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民办高校在线教学互动问题探究
作者: 苟晓茹[摘 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平台3个层面,分析疫情防控期间民办高校在线教学互动的现状与发现的存在问题,从教师、学生和平台3个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在4种主要的在线教学模式即直播教学、录播教学、慕课教学和研讨式教学中可采取的互动策略,并进行有效的在线教学互动设计。这有助于民办高校以高质量的在线教学应对疫情防控大考,也有助于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在线课程教学能力。
[关键词]疫情防控;民办高校;在线教学;教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3-0011-04
引言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该年度春季学期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及时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故而全国高校纷纷启动了在线教学,几千万大学生在线开展学习活动,师生在云端相聚。教师授课时面对的不是学生而是镜头,多数师生找不到课堂的感觉。此外,民办高校的学生存在自控力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现象,开展在线教学时,若教师收不到反馈,不能进行有效干预,可能出现多数学生“隐形逃课”的现象,使在线教学成了教师的“独角戏”,从而影响到民办高校在线教学的质量。在这种师生无法面对面开展课堂活动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搭建教师、学生和平台之间的沟通桥梁,是实现在线教学和线下教学“实质等效”的关键,也是有效减少疫情对教学的消极影响的关键。
疫情防控期间,教学互动环境的变化导致教学互动类型发生了变化,除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会发生互动,学生和平台之间也会发生互动,既有双向互动也有单向互动。高校在线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不同模式的在线教学应当采取不同类型和形式的互动。 因此,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有必要分析在线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探究不同在线教学互动策略,通过开展有效的在线教学互动帮助教师充分地了解学情,确保知识的有效传递,减少学生线上“隐形逃课”的不良学习行为,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在线学习习惯,为实现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实质等效”提供帮助。
一、有关教学互动的研究
国外有关教学互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层面:其一,教学互动的研究起源。对于教学互动的研究始于公元前400多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对话式教学方法。而对课堂互动进行系统性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亚历山大在《通向对话式教学:反思课堂交流》中提出了交谈式互动,认为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教学互动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1]。其二,教学互动模式的研究。Peterson和Clark通过观察教学互动行为,概括了教学互动行为模型,解答了教学互动决策的发生情境[2]。Laurillard开发了会话模型,试图通过对交互行为进行结构分层来描述交互行为[3]。其三,教学互动行为的量化研究。Fanders构建了1套课堂观察分析工具FIAS,用于记录和描述分析教师和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言语互动过程及影响[4]。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其一,对教学互动的定义和分类研究。例如,吴康宁将师生互动分为3种类型即师个互动、师组互动和师班互动[5]。傅维利等将师生互动类型划分为师权型、生权型和平等型师生互动[6]。其二,教学互动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例如,万华丽指出了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互动中的应用优势和特点以及注意事项[7]。其三,教学互动的影响因素研究。例如,束义明等从课堂教学理念、教师素质与能力、学生参与精神3个方面研究了高校课堂教学互动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8]。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笔者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以面授课堂的互动为主,教学互动的类型主要以师生互动为主,互动的形式主要以双向互动为主,有关在线教学互动的研究少,关于学生与平台互动的研究更少。因此,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平台3个层面,分析疫情防控期间民办高校在线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学生和平台3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在4种主要的在线教学模式即直播教学、录播教学、慕课教学和研讨式教学中可采取的互动策略,并进行有效的在线教学互动设计。
二、民办高校在线教学互动现状及现存问题分析
