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

作者: 莫新禄

摘 要:根据武夷山地方环境特色,借鉴“物联网+”思维模式,形成“民宿+”的发展思路,是促进当地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民宿+”的主要形式为“民宿+茶”“民宿+采摘”“民宿+养生”“民宿+研学”“民宿+直播”等,民宿主人应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不断丰富旅游民宿经营项目,提升旅游民宿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逐步建设高档旅游民宿,争取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在总结武夷山旅游民宿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丰富“民宿+”内容,提高武夷山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民宿;“民宿+”;武夷山

中图分类号:F719.2;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1年福建省教育厅“民宿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的示范作用研究”(JAS21347)研究成果。

引言

福建省武夷山市自2010年发展旅游民宿以来,各种不同规模和档次的旅游民宿现已遍及武夷山市区及周边各乡、镇、村。旅游民宿数量急剧增加,为来到武夷山的游客提供了新的住宿选择,也给当地旅游民宿从业者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旅游民宿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特殊的产业,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带动当地旅游、餐饮、茶叶种植加工、土特产制作等相关行业发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武夷山旅游民宿发展至今,基本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规模小、环境不达标、停车困难、可体验的活动项目少、建筑缺乏地方特色,等等。为了更好满足游客的需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武夷山旅游民宿必须探寻一条适合自己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借鉴“互联网+”在社会各行业中的广泛使用与效能,结合旅游民宿行业发展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共生关系,尝试“民宿+”的发展模式,不断丰富“民宿+”的内容,争取武夷山旅游民宿早日实现高质量、高收益、高回报发展。

一、武夷山旅游民宿发展现状

首先,武夷山旅游民宿毗邻武夷山国家公园,以武夷山度假区民宿群、兴田镇南源岭村民宿群、星村镇民宿群等为代表。其次,武夷山旅游民宿与乡镇相互依存,以梅民宿群、武夫镇民宿群等为代表。再次,武夷山旅游民宿数量在400家左右,且一直在不断增加。按照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1月发布的公告,全国共计41家甲级旅游民宿,30家乙级旅游民宿,武夷山旅游民宿未见其中。对于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头衔且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武夷山而言,应迫切寻找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旅游民宿从追求数量到提升质量的转变。

二、武夷山“民宿+”内容

武夷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茶产业、运输业、餐饮业、购物业、零售业、住宿业等相关行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促使行业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加上武夷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情风俗,诸多条件成为其旅游民宿经营的坚实基础。地方旅游民宿经营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武夷山当地资源,丰富“民宿+”内容,以提升自身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民宿+茶”,满足游客精神文化需求

武夷山盛产茶叶,以“大红袍”“正山小种”“金骏眉”等为代表的各种优质茶叶远销国内外,逐步形成一个包含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的综合性产业,在整个武夷山市经济收入中占据较大比重。武夷山旅游民宿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天然优势,打造具有茶园特色的居住环境,让游客亲身感受和体验武夷岩茶的丰富内涵。武夷山在旅游民宿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与地方知名茶企、茶园、茶农的沟通与交流,结合一年四季茶叶的生产加工,使游客参与茶叶种植管理、采摘、制茶、焙茶、品茶、售茶等生产活动,延长其住宿时间,拓宽旅游民宿的收入来源,增加旅游民宿收入。参考茶与旅游的相关研究发现,茶与旅游民宿也能互相促进,实现融合发展。例如,谢菲发现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1];杨朝晖认为建设美丽茶乡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措施[2]。与喝茶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内容是茶具的选择,武夷山有名的茶具当属建盏。毗邻武夷山的南平市建阳区,是建盏的主产区,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渊源一直以来都是吸引游客长住的艺术符号。流行于武夷山当地的斗茶活动,也是当地茶文化的具体表现之一,游客可以参与其中,感受斗茶活动带来的不同经历体验和文化乐趣。

(二)“民宿+采摘”,满足游客深度体验需求

旅游民宿主人可利用武夷山当地现有的种植园,或者利用周边环境打造采摘园,在合适的时间段组织游客开展采摘活动。采摘园地可以是天然的场地,也可以是人工建造的设施栽培场所,通过建立和完善采摘项目,合理利用旅游民宿周边的土地,加强与地方农户的合作与交流,和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打造稳固的民宿经营环境。游客在采摘园可以体验采摘带来的满足感,旅游民宿周边的农户可以借此快速出售自己的农产品,解决农产品储存难、运输难、销售难等问题。同时,旅游民宿主人应注意为游客驱车、行走、采摘、烹煮、食用提供便利,逐步实现从种植园到游乐园的转变。另外,采摘园在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农文旅融合发展,确保良好的经济效益[3]。例如,武夷山市五夫镇种植大量的荷花,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采荷花、采莲子、采藕活动,是当地发展旅游民宿的有利因素,每年吸引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南源岭村的旅游民宿由于周边农户种植百香果、葡萄、草莓等,形成了数量众多的采摘园,使得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三)“民宿+养生”,满足游客康养需求

司小妹等发现,武当山养生旅游项目蓬勃发展,养生酒店和养生民宿数量不断增加[4]。黄宇方指出,“旅游+中医药养生”成为全国养生旅游的发展方向[5]。武夷山民宿可与养生融合发展,使旅游养生有合适的居住地。彭祖是黄帝第六代孙陆终之第三子,也被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上古贤哲、养生大家、烹饪祖师爷、气功大师。彭祖文化是黄帝文化的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彭祖又被认为是武夷山的开山鼻祖,因而彭祖文化可谓是武夷山源头文化。武夷山旅游民宿可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发展自己的养生项目,形成地方民宿特色,满足民宿特定群体的养生需求。具体来说,应在生理上注重养生饮食的选择与创新,提倡健康饮食,食用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在精神上强调天人合一,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可由旅游民宿主人带领游客欣赏武夷山的山水景色、人情风俗、历史文化等,实现游客精神世界的全方位提升。

