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木上的最佳角度

作者: 王涵

平衡木上的最佳角度0

关键词:竞争;合作;团队;共赢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3)31-0041-05

【活动背景】

高中生面临高考,学习生活普遍很紧张。班级内同学之间的学习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很多学生形成了不合理的竞争观念,这给自己、给他人以及给人际关系都会带来消极影响。

因此,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竞争观,是很有必要的。

【活动目标】

1.通过参与身体电流、红心大战两个活动,并对活动进行复盘,使学生体验和了解选择“合作”或“竞争”的心理过程,了解“合作与竞争”的相关知识,如影响因素、良性竞争与恶性竞争、共赢等。

2.通过活动体验及教师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人总是在选择要合作还是要竞争,而建立好的合作或是良性竞争关系,达成“共赢”局面,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活动准备】

PPT课件、扑克牌12张(6张红心,6张黑桃)。

【活动方法】

小组讨论法、活动体验法。

【活动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40分钟

【活动过程】

一、身体电流,引入“合作与竞争”话题

教师:今天课程的开始,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小活动,叫作“身体电流”。

请全班同学分为两队,一组、二组、三组同学组成红队,四组、五组、六组同学组成蓝队。

每队的第一位同学拍一下自己的大腿,后边的同学依次做同样的动作,将这个“身体电流”传下去,直到队内同学全部做完这个动作,“身体电流”就算传递完毕,传得快的队伍为获胜方。要注意,前一位同学完成动作之后,后一位同学才可以开始做动作,不得抢拍。若两人同时做动作,则该队重新开始“电流传递”。

(教师负责计时,红蓝两队学生按照规则交替进行“身体电流”的传递,不断挑战和刷新对方的纪录)

教师:同学们,刚才红蓝两队都传递出了自己最快的速度,我们把两队的最快纪录相加,然后进行全班“身体电流”的传递,看看能不能打破这个纪录。

(教师计时,全班学生传递“身体电流”,一般情况下会打破两组最快纪录之和)

教师:刚才我们进行的这个活动,如果有同学没有集中精力跟其他人配合的话,电流就很容易断掉,但大家表现都很好,不断地刷新纪录,这就是合作的力量,当每一位同学都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通力合作的时候,这个团队就是所向披靡的。

当然,生活中不仅有合作,竞争也无处不在,合作与竞争看似对立,实则统一,就像刚刚两队各自的成员是在合作,但红蓝两队之间是在竞争。从红蓝两队相互竞争,到后来的通力合作,我们可以看出,合作与竞争并不是永恒的。

接下来,请红蓝两队的同学继续接受挑战,看看各位能不能运用你的智慧,和你的队友们一起赢得胜利。

二、红心大战,体验“合作与竞争”的心理过程

(一)活动体验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共同参与“红心大战”,同学们依然按照刚才的要求分成红蓝两队,每队三个小组,这三个小组之间又是相对独立的。在“红心大战”中,每个小组拥有两张扑克牌,一张是红心,一张是黑桃。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要求每个小组同时出牌,每次只能出一张,每个小组自行决定要出红心或黑桃。每一轮,根据队内三组不同的出牌情况,每个小组会得到不同的分数,具体计分规则如表1。

教师:活动共进行六轮,六轮结束后计算分数,分数高者获胜。在最后计算分数时,红蓝两队的总分要进行比较,决出一个冠军;同时,队内三个小组的分数也要进行比较,决出队内冠军。因此,各个小组在追求自己组高分的同时也要考虑一下你所在队伍的分数。

请同学们注意,活动过程中红蓝两队队内的三个小组会有两次交流的机会,除了这两次交流外,其他任何时候各个小组彼此独立,只能进行组内交流,不能进行组间交流。

教师:下面进行第一轮,请小组进行组内讨论,确定花色,时间2分钟。

(学生组内讨论,组间不交流)

教师:时间到,请各组组长举牌。

(学生同时举牌,教师根据花色组合,为各小组赋分)

教师:看来第一轮大家的选择就有差异了(根据实际情况反馈,也可能没差异),在分数上也有所体现。下面进行第二轮,请小组进行组内讨论,确定花色,时间2分钟。

(学生组内讨论,组间不交流)

教师:时间到,请各组组长举牌。

(学生同时举牌,教师根据花色组合,为各小组赋分)

教师:看来第二轮有的小组改变了出牌策略,而有的小组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下面是红蓝两队队内交流时间,请每个小组派出2名同学作为代表,红蓝两队的代表进行队内交流,探讨接下来几轮如何出牌,时间2分钟。

(红队、蓝队代表分别交流讨论,形成本队出牌策略)

教师:交流结束,请各组代表回到自己小组的位置,并将刚才讨论出的策略传达给组内成员,小组内继续讨论1分钟,做出第三轮出牌决定,是红心还是黑桃。

(学生组内讨论1分钟)

教师:时间到,请各组组长举牌。

(学生同时举牌,教师根据花色组合,为各小组赋分)

教师:看来刚刚的队内交流有了一定的效果,很多小组改变了出牌策略。请同学们算一算你们的分数,还有你们所在队伍的分数,想一想刚才讨论的策略有效果吗?接下来,依然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小组内部讨论,决定第四轮的花色。

(学生组内讨论,组间不交流)

教师:时间到,请各组组长举牌。

(学生同时举牌,教师根据花色组合,为各小组赋分)

教师:我们的游戏还剩两轮,之后这两轮是相对比较重要的,算一算你和你对手的分数,看一看你们有希望得到哪一种胜利,是全队的胜利还是小组胜利?如果没有办法赢得全队胜利的话,你们小组获得小组胜利也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你们的出牌策略需要改变吗?接下来,各队的三个小组之间可以再交流一次,请各小组再次派2名代表参与讨论,决定策略。然后各小组进行组内讨论,做出第五轮出牌决定。

