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阳光行动 向校园欺凌说“不”

作者: 王静

关键词:校园欺凌;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同理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3)21-0032-04

【活动背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提出“初中阶段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抑制冲动行为”。自我校开始提供课后服务以来,学生在校时间更长了,校园中、放学路上的欺凌现象频发。校园欺凌会给受欺凌者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同时,也会使欺凌者逐渐养成自我中心的性格特征,对他人的痛苦报以冷漠的态度,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妨碍了校园安全环境的创设。为此,亟须上一堂反校园欺凌主题的心理课,使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学会在受到伤害时保护自己。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校园欺凌的类型,认识到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提高防欺凌能力,学会保护自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欺凌带给他人的伤痛,培养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感受被欺凌者的痛苦;树立平等的人性观及和睦的同学观。

【活动重点】

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

【活动难点】

认识到欺凌带给他人的伤痛,培养同理心。

【活动方法】

角色扮演法,游戏法,问答法,讲授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植物和僵尸标签,便利贴。

【活动对象】

初中二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植物大战僵尸

(一)游戏:植物大战僵尸

1.角色设定:

太阳花:无攻击技能,是被保护的对象。太阳花只有活着才能生产阳光供其他植物发动技能,一旦被僵尸吃掉则游戏结束。

豌豆射手:五颗豌豆能消灭一个僵尸。

窝瓜:一次只能和一个僵尸同归于尽。

进度设定:豌豆射手吐豌豆的频率(一次一颗)与僵尸前进的频率(一次一个座位)相同。

2.游戏规则:由十位会玩植物大战僵尸游戏的学生扮演植物和僵尸进行真人版的游戏,其中有五个植物(两个太阳花,两个豌豆射手,一个窝瓜)和五个僵尸。有技能的植物负责对战僵尸,保护太阳花。

具体操作:五名扮演植物的学生(身上佩戴所扮演角色的卡片)共同讨论商量出各个植物的站立顺序后站在讲台上,扮演豌豆射手的学生手里拿一支笔假装发射。在教室两组之间的过道里,从第一排到第五排留出五个座位的空间,作为作战区域。僵尸扮演者(佩戴僵尸卡片)从第六排座位开始排成一竖排。扮演僵尸的学生手里携带便利贴,等游戏正式开始后,每次前进一个座位,根据豌豆射手发射的豌豆数量往自己身上贴便利贴,贴够五张便利贴表示被植物打败,自动退出游戏。以第一位扮演僵尸的学生为例,前进一个座位就要往自己身上贴两张便利贴(因为要受到两个豌豆射手的两颗豌豆攻击),前进到第二个座位时身上就要贴四张便利贴,前进到第三个座位时身上已经贴满五张便利贴,自动退出游戏,后面的一位僵尸扮演者此时要往自己身上贴一张便利贴。

(二)采访

游戏结束后,教师采访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采访扮演僵尸的学生:当你和成群结队的僵尸伙伴要去欺负弱小的太阳花时,有什么感受?

生1:感觉自己很有力量、很爽。

教师采访扮演植物的学生:在保护太阳花、与僵尸对抗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生2:能保护别人,我觉得很开心,同时也有点胆怯。

教师采访扮演太阳花的学生:(1)你的角色没有攻击技能,只能被僵尸欺负,对这样的设定你有什么感受?(2)虽然你没有反抗的技能,但是你前面有一堆保护你的人,面对其他植物的保护,你感觉如何?

生3:面对欺负,我感到自己很弱小;但是他人的保护让我感觉很温暖。

教师采访没有参与游戏但是旁观了整个游戏过程的学生:你在观看整个游戏的过程中有什么想法或感受?

生4:看到耀武扬威的僵尸团体攻击植物时我有点紧张。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像僵尸欺负弱小的太阳花这样的事情?

在得到学生的肯定反馈后引入主题:保护阳光行动,向校园欺凌说“不”。揭示校园欺凌事件中的三类角色(被欺凌者、欺凌者、旁观者),引导学生联系采访环节,初步了解三类角色的感受。

设计意图:用游戏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事件中三类角色的感受,引入校园欺凌主题。

二、校园欺凌知多少

师提问:哪些行为是校园欺凌?(学生回答,教师了解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并讲授校园欺凌的概念及具体表现方式。)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社交或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给别人造成伤害的行为。

欺凌的具体表现方式:

1.身体欺凌:直接攻击对方的身体,如推搡、拳打、脚踢、扇脸等。

2.语言欺凌:通过语言来对其他同学的心理造成伤害,例如语言威胁、恐吓。

3.社交欺凌:联合其他人,通过有组织地排斥或孤立受害人来实施欺凌。该种方式通过群体行动的方式来达到欺凌的目的,使被欺凌者感到身边没有朋友、孤立无援。

4.财务欺凌:抢夺、破坏、强行索要财物。

5.网络欺凌:将受欺凌者的视频通过社交软件等网络形式进行传播,让受欺凌者蒙羞。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给别人起侮辱性的外号、搞小团体孤立排挤他人并不是欺凌行为。教师讲述欺凌的具体表现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都对他人的心理造成了伤害,但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开玩笑一定要有分寸,学会辨别自己的行为是否对他人造成了伤害。

三、真心话

(一)说出真实经历

规则:请你以任意一种角色(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的视角,分享自己曾经历过或看到的校园欺凌事件,以及当时的想法和感受。分享的同学是因为信任我们才分享的,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要告诉班级外的其他人。

