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本”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探索

作者: 杨林岗 汤丽娜

摘要:小学阶段属于学龄初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故事本能够系统地记录学生的真实内心与行为,帮助学生解答在心理发展中的疑惑。因此,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中所遇到的困惑,明确故事本的定位,完善回复语言体系,形成合理的故事本理念,探索出有效的故事本使用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故事本;心理健康;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31-0065-05

一、故事本概述

每个儿童都喜欢听故事,故事深深影响着少年儿童,在他们的心理成长、人格建构中发挥着作用。

让学生写自己的故事,并在教师的参与下写好自己的故事,能提升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写故事指的是学生借助“故事本”讲述自己真实的内心所想和成长困惑,忠实记录自己的行为;写好故事指的是教师通过回复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知、改正不合理信念、合理宣泄不良情绪、破解内心困惑,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故事本方案的实施

(一)故事本的定位

故事本主要是面向“烦恼的健康学生”。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中,心理问题并不是突然产生的,它是一个连续的谱系,遵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故事本的目标不在于解决病理学问题,而是构建一个陪伴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讲述自己的真实体验,提出自己的内心困惑,疏解自己的不良情绪、缓解自身压力;教师通过此平台教授学生情绪管理、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技能与技巧。

学生利用故事本讲述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所思所想。

题目:体育课上(2021年5月23日)

部分内容:我一年级上体育学跳绳时,老师问谁会跳绳,可以给大家做个示范。我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就叫我来给大家做个示范。老师说我做得很标准,这时我的心里有点小得意。

题目:请别忘了我呀(2021年5月28日)

部分内容:我、×××、×××在一起看搞笑作文……她们看完了就跳了过去,可是我还没看完,我说我还没看完,她们一直在看理都不理我。

题目:十万个为什么(2021年9月8日)

部分内容:老师,我有一个深藏很多年的问题,说到禁毒,那毒药肯定也有保质期。毒药过期了以后是毒性更强了呢,还是没有毒了呢?

(二)故事本的结构

故事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学生观点”“学生困惑”“学生建议”等内容。

题目:自己的理想(学生观点板块)

理想是个很严肃的问题,但是我不想把它说得过于严肃。我个人认为理想不单单是指一个好的职业,也可以是自己未来想做的某一件事。

我现在最低层的理想就是未来拥有一只小狗,我妈不喜欢猫狗,我就不明白了,狗狗那么萌,为什么还有人不喜欢?

为这个理想,我也算是提前准备了不少吧:街上每只狗我都能叫出名字(品种),养狗的种种注意事项我倒背如流,总之我一定要养狗!

题目:我的几个建议(学生建议板块)

上学期后面墙上钉的图片和一些小手工被一些同学恶意破坏了。我觉得这次钉的时候应该把手工或照片钉得高一点,防止发生同样的事情。

然后希望把我们的座位调一下,有的同学长高了,应该往后调一调,不然就挡住后面矮一些的同学看黑板,有的同学在一块坐着就很容易说话,打扰其他人学习,最好把这类同学分开。

希望可以采纳我的这两个建议。

第二部分设定固定主题,通过开展主题式书画绘制活动,教授学生情绪管理技能、识别及处理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等。

(三)故事本的使用方式

第一部分是由学生自由书写的内容,前两个月为初始阶段,三天交流一次或一周交流两次,目的是建立信任交流关系,形成写故事本的习惯。后续阶段不定期交流,以学生个人需要为主,自行决定上交时间。

第二部分是固定主题书写的内容,则按照教师从平常学生自由书写中发现的主题进行提炼,形成共性固定主题进行书写。

(四)故事本发挥作用的原理

故事本为学生创造了陪伴平台,提供一个能真实陈述而感到安全的体验机会,所以能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例如,如实面对回复者陈述自己的谎言、嫉妒、对爸爸妈妈的愤怒、表达自己的内疚等,因为很多学生在家庭、亲人以及朋友中间缺乏这样的体验机会;故事本提供了一个在与权威教师相处的关系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真实的体验机会;故事本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支持体验,即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遇到困惑、艰难时,曾有一个回复者陪伴着一路走过。这种体验将会注入学生的深层心理,为学生未来的人生旅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学生谈故事本对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题目:成长(2018年6月5日)

部分内容:我成长了,因为我学会接纳一些很想改变却又无法改变的事物。其实在与您每天交谈一些事的时候,会从中收获到一些很有深度的知识。这也许就是一般只教我们学习知识的老师无法传递给我们的一些东西吧。挺感谢您的,您让我学会了怎样去面对一些无法改变的事物,坦然接受……对了,跟您谈的那个话题,空白留少了,对吗?看您都写出格了。(呲牙)

三、故事本应用过程中的困惑

在故事本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生中存在一些共性和个性的困惑,共性的困惑如:自信心、友情、离别、人际关系、情绪方面的困惑等。个性的困惑则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跟个人家庭和个人经历有更多关系,如家庭中存在很深的“重男轻女”观念。一类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对于客观世界不完全的认知,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引出的疑惑。

(一)自信心困惑

学生的自信心困惑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生的基础自信心不足,容易贬低自己;第二类是学生对未来的期望不明确;第三类是学生构建内在自信的现实技能不足。基础信心不足的学生容易患得患失,面对夸奖时,会选择性忽视,有时甚至进行歪曲理解;当面对批评时,又表现为放大自己受到的批评,进行自我否定。如下面的例子。

题目:我最讨厌的人(2018年2月24日)

我想谁都有讨厌的人,令我讨厌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不足,会让别人不开心或生气,我好像每次做事都会有失误,就是做不好每件事!

