焦点解决技术是一项侧重以“建构解决之道”为焦点,致力于帮助来访者发现正向目标,并由此建构解决方法的心理治疗技术。

经过首次辅导后,小圆再次来到咨询室明显轻松了很多,坐在沙发上的姿势也自然了许多。我们继续上次的话题:小圆最苦恼的数学成绩引发的情绪问题。

心理教师:感觉你真的非常不容易,你很重视自己的数学成绩,但是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你一直在努力希望能有改变,是什么让你做到这些的呢?(挖掘资源)

小圆:我就是希望数学成绩不要很差,妈妈不会生气,但是真的很难......

心理教师:嗯,你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你知道妈妈对你的期望,很在意妈妈,所以将学习达到妈妈的期望当作自己的目标。这个过程中你承担了很多,也会有很多困扰,如果让你对自己现在的心情打一个分数,在0~10分之间,你现在是几分?

小圆:5分……不对,还是6分。

心理教师:是个中等的分数,老师发现你给自己的心情打了两个分数,在短暂的犹豫过后你最终还是决定把分数提高一分,你刚才是想到了什么吗?(寻找例外)

小圆:是的,最近数学又测试了。妈妈对我很好,数学作业不会她也没有骂我,还说一次的失败不代表以后也会失败。

心理教师:哇,在你面对学习的挫折时妈妈没有责怪你,反而还鼓励了你,妈妈的鼓励和支持让你意外和惊喜,所以你的心情值提高了一分,是这样吗?(振奋式引导)

小圆:是的。(头低下去盯着地面,有些害羞)但是老师你知道吗,有一次妈妈辅导我数学作业的时候,她很生气,她气得要跳楼。

心理教师:跳楼?嗯,看来那个时候妈妈的情绪非常激动,那你当时做了什么让妈妈平静下来的事呢?

小圆:我不知道,她从凳子上站起来,说我太笨了,她要去跳楼!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我很害怕,一直在哭。(情绪持续低落,回避与心理教师的眼神接触)

心理教师:(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想到当时的情况你还是会很难受,老师觉得你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你很爱妈妈,所以你不希望妈妈因为你伤害自己,那个时候你也一定很害怕,你是如何缓解那种情绪的呢?(心灵地图)

小圆:那个时候就觉得自己很没用,我是个白痴,我是个傻子,成绩不好活着干吗……

心理教师:当你发现自己因为学习效果不理想让妈妈生气,你也会对自己很失望,对自己很生气,那是什么让你在对自己那么失望和生气的情况下,还继续不断地努力提高成绩呢?(挖掘资源)

小圆:我一般会哭一会,在本子上写下对自己生气的话,等不那么生气了,又开始写作业,写好了拿给妈妈检查。

心理教师:哇,那真是太棒了!你在那么生气和失望的情况下,还能找到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方法,继续完成作业交给妈妈检查,并通过自己的调整,也让妈妈情绪平复下来。(振奋式引导,肯定支持)

小圆有些腼腆地笑了。

接着他继续分享了很多让自己感觉难受的事情。第一次辅导他更多与心理教师分享他的“成就”,营造一个自己很厉害,对外界看法无所谓的形象。但是这次辅导小圆慢慢放松自己,在心理教师面前展示自己的脆弱,说明他渐渐放下防备。在他的诉说过程中,心理教师也通过寻找例外、挖掘资源、振奋式引导、肯定赞美等焦点解决技术,帮助小圆宣泄情绪,增强自信,构建“问题解决之道”。

(三)成功经验,缓解焦虑

第三次辅导时小圆早早地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好像有迫不及待想要分享的事。

小圆:数学老师说明天要单元检测,(短暂的沉默)怎么办,老师,怎么办呢?

心理教师:明天要单元检测,你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你好像有些担忧?

小圆:我害怕,万一又考不好怎么办呢?

心理教师:你担心数学考不好,如果考不好会发生什么让你害怕的事情吗?

小圆:数学老师会在放学的时候把我留下来,妈妈知道后会生气,会骂我,同学们也会笑我,我自己也会很难受......

心理教师:嗯,看来数学考试考不好会带来许多的影响,小圆,那么有没有哪一次考试后,你担心的这些没有发生呢,或者和你预期的不一样呢?(寻找例外)

小圆:嗯,有一次考完了,数学老师让我去办公室,她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来接我的时候也没有骂我。

心理教师:哦?那一次你没考好,老师叫你去了办公室,妈妈知道了这个情况也没有责怪你,你做了什么让情况变得不一样的?(成功事例)

小圆:嗯,也没有做什么,数学老师在办公室给我讲那些错题,告诉我下次要细心点,我把题目都订正了。

心理教师:你没考好,但是你没有因为伤心而放弃,而是在老师请你去办公室纠错时,认真听讲,并且及时地订正了错题,这次你担心的情况变得不一样了。我听到你说妈妈也发生了变化?

小圆:嗯,老师看我在订正错题,她给妈妈打了电话说我在办公室改错,改完以后她把我送到校门口,妈妈就在那里等我,老师和妈妈说了一些话,妈妈没有生气,晚上回家还看了我的错题本,让我要记住自己容易错的地方。

心理教师:我看到有很多变化在这里发生了,你觉得这跟你做了什么有关系吗?

小圆:可能是我听老师的话,纠正完错题,他们就都不生气了。

心理教师:嗯,你没有因为考试失利而气馁,而是积极地在做弥补,让大家都产生了变化!(肯定鼓励)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