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恐惧可以言说
作者: 曹平晶摘要:一名小学三年级女生每天一提上学就肚子痛,在家休息时,肚子痛的症状会减轻。妈妈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没有器质性病变。心理教师通过积极关注和激励的方法获得了该生的信任,之后运用沙盘游戏引导该生把心中的害怕和恐惧情绪表达出来;借助角色体验,使她的潜意识意识化,重构自己的内心镜像,明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促进内心和谐,提升心理动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恐惧情绪;沙盘疗法;具体化技术;外化技术;小学生;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24-0054-02
一、个案概况
小雨(化名),女,9岁,小学三年级学生,肤色白净,身材瘦小。从今年新学期开始,她每天早上去学校就肚子痛、嗳气,医院检查显示没有任何器质性问题。在班主任的建议下,妈妈带她来到学校咨询室。
小雨有一个姐姐,目前就读于当地一所普通高中。小雨出生前,爸爸常年在外工作,小雨出生后,爸爸回本地工作,但经常出差。妈妈在事业单位工作,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偏上。平时主要是妈妈照顾小雨和姐姐的饮食起居,辅导姐妹俩的功课,对姐妹俩要求较高。父母的教育理念不同,在教育孩子时常发生冲突。
精神分析动力学理论认为,当一个人长期生活在焦虑、恐惧以及需求得不到理解或满足的环境中,就容易退行到用躯体化问题来表达内心感受的阶段。
基于此理论,结合对小雨情况的综合分析,我初步判断小雨肚子痛的原因除了老师的严厉和同桌恶作剧以外,更多是与冲突不断的早期养育环境有关。更进一步分析,可能是与因缺乏安全感、自我价值感低、认知有偏差而形成的遇事害怕、退缩的应对方式有关。
在与小雨沟通以后,我们制定了如下辅导目标:
(1)用沙盘疗法引导小雨学会梳理、表达自己的感受。
(2)帮助小雨调整认知,提升自我价值感,掌握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式,构建和谐一致的人际关系。
二、辅导过程
第一次辅导:问题引导,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初入咨询室,小雨头一直低着,说话轻声细气。
我问她:“能告诉老师你肚子哪里疼吗?”
她低声说:“哪儿都疼……”
“疼的感受像什么?”
小雨愣了一下,说:“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在我的肚子里蹦蹦跳跳的。”
当我问她“小精灵”一般会在什么时候出来“捣乱”的时候。小雨歪着头,思考了一下,说:“嗯,更多是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
当小雨抬头看我的时候,我鼓励她说话声音大一些,她的声音其实很好听。渐渐地,小雨褪去了初入咨询室时的胆怯和害羞,话匣子也打开了,说自己喜欢唱歌,最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还提到爸爸、妈妈和上高中的姐姐。
通过这次辅导,我和小雨建立了信任关系。她跟我说了很多自己的情况,说妈妈严厉,爸爸和姐姐对她很好,但爸爸常出差,姐姐学习紧,每周见面的次数很少。她说自己崇拜妈妈,但更喜欢爸爸,因为爸爸常带她去老家玩,还帮她在手机上养宠物精灵。说到开心事的时候,小雨肚子痛的症状似乎有所好转。
这次辅导结束以后,我跟小雨的妈妈通了电话,建议她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同时让小雨的爸爸和姐姐得空多陪陪小雨,给予她情感支持。
第二次辅导:寻找情感支持,引导小雨学会表达情绪。
小雨告诉我,爸爸上周出差回来了,帮她把“精灵”照顾得很好。昨天是周末,姐姐放假回家,跟她在一起玩了很久,她很开心,但是今早准备上学的时候肚子又疼了。我让小雨说说在学校里有什么让她开心的事,又有什么样的事情让她害怕。小雨说,一、二年级时她跟两个好朋友在同一个班,经常一起玩,那时候她很开心;爸爸和姐姐陪她玩的时候她也很开心。她很害怕现在的英语老师,因为英语老师有时喜欢骂人,上周因为她参加合唱团,忘了及时交作业被英语老师训斥了,现在看到英语老师就害怕。她也不喜欢现在的同桌,因为同桌喜欢搞恶作剧。在这次辅导中,小雨表达出了内心的害怕和焦虑情绪。
本次辅导结束以后,我又跟小雨的妈妈通了电话,建议家人多陪伴小雨,给她安全感,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并建议妈妈多和老师沟通,注意引导孩子学会适应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学会合理表达情绪。
第三次辅导:借助沙盘游戏,引导小雨释放焦虑和恐惧情绪。
此次辅导在沙盘室内进行,这次小雨肚子痛的频率较前两次少了许多。在进行沙盘游戏时,小雨摆出了绿色巨人、黑色武士、花草、学校等,又在左上角摆上医院,然后在医院楼顶摆了一只小兔子。小雨说,她就是那只兔子,她将来想当医生,但现在很害怕巨人和武士,所以她要躲到医院的楼顶上。
我结合小雨在沙盘作品中呈现出的角色,使用具体化技术和外化技术引导她进一步说出生活中让她感到害怕的人、害怕的程度,询问她在沙盘游戏中和现实生活中应如何应对。小雨告诉我,其实英语老师严厉批评她也就那一次,其余时间英语老师发脾气都跟自己没有关系,以后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没有必要害怕。
通过这几次辅导以及与小雨妈妈的电话沟通,我发现小雨是一个目标很明确的孩子,之所以一上学就肚子痛,是因为在学校遇到了一些困难,又无法把内心的感受用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
第四至五次辅导:创设安全的环境,提升自我,促进关系和谐。
小雨遇事害怕、退缩,是低自我价值感的表现。在第四至五次辅导中,我继续使用沙盘游戏疗法。从第四次辅导开始,小雨的沙盘作品内容开始丰富起来,有山有水,有猛兽,也有小动物。小雨说,猛兽虽然可怕,但是小动物也在加强锻炼,而且有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它们学会了在与猛兽保持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开心地玩耍。从这两次沙盘展现出的状态来看,小雨的自我已慢慢建立起来,人际关系趋于和谐。
第五次辅导结束时,小雨告诉我,她原本不喜欢同桌,但她现在改变了态度,会主动关心对方,有时候对方欺负和戏弄她的时候,她会大声向对方抗议,如果对方不改,她会告诉老师。由此来看,小雨已经找到了有效应对压力事件的方式,以后遇到问题应该不会再压抑自己的情绪了。至此,辅导目标已达成。
三、辅导反思
沙盘游戏是一种集认知重构、情绪表达、感觉统合等于一体的心理治疗方法。在本个案的辅导中,辅导教师通过指导小雨玩沙子和摆放玩具模型,让她在安全、受保护的环境下充分享受玩游戏的乐趣,引导她宣泄消极情绪,并借助沙盘角色体验,使潜意识意识化,帮助她重构自己的内心镜像,明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促进内心和谐,提升心理动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卢建谊. 我不想上学——一例学校恐惧的个案咨询报告[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2):33-36.
编辑/于 洪 终校/黄偲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