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陕西黄河流域民宿游客感知研究

作者: 党彩虹 李蕴荣 朱鹏博 徐莉

摘 要:本文以陕西省黄河流域民宿为研究对象,运用Python软件爬取携程网上关于陕西黄河流域民宿的游客评论数据,将数据预处理后,借助ROST CM 6软件,对文本进行高频词汇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从而得到游客对陕西黄河流域民宿的体验感知和陕西黄河流域民宿发展现状,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民宿;网络文本;游客感知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大众旅游的兴起,我国民宿业发展迅猛。作为一种新的住宿形式,民宿不仅具有基本的住宿功能,还能让游客体会所在地的民风民俗[1]。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实施《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 065—2019),将旅游民宿定义为“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 m2,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2]。

从学界对民宿业的研究内容来看,国内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2015年之前主要研究国外和台湾地区民宿发展经验;2016—2019年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民宿概念、设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2019年以后,随着文旅融合、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理念的不断完善,民宿研究进入多学科并进时期,主要研究内容为民宿发展路径、民宿时空变化特征、民宿可持续发展策略等。基于网络文本进行研究正是2019年之后研究民宿发展策略的一种方法,大多数学者借助携程网、Airbnb爱彼迎等平台的游客评价数据,运用ROST软件进行词频分析,由此得到游客对民宿体验的感知特征,得到影响游客感知的重要因素,从而提出相应建议。例如,程冰等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选取同程旅行、携程网、去哪儿网的游客评论作为样本对桂林游客体验感知进行评价,分析得到“硬件设施”“地理环境”“服务质量”等是影响游客体验感知的重要因素[3];桑祖南等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对象,运用期望-感知(Important-Performance Analysis,IPA)分析法得到安全与性价比是游客最为关注的问题[4];姜巧等通过探究徐州民宿的游客感知,发现游客最关注民宿的功能性体验[5];丁飞洋等发现游客主要通过民族特色、饮食环境、住宿环境、个人情感和景区服务等感知民宿[6];邱枫等以宁波市余姚四明山区域为研究对象,得出周围环境、地理位置、硬件设施、装修布局、设计风格和服务态度是游客感知的重要维度[1]。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区域概况

陕西黄河流域因交通、文化及生态区位显著,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然而,该区域民宿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同质化严重、缺乏地域性和特色性、配套设施与运营体系不完善、民宿经营者管理经验不足和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本文将以陕西黄河流域民宿为研究对象,对游客在携程网上的评论内容进行文本分析,进一步得到陕西黄河流域民宿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研究方法

网络文本分析法是对文本内容进行系统、客观、量化分析的方法,通过提取文本的主题思想开展相关研究[7]。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多数游客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看法,网络文本能够较为真实地体现出游客的情感,因此网络文本分析法在多个研究领域被普遍使用。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过程

研究数据是运用Python软件在携程网上爬取的关于陕西黄河流域民宿的网络评价文本,采用ROST CM 6软件进行高频词汇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从而得到游客对陕西黄河流域民宿的体验感知。爬取的数据时间为2018年12月—2022年10月30日,为保证数据文本的质量,对文本进行清洗、删除重复数据、分词、词干提取等预处理,最后得到38 090条评论。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陕西黄河流域民宿游客感知研究0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频词分析

借助ROST CM 6软件对文本进行词频分析,提取出前200个关键词,筛选掉无意义的高频词汇后,得到前100个关于陕西黄河流域民宿的高频词(见表1)。

由表1可知,游客的评论以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名词中被游客提及最多的是“房间”一词,其次是“酒店”“服务”“卫生”“位置”“环境”“老板”等词汇,表明大多数游客较为关注民宿的基本居住功能、地理区位和周边环境,同时也较为关注民宿服务人员;动词中“体验”一词是游客对民宿整体的感知,对不同的民宿,游客的体验感不同,但总体来说,大部分游客的体验感还是较好的;形容词中的“干净”“方便”“热情”“舒服”等主要是修饰“房间”“交通”“老板”等名词,说明游客无论是对民宿硬件设施还是接待服务的感知都较为满意。根据评论文本,游客对陕西黄河流域部分民宿的地理区位感知差异较大,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但游客总体对陕西黄河流域民宿持有积极态度,体验良好,并以“下次”“值得”这样的词语来表示愿意多次入住。

