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 刘颖【摘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各学科教师的重要工作任务。论述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要点,并指出教师可以通过打造翻转课堂、补充课外资源、培养问题意识、引入生生互动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期为相关研究的开展、小学英语课程改革进程的推动提供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刘颖(1992—),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城东镇南屏小学。
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有助于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通过阅读教学助力学生发展。
一、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要点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可见,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期间,教师不能机械地讲解语篇,而应自然地渗透语言、文化、思维、学习等多方面的知识、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实现从“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阅读”到“为发展核心素养而阅读”的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英语课程目标,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
二、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打造翻转课堂,掌握语言能力培养要点
《新课标》指出:“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提升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可见,掌握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能力培养要点十分重要。然而,要想在有限的英语课堂教学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有更多思考、探究的时间,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在“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下,教师可以以打造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自主研读文本,积累其中的语言知识并探究知识运用方法[1]。
同时,为响应“双减”政策,避免给学生施加过大的学业压力,教师可以开发内容精简有趣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在学习微课时初步探究文本中的语言知识,在课堂导入环节,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并运用课前所学的语言内容和表达技巧。以四年级下册Unit 5“Seasons”Story time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流程开展翻转课堂活动。
1.学生课前自学
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在微课一开始,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引入与季节相关的词汇。如讲解spring这一单词期间,微课中可以呈现关于放风筝、游湖的图片,并通过“We fly kites in spring.”
“We go boating in spring.”等例句帮助学生探究单词用法。这样,学生在观看微课期间可以学到阅读文本中的重要语言知识,并探究语言用法。在微课结尾,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伴随音乐朗读例句,落实《新课标》中的“能大声跟读音视频材料”“体会英语发音与汉语发音的不同”等3~4年级语言能力学段目标。
2.师生课上互动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微课中出现的精彩图片,并提供spring、autumn等关键词,让学生尝试结合图片和关键词用英语造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复习课文中的重点知识。同时,针对学生可能无法准确读出summer、kites等词汇的问题,教师需要予以针对性的指导,提升其发音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其听说水平。
以上,教师巧妙采用学生自学、教师查漏补缺的翻转课堂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克服阅读期间的语言难点,扩充其语言知识储备,巧用阅读教学提升其文本分析质量和语言输出能力,实现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二)补充课外资源,掌握文化意识培养要点
考虑到小学生的英语文本阅读能力和教材容量,编者在编写教材期间,并未直接地引入大量中外文化知识,而要求学生以教材为出发点探究课外内容。为提升阅读教学深度,掌握文化意识培养要点,教师需要巧妙补充短视频、英语绘本、师生对话等多种形式的课外资源。以五年级上册Unit 8“At Christmas”Story time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学期间,教师可以补充以下文化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1.补充西方节日知识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绘本Bizzy Bear、That's not my Santa...、That's not my reindeer...中的部分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系统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节的活动等。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又能够避免因补充过多的文化资源而使其产生过大的学习压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阅教师准备的绘本,利用课余时间深度探究绘本内容,旨在提升西方节日知识补充效果。之后,结合课文中“Learn more about Western holidays.”这一提示,教师还可以仿照课文结构补充阅读文本,简要介绍Halloween、Thanksgiving Day、Easter等重要西方节日,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在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加深其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2.补充国内节日知识
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期间,教师要避免学生在探究西方文化知识时受到西方思潮的负面影响。鉴于此,教师在本单元教学期间也应适当补充国内节日知识,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教师可以让学生以Christmas Day为出发点联想国内节日。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学生会联想到春节。此时,教师可以补充Chinese New Year的相关知识。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丰富的过春节的经验和较强的英语语言沟通能力,教师就可以以对话的方式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如:当学生提到fireworks这一关键词时,教师可以讲述关于年兽的故事,并在介绍“年兽害怕红色、害怕爆竹”时,让学生思考过年期间家里有哪些红色的装饰物,进而联想到贴对联、贴窗花等场景;当学生提到red packet这一关键词时,教师可以分享压岁钱的来历。之后,教师还可以系统归纳春节的相关知识,使学生通过节日文化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上,教师通过巧妙补充文化知识,可以使学生在探究西方节日的同时,主动思考中国文化的意蕴。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可以在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过程中尊重他国文化,还可以坚定文化自信。
(三)培养问题意识,掌握思维品质培养要点
