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活的小主人,我能行
作者: 毕建英 王虎关键词:生活自理;独立能力;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1-0045-05
【活动背景】
在学校里每次上下楼的时候,常有学生的鞋带拖在地上,上下楼梯的时候万一自己或者周围的小伙伴踩着,容易摔倒,很危险。一天我看到这种情况,让学生出列系一下鞋带,结果学生说不会系。现在的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过多的呵护和疼爱,使得部分孩子存在很强的依赖心理和懒惰思想,自理能力差,自己的事情不去做,更别提不会做的事学着做了。
针对此情况,我在中年级进行“做生活的小主人,我能行”团体活动辅导,是为了通过这节课使学生认识责任,并敢于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逐步增强,开始出现要求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但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又让学生过度依赖父母缺乏独立能力,两相矛盾使学生产生许多偏激行为。因此,我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入手引导学生承担责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克服依赖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
【活动目的】
认知目标:学生初步认识、明确自己的责任。
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自理技能,制定合理计划,提高自理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自己成为生活小主人的那份责任和快乐。
【活动重点】
通过“手指趣拼图”“手指生活剧”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自理技能,制定合理计划,提高自理能力。
【活动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六组手指趣味图,随机裁剪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是刷牙、打扫卫生、乘车、西红柿炒鸡蛋、整理书包、完成作业)
【活动过程】
一、暖身导入——手之舞动操
同学们,快乐的心灵之旅即将开始,开始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共同的约定。这节课我会做到:积极参与、用心倾听、真诚分享。能做到的同学,伸出我们的两个大拇指和左右的同学盖个章吧。
师:接下来,我们先来做个热身操。
学生随老师一起做操。
师: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生1:老师,我感觉身体热乎乎的。
生2:我都出汗了。
师:嗯,这是我们身体上的具体表现,心情怎么样呢?
生1:我感到很开心。
生2:我也是。
师:在刚才的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3:我们都用手刷牙、洗头、洗衣服、洗澡。
师:看来,你很有生活的经验,了不起!
师追问:那你还用这双手做过哪些事情呢?
生3:浇花。
生4:扫地……
师小结:哇,我们这双手真了不起!它能做好多事情呢!
设计意图:认知学派创始人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考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游戏中,学生充分放松自我,通过游戏使学生消除防御心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在团体内营造一种安全、轻松、开放、接纳的氛围,从而顺理成章地导入本课主题。
二、明确责任——手指一家人
过渡:喜欢你的手吗?来,伸出手,认真观察一下,你觉得哪根手指最重要?
学生交流。
生5:我觉得都重要,大拇哥可以向别人点赞!
师:我也要向你点赞,为你能够积极参与点赞。还有什么作用呢?
生6:盖章。
师:看来我们的大拇指确实重要。那我们的二指弟呢?
生7:可以按灯的开关,点手机号码。
师:嗯,二指弟也很重要。那个头最高的中指呢?
生7:可以玩悠悠球。
师:那无名指呢?
生7:戴戒指。
生8:写字的时候,它可以辅助。
师:对呀,有分工也有合作,无名指也很重要。再来说说小手指吧。
生9:可以挖耳朵,挖鼻屎。
师:看,虽然个头小,可是很重要,我们可离不开它。
小结:是的,每根手指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分别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承担责任。这就好比我们的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每个人都担负了不同的责任。你妈妈在家里负责什么?
生10:每天给我做饭,送我上学。
师:对,我们的健康成长可离不开妈妈,妈妈就像大拇哥一样重要。那爸爸呢?
生11:爸爸在外工作,挣钱。
师:爸爸可真是家里的顶梁柱呀!那爷爷和奶奶呢?
生10:爷爷在家里料理花草。
生11:奶奶接送我上学放学。
师:虽然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但是也在家庭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个头最小的你呢?
生12:我能帮爸爸妈妈打扫卫生。
生13:我能自己叠被,自己收拾作业桌。
生14:我还能刷碗,洗自己的袜子。
师:看,我们的小家庭中因为有了你的参与,更加温馨,更加整洁了。
小结:家庭中的每位成员都很重要。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主人。你们年纪虽小,但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并付诸行动,这就迈出了“我的生活我做主”的第一步。
设计意图:通过对五个手指分别都能做的事情进行自我探索,让学生在发现中,认识到每根手指的重要性,同时与家庭成员相联结,初步感受到每人都应承担责任。
三、掌握技能——手指趣拼图
1.桌子上有一个信封,由一名同学打开,其他人选择其中的一个“手指”。接下来请大家拿好自己选择的这根手指,重新组合成一只手来。大家看游戏规则:
(1)游戏全程无声,用心体验过程;
(2)每人选择的这个手指图片要始终拿在自己手上;
(3)当小组真正找到这只手时,就鼓掌示意大家,并且围桌坐好。(回想小组是怎么完成这只手的组合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2.学生活动并分享。
过渡:现在,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帮助手指们找到他们各自家庭了,来,先介绍一下手的成员。
你是怎么找到这只手的呢?
