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糖果铺
作者: 霍旖祺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乐商;幸福五要素;隐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7-0039-04
【活动理念】
近年来,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和学习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更关注自身学业成绩的提升而忽略了其他事件所带来的幸福感和价值感,逐渐失去了感知幸福的能力。因此,有必要通过开设相关心理课提升小学生感知日常生活中积极事件和积极情绪的能力。
在积极心理学中,乐商是一个重要概念,指个体保持乐观和快乐的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快乐的感受力,即人感受快乐的阈限值;快乐的感染力,即个体自身的快乐能否影响他人而使他人变得更快乐的能力;应对能力,即个体摆脱消极事件影响并从中获取积极成分或力量的能力;品味能力,即个体对生活中的积极事件进行加工,以增强或延长积极情绪体验的能力[1]。本课以团体动力学为教学组织理论,在引导学生了解幸福的意义和幸福五要素[2]的基础上,运用乐商理论鼓励学生探索生命中的积极面和个人优势,学会发现和品味自己所拥有的幸福,悦纳生命中的“酸甜苦辣”,进而构建积极自我认知,提升主观幸福感。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幸福具有多样性。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在平凡生活中感知幸福,懂得和他人分享幸福。
3.情感目标:体验发现幸福的满足感,以及从不同事件中挖掘幸福所带来的愉悦。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幸福的多样性。
难点:在体验和分享中,学会感知、探寻、品味和传播幸福。
【活动方法】
活动体验法,认知改变法,小组合作学习,绘画,讲授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双面),舒缓的音乐,普通糖果若干,自制纸条盲盒糖果,五种糖果罐,装有彩色糖果的糖果嘉年华罐。
【活动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走进糖果铺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糖果铺。这间糖果铺有很多奇妙的糖果,品尝后会体验到一种特别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通过听糖果铺的宣传歌曲来猜一猜吧!请大家每当听到一个“尝”字就拍一下手。
教师播放歌曲,歌词如下:在神奇的糖果铺里逛啊逛啊逛,有好多的糖果我全部都想要;抓起这个尝啊尝啊尝,有美美的心情和微微的笑;再抓起这个嚼啊嚼啊嚼,心中满是欢乐和微笑;再拿起这个尝啊尝啊尝,emo的心情全都消失掉。
生1:我觉得心情很好,不开心的事情都忘了。
生2:有愉悦的感受,心情舒畅。
师:同学们感受到各种积极情绪,其实这些都是生活里幸福的体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在这间幸福糖果铺里探寻幸福之味。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主题,为后面的环节作铺垫。
二、团体转换阶段:生活中的“甜”
(一)生活中的“甜”
师:制作糖果需要各种各样的“甜”,而这些“甜”来自我们的生活,例如和朋友出去玩、考了好成绩、学会了羽毛球杀球等。请同学们用“_________ ,超甜!”的句式表达你感受到的“甜”,并随着音乐一边走一边和遇见的同学分享。当遇到和自己拥有同种类型“甜”的伙伴时,和他们一起围成圈,在音乐结束后站在原地,最终我们看看一共有多少个圈。
活动:生活中的“甜”。学生随着音乐用指定句式交流,并与拥有同类型“甜”的同伴围成圈。
师:请每个圈派一名代表,同大家分享你们的“甜”。
生3:我们这个圈是“吃美食,超甜”。
生4:我们是“和朋友玩,超甜”。
生5:我们是“考到好成绩,超甜”。
师:同学们通过围圈对“甜”进行了初步分类,从这些分类中,我发现同学们非常善于发现、善于总结。这些“甜”有学习方面的,有人际交往方面的,有享受生活方面的,比较全面。下面请大家从心理学的角度再补充一些。
(二)我的糖果罐
