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防范机制的韩国、日本实践及启示
作者: 刘俐 魏淑华摘要:目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韩国、日本作为亚洲地区与我国相邻的两个国家,在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防范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比较有效的工作。从立法保护、技术防范、网络素养教育等多个角度,较为全面、详细地梳理了这两个国家的做法,总结出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防范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网络游戏成瘾;防范机制;网络素养;技术防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7-0024-05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渗透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的生活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3年12月25日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7.2%,未成年人网上玩游戏的比例达到67.8%[1]。网络游戏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娱乐方式,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未成年人的认知力、自我约束力等发展还未成熟,若对其网络游戏行为不加限制,有可能发展成为网络游戏成瘾。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的防治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韩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在防范和干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由于两国在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等方面与我国有相似之处,故本文分析梳理了两国在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防范方面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解决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韩国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实践
韩国作为一个网络技术开发和应用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所带来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韩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成为世界上首个通过制定法律和出台政策来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国家,并在网络游戏成瘾防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其防范模式被誉为应对公共卫生威胁的联合反应典范。这一模式涵盖了三个预防层次:一般性、针对性和干预性,并在每个层次上都采取了政府措施,制定了长期战略规划。
(一)在一般性预防层面,以全面立法保护为主
为了解决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韩国政府根据《国家信息化组织法》,制定了两个防治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总体规划[2],明确提出了预防网络成瘾的具体措施和目标。政府还推行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分别从规范网络环境和明确网络运营等方面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1995年,韩国政府颁布了《电信业务法案》,并成立了信息传播伦理委员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thics Committee, ICEC)[3],负责审查有害信息,仲裁网络纠纷,以保证形成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避免青少年受到有害信息的侵害。2001年,韩国相继推出《不健康网站鉴定标准》和《互联网内容过滤法》[4],在法律框架内确立信息内容过滤的合法性,有效地阻断了不健康、有害信息的传播。
2006年,韩国政府在ICEC的基础上成立了负责审查和监督互联网内容的网络安全委员会(Korean Internet Safety Commission,KISCOM),主要审查对公众造成不良影响的论坛和其他公共领域。同年,韩国政府颁布了《游戏产业振兴法》,该法案从实名制、游戏发行审批以及游戏内容等层面进行了全面规范与引导。2020年,《游戏产业振兴法》更名为《游戏商业法》,这一举措标志着韩国在游戏产业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是世界上目前仅有的以法律层级进行专门规定的游戏法,其中包括游戏等级分流制度、游戏产业的大振兴以及游戏文化振兴等内容[5]。总的来说,《游戏商业法》的颁布和实施为韩国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实名制、游戏发行审批、游戏等级分流制度等措施,该法案有效地规范了游戏市场秩序,保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使青少年根据自己的年龄选择相应的游戏。这一法案遵循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减少了网络游戏成瘾现象的发生。
综上,韩国政府通过立法手段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网络监管体系,营造了较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保护青少年免受有害信息的侵害,进而有效减少了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几率。
(二)在针对性预防层面,以管制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时间为主
2010年4月,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发布了“预防和消除网络游戏沉迷政策”[6]。根据该政策,政府实施了游戏使用时间限制、强化本人身份认证制度等措施,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对游戏的过度成瘾。此外,体育文化观光部还强制要求游戏经营者执行“疲劳度系统”[2],在青少年持续玩游戏达到特定时长后,系统将自动调整游戏速度,旨在抑制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现象。
韩国性别平等和家庭事务部与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推动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正案,根据该法案规定,互联网游戏运营者在向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游戏服务时,必须事先获得其法定监护人的同意。此外,还设立了“游戏宵禁”制度,规定午夜12点至早上6点,网络游戏经营者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服务[7]。该修正案通过立法手段规范了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时间,旨在确保青少年能够充分休息,避免网络游戏成瘾。
(三)在预防性干预层面,进行心理疏导和多元化治疗
青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而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严重,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为了妥善应对这一问题,心理疏导和多元化治疗在预防干预层面上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韩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应对。
