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家庭应格外关注大孩心理健康

作者: 曹荔

摘要:为了响应国家政策,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二孩,二孩的到来给家庭带来了欢笑,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例如,原本享受父母宠爱的大孩会觉得二孩的到来分走了父母的爱,由此出现了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个别大孩甚至会厌恶或伤害二孩。对此,父母要耐心引导,主动与大孩沟通;客观公正地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如此方能化解大孩的问题,引领家庭健康发展。

关键词:二孩家庭;大孩;父母教养方式;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3)08-0079-02

一、二孩家庭中大孩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家庭从独生子女家庭转为二孩家庭。二孩的到来不仅为家庭带来了欢笑,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家长难以平衡对两个孩子的爱,沉浸在二孩出生的喜悦中,过度关注二孩,这样的变化让大孩一时之间无法接受,感觉到自己被忽视,变得孤僻、抑郁或者暴躁易怒,甚至做出如自残、打架、逃学等行为,试图重新获得父母的关注[1]。面对大孩的这些行为表现,父母如果缺乏足够的耐心,一味地指责、打骂,就会加剧家庭矛盾,使得大孩的问题越来越严重[2]。二孩家庭中,大孩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往溺爱型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溺爱型教养方式会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霸道,不懂得分享。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大孩会排斥弟弟妹妹的到来,因为自己“众星捧月”的生活随着弟弟妹妹的到来而结束,他们会“瓜分”父母和长辈对自己的爱。如果父母不擅加引导,这种错误的认识会让大孩越来越讨厌弟弟妹妹,由此引发同胞冲突[3]。

(二)差别对待

在一些二孩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不同的,这种不同称为“差别对待”,即父母在情感关注、亲子陪伴方面更多倾向于二孩[4]。在二孩年龄较小时,多数父母往往会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二孩,无意中忽视了对大孩的关心和照顾,这会使大孩出现一些问题心理和行为,如嫉妒、抵触二孩等。此外,二孩出生后,父母通常会不自觉地提高对大孩的要求,希望大孩能体谅自己,而这种被迫式的成长会让大孩陷入焦虑和恐慌中,不利于其身心发展[3]。

(三)不合理地协调同胞冲突

父母如何协调同胞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二孩家庭中孩子的身心发展和他们之间同胞关系的好坏。出现同胞冲突时,多数父母会选择让大孩谦让,告诉他们作为哥哥姐姐要多包容,而不太关心冲突产生的原因;有的父母会在协调同胞之间的矛盾时,一味责罚大孩。这种不合理的协调同胞冲突的方式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让大孩产生逆反心理,由此引发更多的同胞冲突[5]。

二、应对策略

二孩家庭中大孩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差别对待两个子女、不合理地协调同胞冲突、以往溺爱型的教养方式造成的。基于此,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

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充分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二孩家庭的父母在引导建立和谐同胞关系的过程中,要尊重孩子在家庭决策中的地位。例如在生育二孩之前,为避免大孩产生“失爱”的焦虑及相关问题行为,父母可以采取谈心的方式了解其心理需求,打消其心理顾虑,引导大孩以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一起迎接家庭新成员的到来。二孩出生后,在照顾好二孩的前提下,父母要多与大孩沟通,多关注大孩的心理感受,避免大孩出现比较心理。

(二)客观、公正地处理好同胞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两个孩子出现争执时,父母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武断判案,不能一味地偏向年纪较小的二孩,不能让大孩一再忍让。父母公正的态度会让大孩感受到自己的需求被父母看到了,自己得到的关爱并没有因为弟弟妹妹的到来而减少 [6]。

孩子们之间出现冲突未必是坏事情,它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让孩子们相互理解和提高道德水平的机会。冲突往往涉及到公用、私人物品的共享和分配等思想问题,以及攻击、争吵等行为问题。父母应正确引导,通过沟通帮助他们逐渐了解并内化道德标准,提高理解他人的能力。父母如果能够在调解冲突的过程中,评价和纠正孩子过去的错误行为,孩子会更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更加理解对方,减少矛盾[7]。

(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在二孩家庭中,父母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专注于二孩子女的养育而忽视了大孩,这让大孩经常处于“游离”状态,缺乏参与感。二孩出生后,同胞间发生矛盾冲突甚至大打出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儿童共情能力尚未得到足够发展,大孩无法理解二孩获得比自己更多关心和照顾的现实需要,二孩也无法理解大孩在家庭中的特有“权势地位”,在争夺家庭资源时,双方均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妥协让步,从而导致对立冲突的产生。因此,建议父母在照顾二孩的过程中给大孩提供一些机会,比如给弟弟妹妹换尿布、冲奶粉、辅导作业等,这些日常琐事有助于增强大孩在二孩成长过程中的参与感及责任感,大孩也能借此更能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从而积极主动地帮父母做事,减轻父母的养育重担。同样,在大孩求学考试等成长的关键时刻,父母也可以让二孩来给哥哥姐姐送水果或加油鼓励等,让二孩也参与到大孩人生的重要时刻中来,提高二孩的责任感[8]。

三、小结

二孩的到来使原有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难免会引发一些矛盾和冲突,对此,父母需要做到: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给予孩子同等的关注,不厚此薄彼;合理地解决同胞冲突,在解决冲突或是日常讨论中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给孩子提供参与兄弟姐妹成长的机会。总之,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付出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引领家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平,龙德华. 二胎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新课程,2019(30):38.

[2]刘琦. 浅谈二胎时代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45-46.

[3]陈斌斌,施泽艺. 二胎家庭的父母养育[J]. 心理科学进展,2017,25(7):1172-1181.

[4]束方杰. 全面二胎政策下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 明日,2019(17):6.

[5]朱立昌. 新时代多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学周刊,2020(36):189-190.

[6]宋佳. 二胎家庭中父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32):79-80.

[7]候晓辉. “二胎时代”下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名师在线,2019(35):14-15.

[8]王纯纯. 二胎家庭中“老大”家庭教育的缺失与措施[J]. 当代家庭教育,2019(13):2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