师:大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享了各种各样的“甜”,并将它们制作成了糖果。首先是“积极乐观”糖果(对应幸福五要素中的积极情绪),指拥有积极和乐观的心情;其次是“全心投入”糖果(对应幸福五要素中的投入),指全身心投入的体验;还有“与人友好”糖果(对应幸福五要素中的人际关系),指和朋友、家人、老师相处得很好;以及“收获满满”糖果(对应幸福五要素中的成就),指能够在生活中有所收获;最后还有“助人为乐”糖果(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日常生活,对应幸福五要素中的意义),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大家看,生活中的糖果如此多样,每一种都值得被珍藏,让我们用糖果罐把它们装起来,并按自己的理解写出五种糖果的名称,在对应的糖果罐中画水平线表示各种类型的糖果数量。
活动:我的糖果罐。学生在学习单上设计自己的糖果罐(见图1)。
师:同学们设计的多姿多彩的糖果罐,让我看见了你们拥有的各种各样的“甜”。不管糖果罐是否装满,拥有更多的糖果总能让我们心里更“甜”。接下来,我将带着大家寻找拥有更多糖果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幸福就藏在日常生活里,理解幸福五要素,并学会品味自己生活中已有的幸福。
三、团体工作阶段:糖果品尝法
(一)尝一尝:品味已有幸福
师:第一种品尝糖果的方法是品尝已经拥有的幸福糖果,就像刚才大家围圈时发现的“超甜”。善于品味已有幸福,是获得糖果最快的方式。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享两颗已有的糖果,然后在对应的幸福糖果罐里画上一颗糖果吧。
活动:我的专属糖果。小组分享,并在学习单上的糖果罐中添加糖果(见图2)。
师:看来大家都学会了把生活中多样的糖果收藏起来。其实除了这些糖果,生活中还有很多隐藏起来、暂时没被你发现的糖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用第二种方法去寻找它们吧。
(二)挖一挖:发现平凡生活中的幸福
师:大家生活里有没有习以为常,但是消失了就会觉得很想念的事情呢?例如,每天早上家人都会送你来学校,突然有一天他们不能送你了,只有你自己拖着沉沉的书包来上学,这时候你就会觉得有家人送很幸福。这些小事,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隐藏在日常生活里的糖果。接下来,是“糖果‘挖一挖’”活动,请大家按下列要求去做。
活动:糖果“挖一挖”。学生随着音乐传递糖果,音乐声停,拿着糖果的学生分享隐藏在日常生活里的糖果。
生6:我的妈妈虽然很忙,但是每天都会来接我放学,还会帮我背很重的书包。
生7:我每天都很早到学校,我的同桌也到得很早,我们每天早上都可以互相陪伴。
师:看,只要用心挖一挖,生活中随处是糖果。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用善于发现糖果的眼睛面对生活,一定能找到更多属于自己的“甜”。那如果有同学觉得糖果还没吃够,还想拥有更多,该怎么办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用第三种方法来寻找糖果吧。
(三)变一变:从负性事件中挖掘幸福
师:第三种方法更有挑战性。请大家想一想从下面这两个情境中,你能收获什么?第一个情境是考试没发挥好,有同学收获到的是“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查漏补缺”。第二个情境是跟好朋友吵架了,有同学收获到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好友互相磨合,进而拥有更深厚的友谊”。
现在,我手中的糖果罐中有一些奇妙味道的糖果,请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抽一颗,然后小组讨论如何把这颗糖果的味道变为“甜”,在糖纸上写出方法,并分辨这颗糖果属于什么类别,涂上对应颜色后,把糖果放入讲台上对应的糖果罐中。
活动:奇妙糖果盲盒。小组讨论如何把盲盒糖果中包含的事情转化为“甜”,并对“甜”进行分类。
生8:我们小组抽到的糖果是“没有被选进合唱队”,大家想到的“变一变”是多看看自己其他方面的闪光点,尝试加入游泳队或者朗诵队;变成的糖果是“积极乐观”糖果。
生9:我们小组抽到的糖果是“好朋友生日聚会没叫我”。我们用“变一变”的方法,把事情理解成“好朋友和我最近联系得比较少,所以才没叫我”。方法是多和她聊天,互相关心,这样她以后有活动一定会记得邀请我。变成的糖果是“与人友好”糖果。