在2001年,韩国情报通信部和情报文化振兴院成立了“网络中毒咨询中心”,开展网络成瘾预防讲座,进行网络成瘾预防教育[8],让青少年认识到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随后成立“韩国戒除成瘾福祉协会”组织,从2005年起开始为网络成瘾者提供心理辅导和戒瘾治疗[9],并在全国开设多个治疗中心,为不同程度的网络游戏成瘾者提供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等服务。
韩国女性家庭部政府相关部门启动预防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运动项目,包括开展预防网络游戏成瘾教育,培训心理咨询师和康复治疗师,以及提供无偿咨询和治疗等服务。这个项目不仅为网络游戏成瘾者提供了帮助,而且有效降低了网络游戏成瘾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生率。在教育领域,韩国教育部要求学校开展网络游戏成瘾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并要求每所学校必须成立网络安全教育中心,为预防和治疗网络游戏成瘾提供专业支持。
政府还在全国设立了智能休息中心,通过倡导科学合理的休息方式,帮助青少年找回健康的生活状态,解决网络游戏成瘾给青少年带来的各种问题,从而达到调节身心发展、预防网络游戏成瘾的目的。
韩国政府的这些措施形成了一个相互补充、协同推进的网络游戏成瘾预防与治疗体系,从多个方面全面应对这一问题,帮助青少年远离网络游戏成瘾,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三、日本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实践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防范工作,从立法到实施都展现出高度的关注和治理决心,主要涉及的部委包括内阁府、文部科学省和厚生劳动省。这三个部门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并颁布相关法案,从多方面预防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发生。
(一)政府主导,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保护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网络环境安全,于2009年颁布了《加强青少年网络环境安全法》,旨在限制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网络内容,并鼓励网络服务提供商和游戏产业商制定相关的安全措施。在此基础上,日本游戏产业研发出了一款专为未成年人设计的网络安全套餐,该套餐具有多项功能,包括限制青少年上网时间、监控网络行为等,使家长能够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避免网络游戏成瘾。
2020年1月,日本政府出台《网络·游戏成瘾对策条例》,旨在严格控制青少年对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该条例规定,青少年在平日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休息日不得超过90分钟,此外,条例还要求父母确保中学生及以下年级的学生在晚9点、高中生在晚10点后不再使用电子产品[10]。该法规的目的是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以避免他们网络游戏成瘾。
此后,日本政府于2022年对《网络服务商责任限制法》进行了修订,以进一步加强网络监管的法律规范。这次修订不仅反映了日本政府对网络空间治理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其对青少年使用网络环境的重视。
(二)立法和技术相结合,建立不良信息过滤体系
日本政府通过颁布法律和研发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建立不良信息过滤体系,以确保青少年安全、安心上网。2009年,日本政府出台《保证青少年安全安心上网环境的整顿法》(又称《不良网站对策法》),该法案规定,内阁府应当成立青少年不良网络信息应对及环境整治促进会,负责拟定青少年安全上网的基本策略,提升不良信息过滤软件的性能及应用率[11]。
日本还针对网络游戏实施了分级审核制度。这一任务由一家“日本电脑娱乐分级机构”(Computer Entertainment Rating Organization,CERO)负责。根据CERO的分级系统,游戏被划分为A、B、C、D、Z五个级别,各级别对应不同年龄段的玩家。每个级别都以特定的英文字母和颜色进行标示。例如,A级适合全年龄玩家,以黑色为底色;B级适合12岁以上玩家,以绿色为底色;C级适合15岁以上玩家,以蓝色为底色;D级适合17岁以上玩家,以橙色为底色;Z级则仅限18岁以上玩家,以红色为底色[12]。这个分级制度为青少年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提供了依据,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玩家的身心健康。
(三)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出台青少年康复政策
日本政府成立了“青少年上网导航员”小组,这是专门针对青少年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团体。该小组通过采用宣传、讲座等多种方式,对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网络素养引导教育。这一举措旨在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使他们能够辨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降低网络游戏成瘾的风险。2020年,日本山梨县成立康复机构,并开设游戏和网络成瘾电话咨询服务[13]。这一举措旨在为青少年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使他们摆脱网络游戏成瘾带来的困扰。
综上所述,日本政府在多个层面推进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防范工作,通过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相关法案、加强社会协同等手段,全面遏制网络游戏成瘾现象,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四、我国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防范的策略建议
参考韩国和日本在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方面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国实际,我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防范工作。
(一)政府完善监管法规与防成瘾政策
1.通过立法手段加强对游戏产业的监管
韩国、日本政府均出台了专门的法律加强对游戏产业的监管。相比之下,我国仅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相关条例的规定来预防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例如限制青少年的上网时间[14]。虽然政府监控和规章制度等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仅靠这些措施仍难以实现全面有效地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我国在2023年起草了《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我国在加强网络游戏管理、规范行业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15],然而该法律草案在细节和可操作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细节方面,法律草案需要更加具体地规定网络游戏的内容、形式、运营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例如,对于游戏中可能存在的暴力、色情、赌博等不良内容,应明确界定其范围,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对于游戏运营商的资质、运营规范等方面,也应作出具体规定,以确保行业的有序发展。在可操作性方面,法律草案需要更加注重实际执行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例如,应明确划分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此外,对于违法行为的查处,应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以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