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 陈登乐【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切实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是教学的重点。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尝试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文章分析了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原则、策略及细节。
【关键词】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
作者简介:陈登乐(1980—),男,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浦口分校。
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让学生深度探究所学内容。在课后,教师还需要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给出客观的评价。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在实施这一教学流程时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原则
(一)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是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地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笔者教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6章第1节“获取与加工图片”时,碰巧遇上学校准备对校园内的宣传标语进行改造,于是笔者利用这一契机设计了项目式学习活动。在课前,笔者先将相关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发给学生,并告诉学生在本次设计活动中胜出的作品将成为学校的宣传稿件,被张贴到校园各处。由此,本次课程活动从单调的操作练习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随后,笔者介绍了本次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要求,并讲解了完成任务的流程以帮助学生掌握图像加工的基础知识,从而顺利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设计任务。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身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需要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多追问自己“这样的教学课堂我是否会感到枯燥乏味”,并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采用更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时,教师也应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方案。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1章第2节“体验动画制作”时,笔者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内容设计了项目式学习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与动画制作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笔者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电影作为课堂导入内容,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接下来,笔者将这一动画片段分解,向学生讲解这一动画的各个部分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同时让学生思考,如果是自己去制作这些片段,自己会如何操作。由于这些操作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段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很快便理解了这些操作的原理。这样的课堂有轻松、活跃的氛围,学生完成了对知识的探究和应用,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了。可见,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时,应当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避免照本宣科、逐字讲解,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
(三)重视学生的困惑
在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前,一些学生会不自觉地思考“我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程,它可以帮助我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使学生无法在课堂上专心学习,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这些困惑,并通过合理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7章第3节“制作视频作品”时,笔者在课堂伊始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当看过很多短视频,今天老师想问一下,大家认为短视频作品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呢?”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发学生对于将要学习内容的进一步讨论,而且笔者可以据此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快,学生便想到短视频作品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简洁明了地传播信息。在学生的讨论结束后,笔者告诉学生本节课的中心任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以“美丽的家乡”为主题的短视频宣传片。接下来,笔者分别讲解了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如何完成文字排版、图片排版和插入音频或者视频文件。在结合生活问题进行讨论之后,学生会对学习活动有更高的热情,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作用。
二、聚焦核心素养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的策略
(一)注重动手操作,鼓励学生追求创新
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应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兴趣。在具体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将上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上,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追求创新,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1]。
仍以“体验动画制作”的教学为例,笔者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到班上的学生近来对《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一动画作品十分感兴趣。于是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自选片中任一角色进行改编。在改编的时候,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学到的内容和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这样的课程项目可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展现自我,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非常有效。在制作动画阶段,由于对要制作的动画作品充满期待,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并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寻找多种方法克服制作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制作出了令人惊喜的作品。由此可见,让学生动手操作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是帮助学生进步过程中不能缺少的重要步骤。在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多动手操作,给学生更多的课堂时间完成实际操作练习,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注重设置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不是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时更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自主学习以应对未知的挑战。在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帮助学生形成灵活变通的思维,让学生意识到,为了应对不同的情况,自己还需要主动去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2]。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2章第1节“认识计算机”时,考虑到计算机行业是一个在持续变化的行业,笔者主动与学生讨论了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使学生意识到这一行业的生机与活力。此后,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笔者设置了一个了解人体结构的学习情境,将计算机结构与人体结构进行类比,让学生明白,如果把计算机比作用零件组装成的“人”,那么计算机主机就是“人”的大脑,处理其他区域传来的指令,并向其他区域传递下一步指令;输入设备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负责接收外界输入的信息;输出设备则相当于“人”的四肢,负责执行下一步行动。解释完毕后,笔者又与学生讨论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如何让计算机的功能更加丰富。这样用沟通的方式一步步设置情境,讨论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能够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让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
三、组织合作学习活动,优化项目式学习活动的细节
(一)引导学生互助,培养合作意识
在小组中,学生之间往往会产生摩擦,但由此,学生可以发现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学生也会在与同学沟通、协作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所以在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时,教师也应当积极地组织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仍以“制作视频作品”的教学为例,在课堂上,笔者让各个小组的学生自行进行组内分工,然后共同完成资料的收集、方案的设计、视频的制作、后期的检验和处理。由于每个人想要重点展示和宣传的家乡形象有所不同,所以在设计方案时,学生需要在小组内讨论,将哪些内容作为展示的关键才能成功地宣传自己的家乡。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学生提出的观点没有被采纳,也可能有学生对自己小组的选择存在不同的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之间需要深入沟通、相互理解。教师应明白,在深入沟通、相互理解的过程中,学生会掌握沟通和交流的技巧,意识到自己应该换位思考,同时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认知会加深,团队的凝聚力也会增强。
(二)适时干预,调整活动方向
由于计算机课程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学生天马行空的思考有时候会影响教师上课的进程,在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适时地收束话题,及时地干预学生的讨论内容,保证课堂的节奏合理。
仍以“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基础的二进制转化知识,但是由于刚刚接触计算机语言,学生会有很多疑问,比如在笔者授课时,有学生提问:“计算机明明可以显示出很多阿拉伯数字,为什么要使用二进制数字来解决问题?”尽管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但对于这些可以给出简短、明确答案的科普性问题,教师应该简要解释。在解释答案之后,笔者及时将学生的思维拉回主要教学内容:“大家有发现二进制是如何处理数字的吗?这个过程中哪些公式或工具被用到了呢?”
(三)引导反思,完善知识体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进行回顾总结,学生很难将知识融入自己的认知网络,也很难在往后的生活中利用知识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为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完成小组合作探究后,反思自己和同伴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制作视频作品”一节的教学中,收到学生上交的视频作品后,笔者逐一播放了学生的作品,并在播放学生作品时,邀请学生到讲台上介绍作品的灵感来源和自己的制作感想,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在学习和合作过程中的感悟。在展示所有作品后,笔者还鼓励学生点评其他小组的作品,发现他人作品的闪光点,分析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此类课堂讨论活动中,学生能够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目前,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研究仍需要不断丰富,教师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思路。结合实践经验,笔者分析了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原则、策略,教师可以据此改进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奎斗.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2):74-75.
[2]王鼎.巧用微平台,让信息技术教学可视化[J].新课程导学,2021(1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