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写作疏导小学生对抗情绪的个案分析

作者: 薛聪

摘要:当前,部分小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在与人交往发生矛盾时难免会产生对抗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针对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一名有对抗情绪的小学生会员,在征得家长及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多方协同,通过写作内容解析其对抗情绪的成因,并利用命题写作帮助其疏导对抗情绪,使其学会换位思考、自我反思,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知,效果较好,为一线教师应对此类个案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写作指导;心理疏导;对抗情绪;多方协同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7-0061-03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部分小学生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在亲子沟通、学校人际交往中与人发生矛盾时,难免会产生对抗情绪[1]。若不及时疏导,会发展为强烈的逆反心理,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在2024年1月8日至2024年2月6日共30天内,我与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一名写作指导作家及一名驻会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合作,利用写作对一名小学生会员进行对抗情绪疏导,效果较好,下文将作具体阐述。

一、个案概况

阿泽(化名),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身体健康,个子比同龄孩子略高,无既往病史。

1.辅导者观察:阿泽性格内向,对人很有礼貌;讲话时声音小,神情紧张;眼神中缺少光芒,对话时目光常有躲闪,脸上鲜有笑容。

2.老师评价:班主任反映,阿泽头脑聪明,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书写时好时坏,学习成绩不稳定。体育老师反映,阿泽在体育课上表现得极为叛逆,经常不服从老师的安排,常顶撞老师,有时会和同学发生肢体冲突。

3.同学反映:阿泽不愿与同学们玩耍和交流,虽然个头很高,但胆子很小,爱生气,开不得玩笑。因为他经常气呼呼的,同学们便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气球”。阿泽经常认为有人在故意嘲讽他,因此他总是站在同学的对立面,处处和大家对抗。

4.家庭情况:父母在阿泽两岁时离异,均未再婚,目前,阿泽和母亲生活在一起。阿泽的母亲经营着一家小餐馆,每天忙忙碌碌,缺少对阿泽的陪伴。母子二人很少沟通,母亲常常指责阿泽不够勇敢,在他的学习成绩和自我管理方面十分挑剔。阿泽的父亲生活拮据,很少来探望阿泽。父母除了在电话中吵架,见面时吵得更凶。父母吵架时,阿泽会躲在一旁掉泪,有几次,阿泽竟咬伤了自己的手。母亲说,近一年来,阿泽越来越不听话,常和自己顶撞。

5.写作指导作家反馈:阿泽在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接受写作指导已有七个月,他虽然沉默寡言,但写作兴趣浓厚,语言生动形象。他的作文篇幅一般较长,内容多反映身边生活,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二、疏导过程及策略

综合以上信息,根据阿泽的状态,我从2024年1月8日起,开启了对他为期一个月的情绪疏导工作。同时,我保持着与阿泽家长、老师、同学的密切联系,多方合作,帮助阿泽缓解对抗情绪。

第一阶段:利用写作深入了解对抗情绪的成因,帮助学生释放不良情绪

在心理咨询师的建议下,写作指导作家为阿泽布置了一篇题为“我讨厌的人”的作文。写作前,我先后两次通过视频的方式鼓励阿泽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感受,消除他的顾虑。三天后,阿泽完成了一篇一千二百多字的作文。

阿泽在文章中提到自己讨厌的四个人分别是妈妈、体育老师、同桌小光(化名)、邻居赵爷爷。他对讨厌这些人的原因总结如下:

妈妈:从不听他讲话,在不了解事情原因的情况下,对他一味批评、指责,从不表扬和鼓励他,他感受不到妈妈对他的关爱。

体育老师:说话语气生硬,安排任务时不考虑个体差异。自己因为个子高却跑得慢,被体育老师当众嘲笑,还被体罚。

同桌小光:常常笑话他是笨蛋和胆小鬼,嫌弃他头发脏乱,还经常捉弄他。

邻居赵爷爷:他和赵爷爷一起乘电梯时,看到赵爷爷在电梯里吸烟,呛得他呼吸困难。赵爷爷有时还在电梯里吐痰,他感到十分恶心。不仅如此,赵爷爷总是抢先上下电梯,有几次差点将他挤倒。

通过写作,阿泽释放了心中的一些不良情绪。在接下来的四天里,阿泽两次走进心理咨询室。通过进一步交流,心理咨询师认为,阿泽产生对抗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得不到周围人的尊重和关爱;单亲家庭使得他缺少关爱与陪伴,安全感不足,由此产生了自卑心理,与人交往时表现得敏感、偏激。

心理咨询师告诫阿泽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要采取刻板、乏味、重复的说教模式,多倾听,多关爱孩子。在孩子出现对抗情绪时,可适当回避,用理智的讨论代替粗暴的回答[2]。与孩子沟通时,多采用商量和建议的口吻,少一些命令口吻,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心理咨询师与阿泽的各科老师进行了沟通,建议他们多关注阿泽的情绪变化,当他出现行为问题时,多了解原因,不要一味居高临下地训斥和责罚;在阿泽与班里学生发生冲突时,应本着公平的原则去处理,构建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