生15:我是寻求同学的帮助。
生16:我看我这根手指的颜色和其他同学的手指有一样颜色,我们就组合在一起了。
师:恭喜你们,通过看、想等方法找到了独立完成任务的窍门!
小结:大家看,其实不论是游戏,还是生活中的事情,都是有方法、有技巧的,当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这项技能时,就迈出了“我的生活我做主”的第二步。(板书:掌握技能)
设计意图:这是一幅手指探索图,学生在选择并重新组合的时候,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独立解决问题,领悟到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讲究方法的,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我的生活我做主。
四、制定计划——手指生活剧
(1)各小组看看你们小组这只手上的这些事情你会做吗?
学生交流。
下面,我们就走进生活剧场。各组五人把你们这组的生活本领合作表演,情节自拟。你扮演的角色就是你选择的那根手指的角色。同时,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为这个生活本领的小主人,由这位小主人进行解说。
注意:每个人表演的过程中手里要牢牢拿着你选择的这根手指。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小组内练习,现在每个人要承担责任哦。
(2)小组练习。
(3)集体展示。
时间到,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一下呢?
刷牙组:感谢这一小组分享了自己的生活技能。每天刷几次牙呢?
生17:两次。
师:每天刷几次呢?
生18:早晚各两次。
师:同学们,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容易,能够做到每天都坚持下来更不容易,我再次给大家点赞!
打扫卫生组:家里搞卫生谁参与了请举手?班级搞卫生谁参与了请举手?了不起,你已经掌握这项技能了!大拇哥点个赞!
乘车组:独自乘车的同学请站起来?谁来说说第一次独自乘车的事情?
生19:我第一次独自乘车的时候非常害怕,就怕坐过站点了。
师:现在还害怕吗?
生19:不害怕了。
师:凡事都有第一次,要接受历练。
西红柿炒鸡蛋组:
师:像这一组的同学也会炒鸡蛋的举手?你还会做些什么菜?
生20:我还会炒鸡蛋。
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不起,你真是生活的小主人。
生20:老师,我以前不会西红柿炒鸡蛋。
师:不会,很正常呀!老师也有很多事情不会做呢。不要紧,不会的事情我们可以学着做。现在学会步骤了吗?来说说都有哪些步骤?今晚回家就可以尝试着去做一下哈。
整理书包组:
师:你怎么整理书包的?
生21:老师,刚才这一组同学表演的整理书包是按书、本这样分类整理的,我是按大小来整理的。
师:看吧,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看似简单,可是还有这么多的步骤呢。掌握了这项生活技能,你也就能在更多的事情上为自己做主了,你就会整理桌箱,整理书架了。
完成作业组:
师:看了这一组同学的表演,你平时是怎么做作业的?
生22:我是先回家读英语,然后再写语文和数学作业的。
师:是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调整安排,也就是做计划。每天都是这样做吗?能坚持每天用心认真地做好写作业这件事,你很了不起!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还有谁也像这位同学每天能把写作业的事情有条不紊地安排好?请举手。
同学们,生活需要规划,做计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当我们手上有语文作业、数学作业、读英语、练特长、背千字文这五件事,甚至更多需要去做的事情时,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各件事情的紧急程度,要先做紧急的、重要的事情,然后做次重要的、不紧急的事情。就比如这个小组写作业的事情:重要的事情是 ,所以先写作业;不紧急的事情是 ,课外书可以等作业写完了再看。看来我们已经掌握了“我的生活我做主”的第三步。(板书:制定计划)
小结:同学们,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责任。只有人人尽责,才能共同实现小组的目标。把掌声送给我们每个承担责任的小演员们!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六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每个学生承担这个生活场景中的一个角色,并且在组内合作灵活表演,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学生带进剧情之中,同时对责任意识与生活的技能反复强化。这时教育的痕迹就淡化了,心理教育的目标就潜移默化地渗透下去,从而产生心理共鸣。
五、家有妙招——成长的收获
通过咱们六个小组的展示,你收获了什么?
生23:我知道不会的事情可以学着做。
生2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生25:我会西红柿炒鸡蛋了。
小结:在生活和学习中,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掌握生活技能,制定合理计划,并坚持下去,相信通过努力,大家的生活自理能力一定会不断增强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生活中的主人。
设计意图:这是对前一环节的补充与提升,在交流中收获成长为生活小主人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