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助力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作者: 陈怡华对父母来说,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他们开始变得情绪化,对父母的管教也表现出更多的不认同甚至不耐烦。总的来说就是脾气大了,爱顶嘴了。父母在这一阶段如果仍沿用孩子小学时的教育方式,非但达不到教育效果,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情绪。因此,父母们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孩子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陪伴初一。刚上初一的孩子还带着一些孩童的稚气,比较依赖父母,但初中的学习和生活与小学有很大不同,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对初一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适应这些变化。初一阶段可以说是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也是整个青春期阶段发展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期。因此,父母需要做好陪伴,帮孩子适应初中生活。例如,每天花点时间听他讲讲学校的事情,收到学校对其成绩或纪律的反馈时耐心了解原因和事情经过;关注孩子学业上遇到的困难,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周末安排一些亲子活动增进亲子交流;对住宿的孩子,父母要加强周末的陪伴,给予孩子及时有效的情感支持,助力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知心初二。孩子升入初二后,比较大的变化是开始“疏远”父母,和父母的交流减少,对父母陪伴的需求也减少了,转而更在意同龄人的看法。然而,他们此时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看问题容易出现偏差,行为易冲动,更需要父母的指导。因此,父母们要做的不是静待花开,而是调整亲子相处模式,成为孩子的朋友。父母们在日常要多了解孩子的喜好,如了解孩子喜欢的明星、爱看的动漫、正在玩的游戏等,以便亲子之间有更多的话题。平时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如一起聊聊时事新闻或娱乐八卦,听孩子讲讲发生在学校的事,了解孩子对事物的看法。与孩子聊天时,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看其所看,感其所感,多倾听少说教,让孩子多表达。父母们要记住:你说话的方式比你说什么重要,听比说重要。对于初二的孩子来说,平等尊重的态度才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
赋能初三。中考是孩子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随着各种考试的增多,成绩的起起落落一次次冲击着孩子的信心,使他们时而自信满满,时而产生自我怀疑。如何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让孩子形成坚强乐观的品质,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勇敢面对?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父母给他力量。父母们要做的,是为孩子赋能。如何为孩子赋能?父母首先要接纳孩子,欣赏孩子的优点,接纳孩子的不足,为孩子的进步高兴,同时共情孩子的沮丧。父母要告诉孩子他曾带给家庭的欢乐,指导孩子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用平等探讨丰富孩子对世界的理解,用情感链接为孩子补充生命能量;通过自身的良行影响孩子,培养孩子的积极品格,让孩子勇敢面对中考。
从陪伴到知心,再到赋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了陪伴,才有沟通和交流;有了良好的亲子交流,父母才能成为孩子的“知心伙伴”,而父母唯有知孩子的心才能精准为孩子赋能,使孩子有应对挫折和挑战的勇气。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