我的成绩也不是很好,考试每次都会失误。错了的题并不是我不会,而是粗心,感觉我好没用啊!

在交朋友方面我也惹他们生气。我好像做任何事都不招人待见。老师你有讨厌的人吗?

(二)友情困惑

学生的友情困惑可以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对如何维护同学友情的困惑;第二部分是学生对小学阶段是否有真正友情的困惑。

高年级小学生开始出现对于友情的利益与真情的思考,而且通常是将这两方面放在对立面思考,呈现出认知绝对化的特点。例如下面的情形。

2017年2月28日

杨老师,我有一个朋友,他有时接纳我,有时不接纳我……我相信学习好的同学身边朋友最多,但真心的可没几个,因为他学习好别人才愿意与他交朋友。那些学习不好的朋友也不少,个个是真心。为什么全世界要那么在乎名利,可名利毁了真情。

也许因为我太不成熟。

部分学生在处理跟同学关系时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还有一些学生在交友中感受到忽视,缺乏维护友情的技能与技巧。例如下面的情形。

2021年12月29日

我们的这一生有许多朋友,知心朋友、一般朋友、最好的朋友和已经忘却的朋友。我有很多朋友,可我也知道最后可以留下的朋友也就那么几个。我不知道我的朋友会怎样失去,也许是遗忘,像我的发小早就已经不记得我一样;也许是吵架,吵了一架以后感情无法愈合……

有上万种让我失去他们的方法,可我们也只能静静等着。

2022年1月1日

老师,我和×××以前是好闺蜜,可是我们因为一件小事闹掰了,我就很生气,我们有很多次闹掰,可每次都是我哄他,她就没哄过我一次,而且她还删除了我5次微信,我真不想再这样了,我们绝交了。她更生气,还在我们同学群骂了我……我该怎样反击她呢?

(三)情绪困惑

部分学生经常受到愤怒、失望、恐惧等情绪的困扰,个别学生在情绪爆发的时候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困惑点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生认识情绪能力不足,无法命名情绪;第二类是学生理解情绪的产生原因不足,无法正确表达自身需求;第三类是学生缺乏处理情绪的技巧,用不合理的方法宣泄情绪,造成破坏性。

(四)关于个人家庭和个人经历的困惑

题目:买书的困惑(2016年12月23日)

我今天买了四本书,一共花了108元。我在家里读的时候,奶奶说我买这么多书干什么,有什么用,还白白花了100多块钱。我以为爷爷会帮我反驳,可他却和奶奶一起说,我听到后伤心极了……我很喜欢读书,妈妈也赞助我,我很高兴,但为什么爷爷奶奶那么看重经济、钱财……钱不是万能的!(老师,我只留了3格您把字写小点)

题目:烦人的辅导班(2021年11月26日)

我虽然只有一个辅导班,但已经上腻了,想把它退掉,但是妈妈又给我报上了一年。现在“双减”期间,原来周六上的课改在了周五晚上,每当上课时我都隐隐犯困。

我每次提出退掉这个辅导班,妈妈都有不同的拒绝理由,像是提前想的一样。我想永远不报辅导班。

四、学生出现转变与转变的标志

一般故事中出现以下的标志,说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故事叙述中诚实程度的变化

学生的诚实程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有些学生能够在故事本的第一篇就保持对自己的诚实,而有的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叙事以后在叙说事情的时候才能够保持对自己一定程度的诚实。

下面是一个学生在使用了一段时间故事本后,诚实度出现提升。

第一次叙述:在练习册上有一道题,我明明写的是200,老师非说不是200。老师那写的就是200,只是写得有点飘而已,我真无语了……我的题都做对了,老师就是不给我改。

第二次叙述:那一道题我一开始看到它的时候,就把它上面添了一笔让它变成2。因为我知道,如果不把它改了的话,我又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也会受到老妈的呵斥。

学生能够逐渐提升对自己的诚实程度,就表明故事本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出现了明显的转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在实际的学习与生活中,学生感觉会受到指责才采取说谎的策略。学生如果能够对自己保持较高的诚实,表明学生已经掌握了合适的方法来处理受指责的焦虑,这些学生更容易接纳自己的缺点、改正缺点,这就减少了学生在制造谎言以及后续维持谎言中所付出的精力,便于学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做更实际的事情。

(二)故事叙述中的风格转变

故事本中风格的转变表明学生出现了明显的转变,如学生的叙述风格从中规中矩开始向有趣转变,这不仅表明学生开始淡化教师权威性,认同师生的朋友性,也表明学生心理呈现出了很重大的转化。

(三)故事中的内容转变

故事本中内容的转变表明学生出现了明显的转变,一般情况下会有如下的转变标志:

1.学生的叙述内容从无关紧要的一些琐碎事开始转向比较深刻的问题,如:学生从记录流水账的事情到开始讲述或者与回复者谈论关于友情、人的一生这样的内容,这表明故事本已经形成了一个安全的氛围,学生开始诉说自己内心中的困惑。

2.学生的叙述内容从非常严肃、沉重的话题开始转向一些轻松的趣事,如:学生从探讨好学生还是差学生的困惑、对父母的不认同等事情到开始讲述或者与回复者谈论喜欢的歌曲、电影,讲述自己的小尴尬,这表明学生有了一个明显的转变。

3.学生的叙述内容从非常深刻理论性的话题开始转向一些生活现实中的事情,如:学生从探讨友谊、自己的未来等事情到开始讲述或者与回复者谈论自己的学习困惑,希望获得记忆小方法的指导等,这表明学生有了一个明显的转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