(四)“民宿+研学”,满足游客获取知识需求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是对武夷山山水人文的高度概括,也是武夷山旅游民宿发展研学项目的坚实基础。针对学生群体,武夷山旅游民宿可为其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项目,具体可以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旅游管理、历史文化、宗教信仰、茶与食品等,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生态保护区、名胜古迹。随着民宿与研学的互相融合,武夷山旅游民宿可以最大限度吸引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为研学群体增加更多选择[6]。

(五)“民宿+直播”,提高民宿吸引力

近10年,直播的出现和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网络直播,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许多人的认知范畴。朱海璐指出,网络直播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作用为可激发游客的旅游需求、改善乡村周边环境、提升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等[7]。因此,武夷山旅游民宿可以利用网络直播的宣传优势,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与网络渠道进行宣传,不断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例如,武夷山旅游民宿可通过培养和聘请直播专业人员,对民宿经营管理活动进行选择性直播,如民宿内部和周边优美环境、饮食种类和饮食特色、开展的民俗活动等,与游客和线上粉丝进行互动;也可以顺应当下短视频广泛流行的社会发展趋势,精心制作和包装能够体现民宿特色的优质短视频,向社会公众进行投放。另外,武夷山旅游民宿主人应当把直播工作当成自己的日常工作任务,坚持每日直播,并及时更换直播主题和内容,提高直播的质量,最终实现从网络直播到网络销售的转变。

三、武夷山旅游民宿利用“民宿+”实现高质量 发展的路径

(一)创新旅游民宿经营理念

实现“民宿+”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关键之一是旅游民宿从业人员的经营管理思维方式要不断更新,这是因为旅游民宿主人的发展观对民宿今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的发展思维观念可以使民宿主人了解民宿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市场环境变化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还能够维系与其他行业的良好关系,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内容,把握未来民宿发展的正确方向。武夷山因其地理位置和各种历史原因,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部分旅游民宿投资者与从业人员在管理民宿上稍显不足。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行业融合日趋紧密的客观环境条件下,武夷山旅游民宿主人需要创新民宿经营理念,摒弃传统的建好民宿守客来、酒香不怕巷子深、以住宿为主等思想观念,快速抢占有限的民宿客源市场;还要积极利用网络与新兴技术手段,如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3D虚拟场景技术、无人机技术、5G通信等,使民宿经营管理逐步走向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

(二)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

旅游民宿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武夷山的经济腾飞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当地旅游业、住宿业、餐饮业、零售业、茶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彼此之间也形成了互相依存的共生关系。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武夷山旅游民宿主人必须与当地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茶企茶园、文化艺术馆、学校、车站、机场等尝试多方位的合作,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利用当前武夷山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契机,以武夷山当地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特征,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当地旅游民宿中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

(三)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内容

首先,武夷山民宿主人要深入研究并挖掘武夷山地方茶文化,把优秀的茶文化嵌入旅游民宿的经营管理中,逐步继承和发扬武夷岩茶所包含的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论道等茶文化内容,以此建立和加深与游客的关系,进一步扩大客源市场。其次,武夷山民宿主人要不断探索武夷山山水文化的内涵,把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所提倡的精神文明与游客的衣、食、住、行、游、学、购、娱结合起来。再次,武夷山民宿主人要依托武夷山现有的农耕文化与田园文化内容,突出地方“乡土”“乡情”“乡愁”特性,形成不同于城市住宿中热闹繁华的环境氛围,满足游客放松身心、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四)把握未来旅游民宿发展方向

旅游民宿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社会各行业尤其是旅游业、交通运输业、互联网行业、餐饮业等今后的发展紧密相关。近几年,游客新需求的关键词是“度假”“情感”“体验”等,追求的是以自然为核心和以人为本的服务。因此,武夷山旅游民宿主人要注重民宿建筑的民族风格,基于美学设计和美学需求进行软硬件的建设,尽量满足女性审美需求,在空间设计和安排上尽量创造私人空间,充分考虑个人空间的度假体验和舒适感;在服务上,要求标准服务和非标准服务兼顾,标准化服务体现专业性,非标准服务体现温度和共情。根据未来旅游民宿客源年轻化的趋势,武夷山旅游民宿主人要精准掌握“90后”“95后”“00后”等年轻消费群体的“悦己”“超前”“享受”消费理念,补充和完善旅游民宿经营项目内容,使民宿朝信息化与智慧化方向发展前进。

四、结语

“民宿+”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不管选择哪一种都是旅游民宿经营管理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只要有利于地方民宿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活跃地方经济,有利于增加地方群众经济收入,都是值得尝试和推广的。武夷山旅游民宿主人应根据地方环境条件和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发展策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避免风险,推动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菲.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村寨茶旅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与叙事逻辑[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58-63.

[2] 杨朝晖.茶旅融合助力茶乡发展策略探究: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区域特色美丽茶乡为例[J].广东蚕业,2022(10):122-124.

[3] 王中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太谷区北洸村采摘园发展策略与规划研究[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21:4-8.

[4] 司小妹,余丹丹.武当山养生旅游优化路径研究[J].西部学刊,2021(22):47-49.

[5] 黄宇方.龙岩市养生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16-19.

[6] 石文昊,宋瑜,陈良娟,等.我国研学旅行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J].地理教学,2022(24):56-60.

[7] 朱海璐.网络直播对高楼镇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2:12-1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