(红队、蓝队代表分别交流讨论,形成本队出牌策略。参与讨论代表组织小组讨论,做出最终决定)

教师:时间到,请各组组长举牌。

(学生同时举牌,教师根据花色组合,为各小组赋分)

教师:怎么样,红蓝两队各自的计划成功了吗,各小组是否按照组间交流时决定的策略来出牌了呢?下面我们进入活动第六轮,也就是最后一轮,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进行组内讨论。

(学生组内讨论,组间不交流)

教师:时间到,请各组组长举牌。

(学生同时举牌,教师根据花色组合,为各小组赋分,并计算六个小组及两支队伍的总分)

教师:胜负已分,恭喜红/蓝队胜利,也恭喜第X小组获得小组冠军。

(二)复盘思考

教师:同学们对这个结果满意吗?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回答。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复盘整个活动,回顾6次选择,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在第一轮,同学们出红或者出黑的理由是什么?最初的时候你希望队伍赢还是小组赢?

学生1:随便出的。船到桥头自然直,先随便出一个观望一下。

学生2:黑桃。看起来黑色比较保险,在情况未明的情况下选择对我们小组比较有利的情况,属于自保吧。

学生3:红心。我们分析这个规则,发现如果大家都出红心的话,我们就都能加分。

教师:(追问学生3)你们在出红心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也许其他组会出黑桃?如果想到了,为什么还要冒险出红心?

学生3:还是希望大家能合作,追求队伍的胜利,也许其他组能明白我们的意图。

教师:在生活中,选择合作还是竞争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个性特征,这个很容易理解,好胜的人倾向于在各种活动中同别人竞争,有自制力的人较容易与他人合作。请大家再想想第二轮的选择,老师观察到这一轮一些小组的选择有了改变,你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4:随便出的,没什么想法。

教师:每一次选择的背后都有它的原因,你们第一轮是正分还是负分?这个分数有没有影响你们第二轮的决定?有去考虑对手第一轮的出牌吗?

学生5:我们的选择由黑桃变成了红心。因为意识到大家都出红心就是共赢的局面。

教师:你们在出红心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也许其他组会出黑桃?看到其他组出了黑桃,感觉怎么样?

学生5:想了,看到他们出了黑桃有点儿后悔。

学生6:我们是从出红心变成了出黑桃。因为第一次出红心本来是想合作的,结果发现大家都竞争,于是改成了出黑桃,拯救我们组。

教师:看来第一次的尝试让你们感到害怕。你觉得大家第一轮为什么没出红心?这一轮出黑桃不怕其他两组也都出黑桃,大家都扣分吗?

学生6:可能大家都怕自己出红心,别人出黑桃,自己组扣分吧。反正大家要是都出黑桃的话,那就一起扣分,总比只扣我们组的分好。

教师:在活动之前,老师将大家分为了红蓝两支队伍,但并没有让各组之间产生交流,其实这个时候的两支队伍严格来讲并不是两个真正的合作型团队。

刚才老师讲到合作竞争的一个影响因素是个性特征,那第二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信息交流,信息交流保证了团队成员对彼此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大家一起分享信息、交流想法,才能寻找出一个最有利于你们团体的决定。我们再来复盘一下第三轮和第五轮,在这两轮之前,老师允许大家进行了队内组间交流,相信两支队伍都制定了你们的出牌方案,现在请同学来讲一下你们当时拟定的方案。

学生7:我们的方案是都出红心,让我们队的总分最高。

教师:是谁先提出来这样做的,请举手示意我。(很可能是第一轮出红心的那一组)看来这一队的同学领悟到了活动规则的本质。现在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如果队内三个组出牌颜色不一致的话,队伍的总分是不会变化的,一个红心或两个红心结果是一样的,一相加总分就会抵消掉;如果都出黑桃,总分会被扣掉得更多;只有三个小组同时出红心,每组才会都得到加分,相应的,队伍总分也会增加。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合作共赢。

学生8:我们的方案是“牺牲”其他两个小组,让剩下的一个小组得到高分。

教师:是谁提出这个计划的,被推选的小组还是被牺牲的小组?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计划?

学生8:大家共同提出的,因为那时候即使大家都出红心,总分也不会超过另一队了,所以我们想至少让我们有一个小组的分数是全场最高的。

教师:并不是所有合作都能达到共赢的效果,有时候团队的合作会以一种比较悲壮的方式完成,就是这一队同学所采取的这种方式。在这种合作方式中,有一部分成员并未得到益处,相反,他们做出了牺牲。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说每天早晨到班里开门的同学,他放弃了赖床的机会,每天早起来为大家开门,这就是他为你们班这个合作型团队所作出的牺牲与贡献。

学生9:我们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大家谁都不想牺牲,所以都出了黑桃。

教师:这就是典型的恶性竞争,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恶性竞争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希望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同学们能够选择一种更温和、伤害值更小的方式去竞争。

通过几位同学的分享,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重视集体荣誉,不管是共赢或是牺牲,你们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自己所在的队伍或小组能够得到荣誉,所以选择了合作。

这就是影响你们选择合作还是竞争的第三个因素——奖励结构。举个例子来说,乒乓球这项运动是我们国家的优势项目,在同其他国家双打的时候,对于我国的两位队员而言,他们要追求的是二人团队的胜利,这个时候就形成了一个合作型奖励结构,人在这种情况下就选择合作;但还是这两名运动员,当参加乒乓球单打比赛时,他们所面对的是竞争性奖励结构,那必然会选择竞争。

上一篇: 一块泥点的新生
下一篇: 自我关怀的力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