第二阶段:利用写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修正观念偏差,减少对抗情绪

在这个阶段,我们为阿泽设定的写作题目是“爱在我身边”。为了实现有针对性的写作,我要求阿泽到母亲的餐馆中观察、体验生活,目的是让他真切感受母亲的忙碌与艰辛。之后,阿泽在文章中写了这样一个细节:“那个顾客一直在斥责妈妈,妈妈一直在赔着笑脸,她的笑容中夹杂着疲惫与尴尬。”在文章中,阿泽提到了曾令他讨厌的体育老师,“虽然他凶得像冷血动物,但他上课态度很认真,对我们很负责。我想,他是爱我们的。”上交作文时,阿泽的目光柔和了些,他说:“我今天很开心。”

在这次写作过程中,阿泽仔细观察和审视了周围的人,开始尝试全面、客观地评价他人,学会了换位思考。

在逻辑理性层面,写作可以彰显作者的理性思考,实现思辨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当不良情绪通过文字倾诉出来,写作者内心的一些负能量也会被释放掉。所以说,写作是一种非常好的自我疗愈方式[3-4]。

第三阶段:利用写作促进自我反思,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在这个阶段,我们为阿泽布置的作文题目是“我的自画像”。在阿泽动笔之前,心理咨询师和他进行了两次沟通,希望他能在文章中大胆剖析自己,接纳自己,悦纳自己。阿泽用了三天时间才写完这篇文章,他说自己刚开始写作时有些困难,尤其在写出自己“爱怀疑别人”“爱生气”“总是自私地先考虑自己”等缺点和不足时,他的心中很不舒服。不过,当写到自己“爱写作”“善良”“诚实”这些优点时,他的心情一下子变好了。因为写作之前阿泽与心理咨询师有过良好的沟通,所以他在文章结尾有了如下表述:“我过去活得太封闭,不爱与人交往和交流,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会体谅别人的感受。以后和别人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一定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平静下来……”通过文章来看,阿泽已经学会了自我反思。

看过阿泽的文章后,心理咨询师提醒他要学会宽容,做到心中有爱。心理咨询师强调:在不断自我反思中,人会变得更自信,自信能促使我们接纳自己,提升自己,最终实现悦纳自己。阿泽很认可心理咨询师给他的建议。

第四阶段:利用写作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安全空间,实现对抗情绪的有效释放和转移

在这个阶段,我们为阿泽布置的作文题目是“做最棒的自己”,引导他客观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用文字为自己建立一个安全、美好的心理空间,从而有效平复内心情绪,获得心理成长。

阿泽在文章中写道:“我爱写爱画,可以负责班级的板报设计;我也爱踢足球,我会向老师申请加入班级的足球队。班级的窗台上没有绿植,我可以把我养的多肉植物拿来,美化班级环境……”阿泽为我们大声朗读了他的作文,此时的他,声音洪亮,目光平和,整个人显得很自信、大方。

三、效果与反思

新学期开学一个月后,我们对阿泽对抗情绪的疏导效果进行了跟踪回访。

(一)辅导效果

阿泽的反馈:觉得周围人没那么讨厌了;有了新朋友;胆子变大了;心中的快乐一天天多起来。

母亲的评价:对阿泽降低要求和减少唠叨后,母子间的语言冲突和情绪对抗明显减少。阿泽变得爱说话了,常主动帮助大人分担家务。食欲也变好了,体重有所增加。

老师的评价:班主任说以前在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的阿泽偶尔也会举手回答问题;说话声音变大了,站立时身体比之前挺直;加入了班级足球队,还向学校广播站投稿。体育老师说他在受到批评时,对抗情绪不像之前那样强烈,但有时仍不听从指挥。

同学的评价:阿泽开始主动和大家玩了,在玩游戏时偶尔会生气,但很快就能与发生冲突的同学和好。

(二)辅导反思

人的情绪是一种心理反应,对抗情绪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身体也会因此产生诸多不适感,影响生活和学习[5]。在本个案中,我们利用写作对阿泽进行心理疏导,一方面,找出阿泽对抗情绪背后的原因,引导他通过写作的方式舒缓和消减对抗情绪带来的压力感;另一方面,通过布置特定的作文题目,引导他学习换位思考,调整看问题的视角,加强自我反思,提升认知水平,多方协同,成功帮助他走出了对抗情绪的困扰。

该个案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小学生的情绪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家长和教师平时要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当他们出现对抗情绪时,要及时疏导,必要时应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多方合力,引导学生走出情绪困扰。

参考文献

[1]吕亚平. 浅析中学生瞬间对抗情绪的疏导策略[J]. 快乐阅读,2012(12):6.

[2]钱超. 如何巧妙化解孩子的对抗情绪[J]. 青春期健康,2011(3):62.

[3]许甜莉,陈要玲. 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对抗情绪的探讨[J]. 运动,2013(12):88-89.

[4]王志江. 孩子为什么需要写作[N]. 中国教师报,2023-10-25.

[5]蔡炜琴. 利用绘本疏导对抗情绪的个案分析[J]. 教学月刊,2018(10):62-64.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