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文化资本对青少年意志力的影响
作者: 王西铎 孙思玉
摘要:青少年时期的意志力对一个人未来的学业成就、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分析家庭文化资本对青少年意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和客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均对意志力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前者的影响作用更大,而制度化家庭文化资本对意志力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学校和家庭要充分认识到提升学生意志力的重要性,在家庭中投入相应的文化资本是提升学生意志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文化资本;意志力;父母参与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31-0015-07
一、引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关乎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2021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同时引导家长科学树立教育观念,理性确定成长目标,切实履行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家庭文化的支撑,家庭文化中蕴藏着巨大的教育功能,对培育青少年以“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长应当注重家庭文化建设,积极培育丰富的家庭文化,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本研究利用全国大规模教育调查数据,探究以青少年为研究主体,家庭文化资本与青少年意志力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提升青少年意志力提供经验依据,并为相关社会干预措施提供决策基础。
二、文献回顾
(一)意志力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很多教育事实使我们发现,真正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是成绩优异,而且还拥有向上向善、积极乐观、坚毅果敢等优秀的品质特征,而恰恰是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日后的成长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近年来,以意志力为代表的非认知能力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杨欣虎[1]认为意志力是人们为实现目标而进行努力的心理与行为状态,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最为重要的心理素质。斯坦福著名心理学家McGonigal[2]给出的定义是:意志力,是一种控制自身情绪、注意力以及欲望的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质体现在采取决定时,能够全面分析,独立思考,快速决策;在执行决定时,能够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同时还表现在对自己心理行为的抑制约束,包括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识别调节[3]。
初中阶段是意志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拥有更顽强的意志力会使个体更加专注努力学习,从而获得更高的教育学历,最终带来更多的收入[4]。意志力作为一种非认知能力,具有迁移性,对未来的职业胜任力、领导力和职业发展具有正向预测作用[5-6]。
(二)家庭文化资本
20世纪70年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对在校学生学习成绩的研究中发现,很多贵族、教授子女相比农民或工人子女更易获得高等教育学位。在子女的成长历程中,通过继承其家庭文化教育、修养以及环境氛围可以更好地解释他们在学业成就上的表现。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家庭文化资本是文化资本在家庭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分为三种形态:
第一种是具体化的形态,包括家庭成员中通过教育获得的各种文化知识、综合素养等;
第二种是客体化的形态,包括家庭环境中客观存有的各种古籍文物、书刊杂志等;
第三种是制度化的形态,指家庭成员中父母所获得经过社会所认可的各种学历、资格证书等[7]。
由于每个家庭的文化资本积累沉淀不尽相同,这三种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又会相互作用影响,因此,在不同背景下的家庭文化资本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文化资本对学生学业成就有正向预测作用[8-9],还有一些研究证明了家庭文化资本与教育机会、诚信观的关系[10-11]。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家庭阶层地位、家庭经济条件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非认知能力有显著影响[12-13];家长教育参与是子女惯习培育[14]、核心素养获得[15]以及就读意愿[16]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意志力是非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目标实现、自我控制、学业成就与未来职业发展。
目前,从家庭文化资本角度对意志力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尤其针对青少年这一群体。因此,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家庭文化资本是否对青少年意志力产生影响;(2)哪种类型的家庭文化资本影响作用更加显著。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为2014—2015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简写为CEPS)追访基线调查的数据。这项调查的设计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完成并且实施,具有全国代表性,旨在揭示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个人教育产出的潜在影响。该调查以分层抽样的方式从全国28个县级单位抽取了438个班级,分别来自112所学校,班级中的所有学生全部入样。该调查的基线起点为2013-2014学年,调查了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共计约2万名学生。追踪调查的时间为2014-2015学年,追访了基线调查时的初中一年级共10279名学生,其中成功追访了9449名,未追访到830名。班级中有新转入的插班生也纳入调查,共计新入样471名学生。
本研究以2014-2015学年八年级学生问卷的数据为主,并且为了研究需要合并了家长问卷中有关父母受教育程度变量的配对数据,包括成功追访的、未追访到的和新入样的共计10750个样本,剔除缺失值,纳入统计分析的共计9920个样本。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以及多元线性回归。