学生分享。

生5:我的视角是旁观者。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几个我们学校九年级的同学还有几个社会青年在推搡一个八年级的同学。我看了几秒钟,然后其中一个九年级的同学就冲我喊:“要是敢告诉别人你小心着!”我就赶紧跑了。我当时很害怕,心跳得很快,不敢再看,害怕他们打我。我觉得那个被打的同学很可怜,但是不知道怎么帮他。

师:嗯,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每个人面对这种场景都会非常害怕,既想为受欺凌的同学做点什么,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施以援手。

生6:我要分享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长得很胖,小学的时候有几个男生给我起了很难听的外号。开始的时候我很在意,他们每次叫外号时我就怼他们,结果他们叫得更起劲了。后来我就假装不在意,但其实我内心是非常难过的。(声音哽咽)

教师轻轻拍该生的肩膀,提供支持,并轻声对该生说:如果你需要帮助,可以课后来心理咨询中心找我。

师:我要谢谢这名同学,她非常真诚地向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对她来说很不愉快的经历。她今天能够在这里分享过去的伤痛是因为当下的环境对她来说是安全的,我们这个班集体是值得信任的。同时,她的真心话也提醒我们,你认为起外号是同学之间在开玩笑,却有可能给别人造成伤害,所以大家平时开玩笑要适度。

(二)讨论与分享

学生分享结束后,教师用多媒体呈现一张某学生被另一位学生施以身体欺凌,周围还有几个学生在围观取笑的图片(人物面部做了遮挡),并提问:欺凌行为会给受欺凌的同学带来哪些伤害?

生7:最直接的就是身体伤害,除此之外还会挫伤受欺凌同学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补充:欺凌可能会造成受欺凌的同学厌学、辍学,还可能会导致其抑郁、恐惧,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教师播放剪辑后的纪录片《玫瑰少年》片段,该视频主要讲述了因外形秀气、举止温柔而遭受校园欺凌致死的台湾男生叶永志的故事。

短片结束之后,教师提问:为什么校园欺凌的危害如此巨大,但是校园欺凌现象依旧频频发生?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生8:我看到一些欺凌者也曾经被别的同学欺负过。

生9:有些被欺负的同学胆子小,被欺负了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长此以往就会一直被欺负。

师总结:欺凌者之前可能是被欺凌者;欺凌者缺乏同理心;受欺凌者选择妥协;缺乏外界援助等。

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提问:面对校园欺凌,我们是选择做些什么,还是选择旁观?

得到全体学生“做些什么”的肯定回答后,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设计意图:用真心话游戏引导学生感受被欺者的痛苦及旁观者的紧张和害怕,引发学生的共鸣。纪录片《玫瑰少年》片段的引入旨在让本节课的缺席者——欺凌者(学生普遍是从被欺凌者或旁观者视角在分享)看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的伤害,反思自身。

四、大冒险

(一)讨论与分享

活动:一半学生以心理小组为单位讨论:如果你正在遭受欺凌,应该怎么做?另一半学生以心理小组为单位讨论:欺凌发生时,如果你是旁观者,可以做些什么?学生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分享。

学生分享结束后,教师作总结。

1.如果你正在遭受欺凌,应该怎么做

(1)发现机会立即逃离;

(2)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作出力所能及的反击;

(3)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4)事后告诉家长和老师,借助成人的力量去惩戒欺凌者,谨防欺凌的继续发生;

(5)寻求同学的帮助(很多被欺凌者都是独自一人时被欺负的,所以要学会与他人交朋友,当你的身边有一群好朋友时,你就不是势单力薄的一个人了,你的好朋友可能会在你有危险时挺身而出保护你);

(6)当情节严重时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作为旁观者,应该怎么做

(1)不要加入欺凌或围观取笑;

(2)保障自身安全,机智制止欺凌;

(3)向家长、老师或其他成年人求助;

(4)与被欺凌者沟通交流,为其提供情感支持,耐心倾听其倾诉,帮助排解痛苦。

(二)学以致用

师:通过集思广益,我们探索出了欺凌事件发生时的应对策略,下面我们来尝试学以致用,想象自己处在以下情景中时会怎么做。

情景一:某天放学路上,小刚被几个高年级的学生围住了,他们向小刚索要零花钱,这时候小刚应该怎么办?

学生分享:

生10:如果我是小刚的话,我会先分析形势——他们人多,我跑不掉,不能和他们硬碰硬,不然我会吃亏,我会乖乖把钱给他们。但是我会记住这几个学生的长相,事后告诉家长和老师,让大人去教训他们。最近一段时间,我放学尽量和自己的好朋友或者同学一起走,防止再次被堵住。

师:这位同学的处理方式非常好。先分析情况,看自己能不能脱险,不能的话先保障自己的安全,事后再借助大人的力量,还可以寻求同学的帮助。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察看周边的情况,可以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以达到震慑欺凌者的作用,乘机脱险。

情景二:你在操场散步的时候,发现在一个角落里,有两名同学正在对一名同学拳打脚踢,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学生分享:

生11:他们只有两个人,我这个时候挺身而出的话和被打的那位同学就是两个人了,足以和他们对抗。我会严厉制止他们,告诉他们要是再打人我就去喊老师。之后,我会安慰那位被欺负的同学,并鼓励他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和家长。

上一篇: “戏”说青春秘密
下一篇: 关心不越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