通过体会“学贵有疑”“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等语句的内涵,教师可以明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助于使学生在阅读期间养成质疑和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的阅读思维体现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等,从而掌握思维品质培养要点。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问、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的方式,使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追问的方式让学生提出有研讨价值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其问题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补充问题,即提出被学生忽视的问题,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深度,又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从更多角度开展理解、分析、推理、评价等思维活动。以六年级上册Unit 7“Protect the Earth”Story time的阅读教学为例,完成课堂导入工作后,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根据文本内容提出问题。为激发学生提问积极性,教师可以奖励每一个敢于提问的学生一张手工制作的书签或明信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自由地提出问题,如:针对“There is not much coal or oil on Earth.”这一句子,提问为什么用“or”而不用“and”连接“coal”“oil”两个单词;针对“Save trees”这一倡议,使用简单的英语短句表达自己的困惑—为什么要强调保护树木的重要性?学生从语言、人文等多角度提出问题,不仅可以提升鉴赏课文的深度,还可以有效培养思维
品质。
2.鼓励学生进行追问
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追问,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提的问题的价值,还能够使学生从提问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进一步强化学生问题意识[2]。本课教学期间,针对学生提的“为什么要强调保护树木的重要性?”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系统阐述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这一问题进行追问。此时,学生可能会提出“What should we do to save trees?”这一问题,教师便可以在肯定学生提的问题的价值后,带领学生进行探究。
3.教师补充问题
在学生完成提问、追问后,教师可能会发现有的学生忽视对各个段落结构的梳理,在这种情况下,便可以补充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课文的结构设计是否科学?在以书面形式号召他人节约资源、保护地球时,可以运用什么样的文章结构?”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可以分析Story time的文本各段的结构,分析作者运用“说明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等活动的意义—说明发出倡议的原因—说明实践策略”这样的语篇结构的意义,归纳书面表达技巧。同时,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也会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分析所读文本的结构,形成批判性分析他人传递信息的方法的意识,提升思维品质。
以上,巧妙引导学生提问,有助于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构建生本课堂,以阅读教学助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这样,学生在阅读学习期间可以不断地、创造性地提出问题。
(四)引入生生互动,掌握学习能力培养要点
通过研读《新课标》,教师可以发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自主反思等方面的能力都属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范畴。传统阅读教学期间,部分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帮助过多,容易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教师,不利于其学习能力的发展[3]。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期间采取生生互动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在此基础上,引导各组学生自主探究文本,并在阅读教学结束后鼓励学生之间共享学习方法,之后组织学生合作开展文本复习活动,从而突破学习能力培养重难点。以六年级下册Unit 1“The lion and the mouse”Story time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生生互动环节。
1.引领学生共同探究文本
在翻转课堂环节,学生为阅读文本做好了准备;在学生提问环节,学生初步完成了文本解析任务。不过,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参与深度阅读活动。在这一环节中,各组学生应共同研读文本,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合作阅读任务:(1)归纳文本中的短语;(2)探究副词的构成及形容词、副词的正确使用;(3)复习一般过去时的相关知识,对照单词表归纳特殊动词的过去式;(4)使用英语简要讲述狮子和老鼠之间的友谊。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明确深度阅读的方向,找出“wake...up”“let...go”“from then on”等容易被自己忽视的短语,梳理与文本相关的语法知识,找出文本中的人文元素。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习惯,并感受到与同学共同探究英语文本的乐趣,提升学习能力。
2.鼓励学生共享学习方法
鼓励学生共享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让学生借鉴他人的学习技巧,还可以使其在分享学习方法期间,参与自主反思活动,进一步培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学习方法分享环节。完成文本研读后,学生需要在组内归纳学习方法,在此期间可以提出“在阅读时勾画精彩的句子和自己无法理解的句子”“对照Grammar time解决语法探究难点”“在课前查找生词的含义、发音和用法”等学习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开展组间交流活动,随机选择一个小组,让该小组分享本组总结的学习方法,让其他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补充。
3.组织学生合作复习文本
复习意识和能力也是构成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元素。但部分小学生缺乏自律意识和深度复习的意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复习。在这个过程中,各组学生需要互相监督、帮助和鼓励,从而让自己和其他组员都能掌握文本中的短语,内化形容词、副词、一般过去时的相关语法知识,形成与人为善、关心他人等意识,并感受到复习的乐趣,逐步养成复习的习惯。
以上,巧妙组织生生互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后复习活动,还可以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积极融入独立探究、合作交流、自主反思等多个环节中,帮助其寻找符合自己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学习方法,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
结语
简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为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教师要认真解析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科学采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提升其阅读效益,为其终身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探索[J].中国新通信,2021,23(24):178-179.
[2]闫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科教导刊,2021(12):144-145,152.
[3]左鹏,张传燧.指向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四生课堂”构建与实施:基于语篇教学的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1,21(3):33-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