(二)变量操作化
因变量为意志力。参照钟粤俊和董志强[4]对意志力的测量方式,选取该调查问卷中身心健康部分体现意志力的三道题目,作为测量指标,选项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赋值为0、1、2、3,加总后为意志力总分,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09。
自变量为家庭文化资本。根据布迪厄对家庭文化资本分类的三种形态,将其划分为三个维度。其中,“具体化的家庭文化资本”涉及四个题项,包括和父母一起参观、一起外出的频率、父母检查作业的频率以及辅导功课的频率,将四题分值加总得到该维度的得分。“客体化的家庭文化资本”涉及三个题项。其一为家中不包括课本和杂志的家庭藏书量,其余两题分别为家中是否有独立书桌、电脑和网络,三题分值加总为该维度得分。“制度化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应的题目为家长问卷中父母受教育程度,选择父母学历较高的一方为测量指标。
控制变量选取可能对学生意志力产生影响的个体层面变量以及家庭层面变量,包括自评家庭经济条件、自评健康状况,父母关系、教育期望[17]和青少年信心,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四、结果分析
(一)青少年意志力的描述性分析
青少年意志力的总体发展情况较为乐观,但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父母较少陪同孩子外出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外出观看演出、体育比赛的比例则更低。在家中,检查作业和指导功课的参与程度同样较少,甚至有一多半的父母从来没有参与过。针对上述四个测量指标可以发现:随着和父母一起外出参观、观看次数的增多,青少年意志力水平在不断提高,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同样地,父母更多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指导功课,则对意志力水平有显著性的提升(p<0.05)。
客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青少年家中除课本和杂志以外的藏书量在整体学生中分布较为均匀,所有被调查家庭都有供青少年阅读的课外书籍。在其他教育资源方面,78%的家庭都有独立书桌,接近65%的家庭有电脑和网络。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教育资源,都表现出对青少年意志力的促进作用,即相比没有独立书桌的学生,有独立书桌的初中生意志力水平更高(p<0.001),电脑和网络的使用同样如此(p<0.05)。
制度化的家庭文化资本处于中等水平。在父母教育程度分布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占比最多,达到42.7%,而具有研究生文化水平的占比最少,只有不到2%。相关分析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与青少年意志力呈正相关关系(p<0.01)。
在控制变量方面,对于自评家庭经济条件来说,家庭经济较富裕状况的青少年意志力均值最高(6.83±2.28)。且绝大多数青少年的自评健康状况和父母关系都非常好,同时表现出了较高的意志力(6.85±2.33)。有近64%的家长期望孩子接受的学历教育能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对应如此高的教育期望,青少年意志力水平最高(6.52±2.26)。与教育期望相类似,绝大多数青少年对自己未来很有信心并且意志力水平最高(7.01±2.30)。
(二)青少年意志力的回归分析
表2为青少年意志力对家庭文化资本的线性回归结果。模型1和模型2分别纳入了核心自变量,模型3纳入了控制变量,模型4和模型5同时纳入核心自变量和控制变量,模型6为全模型。同时纳入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和客体化家庭文化资本时,出现共线性问题,模型将其排除在外。表格内数字为非标准化系数。所有模型的德宾-沃森检验DW值都接近2,符合建议标准,样本不存在自相关,独立性较好。方差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因变量与自变量在所有模型中线性关系显著,可以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从宏观上看,三个维度中虽然制度化家庭文化资本对青少年意志力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和客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均正向显著预测青少年意志力(p<0.001),加入控制变量后也同样如此(p<0.001),这说明,初中生的意志力水平与具体化和客体化的家庭文化资本息息相关。随着这两类家庭文化资本的提高,青少年的意志力水平不断上升(p<0.001)。
其中,影响作用最大的是客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家中存有的各种藏书和教育资源对青少年意志力水平提升具有很大帮助;家中是否拥有独立书桌对意志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加入控制变量后,家中有电脑和网络的正向显著效应被其他变量所解释,只有家庭藏书量始终持续发挥着积极作用(p<0.001)。
在具体化的家庭文化资本方面,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父母检查作业与指导功课对青少年意志力提升是有益的(p<0.001、p<0.05)。而和父母一起参观博物馆等场所或是一起外出观看电影对青少年意志力的影响却不显著。
具体分析控制变量,随着青少年自评健康状况的提高,其意志力也在提高(p<0.001)。而针对父母关系的变化,相比消极的父母关系,积极的父母关系每提高1个单位,青少年意志力上升0.2左右单位。对青少年意志力影响较大的变量有两个,其中之一是父母的教育期望,较高的教育期望会显著预测更好的青少年意志力水平(p<0.001)。另外一个是青少年的信心,青少年对自己未来充满信心则有益于意志力的发展(p<0.001)。自评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在回归模型中并不显著。
五、结论、讨论与建议
家庭文化资本积累对青少年意志力的发展是有益的,家庭文化资本的增多可以预测青少年意志力的提升。具体化的家庭文化资本与客体化的家庭文化资本与青少年意志力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客体化的家庭文化资本,尤其是家中除课本和杂志以外的藏书量对青少年意志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青少年的意志力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父母在工作之余能通过检查作业和指导功课等方式参与子女学习,会对子女的意志力水平提升产生积极影响,这与李波[18]和兑浩建、李晓曼[19]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此外,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可以为子女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家中安装有电脑、网络等学习设施,尤其是家中有较多课外藏书,有助于家庭成员形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而适当放弃对自身修养能力有较少益处的现代娱乐[20],对意志力的提高和发展能产生有利影响。在日益变革的社会中,良好的意志力有助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意志坚定地向既定目标前进,最终实现人生理想[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