(二)语义网络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个词汇之间的关系,运用语义网络分析工具,得到文本数据的语义网络图(见图1),语义网络从中心向周围发散,高频词汇之间箭头指向表明了二者间的语义联系。由图1可知,“房间”是文本的中心,被游客提及的次数最多,它代表的是民宿的基本设施,评论内容由此向外发散,说明游客最关心民宿的硬件设施。处于第二核心位置的词汇主要有“干净”“方便”“位置”“老板”等,这些词汇是游客对民宿的关注重点,其中“老板”折射的是人文关怀,突出的是接待服务感知。最外围词汇是对中心和核心位置词汇的解释,这些词汇体现了游客对民宿位置、环境和服务等的直观感受和客观评价,包括“性价比”“齐全”“满意”等。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陕西黄河流域民宿游客感知研究1

(三)情感分析

使用ROST CM 6软件中的情感倾向分析工具对网络文本进行情感倾向分析,得出情感分析结果。在情感分析结果中,发现积极情绪占比最高,为80.76%,中性情绪占比为10.96%,消极情绪占比8.28%。在对积极情绪的分段统计中,一般积极情绪占比28.19%,中度积极情绪占比25.18%,高度积极情绪占比27.39%,说明游客对陕西黄河流域民宿的认同度较高;在对消极情绪的分段统计中,一般消极情绪占比6.49%,中度消极情绪占比1.53%,高度消极情绪占比0.26%,说明民宿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对照评论文本可知,大多数消极情绪源于民宿的卫生条件、隔音条件、服务态度等,如“卫生超级差,别人住过后都不会再打扫”“房间的隔音效果不好,有点吵”“前台服务态度差”。但关于这几方面的积极情绪也较多,如“老板人很好服务到位,住宿环境很好”“环境不错,交通便利,附近设施齐全”等。可见游客共性感知到的因素包括民宿硬件设施、员工服务态度和地理区位,同时陕西黄河流域民宿的质量参差不齐,但从整体来看,游客对其感知评价较好。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陕西黄河流域民宿游客评论文本进行高频词整理、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得到陕西黄河流域民宿的游客感知,可以发现“房间”“干净”“方便”“老板”“热情”等词汇被游客提及频次较高,主要显现在硬件设施、服务接待、地理区位和周边环境4个方面,这些都与民宿的基本功能相关,说明基本功能是游客基本的感知因素。通过网络语义分析可知,民宿在游客心中感知较强的主要是硬件设施和接待服务,关注的重点依次为硬件设施、接待服务、地理区位、周边环境。通过情感感知分析可知,大多数游客对陕西黄河流域民宿持积极的情感态度,消极情绪较少,消极情绪的主要来源是民宿的卫生条件、隔音条件、服务态度等。

(二)建议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硬件设施质量。居住是民宿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一个功能,保障住客有一个安全舒适的住宿体验是基本的要求,而这与民宿内部的基础设施息息相关。所以陕西黄河流域民宿经营者应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按照相关标准,提高民宿相关设施的质量,缩小陕西黄河流域民宿间的质量差距。

二是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人文关怀。民宿与传统住宿差异之一在于民宿经营者可以为游客提供专业且富有人性化的服务,主客互动更注重人情味[5]。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除了硬件设施,游客最关注民宿的接待服务水平。民宿经营者或工作人员的态度直接决定回头客的数量,所以民宿经营者应重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服务水平,让游客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

三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民宿特色。民宿的独特定位与特色可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帮助民宿提高自身竞争力,对民宿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8]。陕西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多样的旅游景区和不同的风俗习惯,这都是民宿发展可依托的重要资源。因此,民宿经营者应根据本地相应的资源明确民宿的风格,如田园风格、民族风格、复古风格等,从而突出民宿的文化特色,使民宿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枫,干青亚,张望望.基于游客感知的四明山民宿意象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61-56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行业标准LB/ T 065-2019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EB/OL].(2019-07-19)[2023-02-03].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 hybz/202012/t20201205_915538.html.

[3] 程冰,肖悦.民宿游客体验感知对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的影响: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为背景[J].社会科学家,2022(5):45-52.

[4] 桑祖南,冯淑霞,时朋飞,等.基于IPA理论的旅游民宿感知:重要性、满意度和差异: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7):992-997.

[5] 姜巧,史春云,沈士琨,等.基于网络文本的徐州民宿游客感知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1):14-18.

[6] 丁飞洋,郭庆海.游客感知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民宿旅游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9(3):254-258.

[7] 崔庆江,赵敏燕,唐甜甜,等.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大熊猫国家公众体验感知研究[J].生态经济,2020(11):118-124.

[8] 高洁,史京帅.基于网络文本的崂山民宿游客感知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3(1):42-4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