师:同学们的思维很灵活,能够很好地把酸、甜、辣的糖果转变为“甜”的。下面,请大家进一步联系自身,练习如何发现“收获满满”糖果:请在学习单上写上一件最近让你感到烦恼的事情,然后尝试挖掘从中学习到的,或者成功解决后能够得到的收获。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一起头脑风暴,也可以和老师一起讨论。
活动:糖果“变一变”。学生联系自身,运用“变一变”的方法寻找糖果(见图3)。
师:经过自身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同学们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在“酸苦辣”中收集更多的“甜”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提升幸福的三种方法,分别是品味已有幸福、发现平凡生活中的幸福、从负性事件中挖掘幸福。
四、团体结束阶段:糖果嘉年华
(一)糖果嘉年华
师:通过糖果品尝法,同学们发现了好多新的糖果。接下来,请大家在班级中分享各自的糖果,传递幸福和快乐,在班级中营造有“糖”同享、有“乐”同当的氛围。同学们可以使用以下句式,分享对应方法下你找到的新糖果,然后抽取一颗糖果。
我用_________ (尝一尝、挖一挖、变一变)的方法,在_________ (事件)中,找到了_________ (五种类别)的糖果,我感到 _________(心情)。
活动:糖果嘉年华。学生上台从糖果嘉年华罐中自选糖果,并按照指定句式分享运用对应糖果品尝法找到的新糖果。
生10:我用“尝一尝”的方法,在“周末和爸爸妈妈去游乐园”这件事中,找到了“积极乐观”糖果,我感到很高兴。
生11:我用“挖一挖”的方法,在“奶奶做我最爱的可乐鸡翅”这件事中,找到了“与人友好相处”糖果,我感到很幸福。
生12:我用“变一变”的方法,在“舞蹈老师批评我跳得不够标准”这件事中,找到了“自己在动作完成上应该更用心”的“收获满满”糖果,我感到自己在进步,很满足。
师:我看到同学们在分享、传递糖果的过程中都面带笑容。我们手中的糖果,不仅能够为自己带来幸福和愉悦,还可以通过传递让别人一同快乐,同时也让我们自己更有成就感。
(二)课程评价和课后任务
师:刚刚大家在糖果铺中进行了深度体验,感受到糖果带来的愉悦和快乐。接下来,请大家回答两个问题:
问题1:走进糖果铺的你,学会了用哪三种糖果品尝法来找到更多糖果呢?
学生齐答:学会了“尝一尝”、“挖一挖”和“变一变”的方法。
问题2:走进糖果铺的你,有信心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糖果吗?有的请举左手,还需要鼓励和帮助的请举右手。
学生举手回应。
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发现生活里面藏有五种幸福的糖果,掌握了寻找糖果的三种方法。这节课的课后任务就是“糖果收集大比拼”,规则是在一周内收集尽可能多的糖果,并写在学习单背面的糖果罐上(见图4),看谁收集得最多。
师:最后,让我们齐读:我有五种幸福的糖果,尝一尝,挖一挖,变一变,幸福糖果铺我代言!
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传递幸福,引导学生发现获得幸福的新路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评估课堂效果,用口诀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加深印象;布置课后任务,指导学生把所学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反思】
本课创设了走进糖果铺的情境,用生动的“糖果词语”隐喻幸福五要素;引导学生对幸福五要素进行简化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活动逐层递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级提升主观幸福感。
本课基于乐商理论,设计的教学目标贴合学生心理成长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品味已有幸福,发现平凡生活中的幸福,从负性事件中挖掘幸福,并且在班级同伴交往中营造温暖积极的氛围。课堂上,教师紧扣主题,创设让学生动身、动情、动心的活动,即身体有活动,思维有流动,心灵有触动,从而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让教学目标落地。
参考文献
[1]程增虎,余玙圭. 乐商的培养与应用研究综述[J]. 长江丛刊,2016(30):234.
[2]马丁·塞里格曼. 持续的幸福[M]. 赵昱鲲,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