为了了解民办高校在线教学互动的现状,笔者通过问卷星平台设置了教师篇和学生篇2份问卷。通过QQ和微信主要向2所民办高校即西安翻译学院和西安外事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发放网络问卷,共收到教师篇问卷95份,学生篇问卷2014份。通过分析问卷数据发现,在2020年春季学期民办高校有90%以上的学生都参加了1~10门课程的在线学习,87%的教师都承担了1~2门课程的在线教学任务。在线教学使用的主要平台集中在学习通、腾讯课堂、QQ群课堂和QQ群直播。从在线教学师生互动的次数和形式来看比较理想,仅有11%的师生认为在线教学远不如线下面授课堂。此外,问卷数据还反映出,疫情防控期间民办高校使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比较少,没有充分利用国内优质慕课平台资源。本文主要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平台3个层面分析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在线教学互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互动
从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来看,疫情防控期间民办高校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时采用的主要互动形式是以单向互动为主的讲授和推送学习资料。这与民办高校学生喜欢的互动形式以及学生认为对其学习最有帮助的互动形式一致。
(二)生生互动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民办高校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时,学生之间的互动既有以推送、转发、分享、解答、点赞为主的单向互动,也有以问答、讨论和互评为主的双向互动。相对而言,学生之间进行单向互动要多于双向互动,而且学生认为有时单向互动比双向互动对自己的学习更有帮助。
(三)学生与平台之间的互动
从调查问卷数据来看,学生与平台之间的单向互动主要是学生查阅平台上的通知和推送内容以及在平台上发布信息。74%的学生都及时查阅信息,仅有18%的学生会经常在学习平台上发布信息。双向互动主要是在平台上进行答疑、批阅、讨论、自测和反馈。仅有少数学生会在平台上发布信息。能经常在平台上参与答疑和讨论的学生人数不到一半。84%的学生在多数情况下会主动完成平台上的测试题,超过半数的学生会进行主动纠错。86%的学生能认真批改同学的作业,并按评分标准给分;仅有13%的学生在作业互评时不认真,只是大概浏览一下,甚至连看都不看就随便给个分数。
三、民办高校在线教学互动现存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一)教师层面
教师的教学设计、授课模式、提问方式和个人魅力会对在线教学互动产生影响。教师篇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2%的教师认为开展在线教学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以学生为中心,但从师生互动的现状来看,多数教师并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在线教学设计。教师长时间直播授课,没有考虑到学生在线学习的特点,没有根据教学环境的改变对所教授内容进行重构。可见,部分教师虽然在教学理念上有转变,但并未付诸行动,或者并不知道如何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教师的授课方式比较死板,对着屏幕进行照本宣科,课堂气氛很压抑。部分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时不出镜,只展示课件,学生在云端课堂中找不到课堂学习的感觉,不愿意进行互动。教师所提的问题以封闭性问题居多,开放性问题相对较少,问题缺乏深度,不能引发学生思考,不能激励学生投入到在线学习中,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就会减少。
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授课风格也与师生间的互动有关。风趣、随和的教师更容易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教学氛围轻松活跃,学生会愿意进行互动。过于严厉的教师,学生一出错就挨扣分或训斥会使得教学气氛很沉闷,阻碍师生互动的顺利开展。
(二)学生层面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86%的民办高校学生疫情防控期间在线学习时愿意与教师进行互动。从学生不愿意参加互动的原因来看,6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心理方面的原因,47%的学生归结为平台的原因;从学生愿意互动的原因来看,72%的学生将其归结为教师的授课风格受欢迎,69%的学生归结为教师所讲内容及所提出的问题有吸引力,大约60%的学生归结为教师给平时成绩加分。但教师把影响在线教学互动的原因主要归结为教学平台功能受限、网络不稳定及学生的自律性差。90%的学生愿意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主要是因为生生互动能加深他们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其他同学的积极学习态度会起到激励作用。仅有10%的学生不愿意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长时间盯着手机看以及对在线学习平台的功能不熟悉。
从学生层面来分析民办高校在线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将其出现的原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生的心理和性格因素。学生紧张、害羞、腼腆、不自信,这是多数学生不愿意进行师生互动的学生层面的主要原因。其二,学生的在线学习态度。部分学生在在线学习时态度不端正,心思不在学习上,每节课签到之后,只是手机在上课,人却不知去向,或边听课边做其他事情。他们不会及时查阅教师在教学平台发布的通知或推送的学习资料,不会主动完成平台上的测试题,还屏蔽了教师的监管功能,这都不利于在线教学互动的开展。其三,学生对平台功能的熟悉程度。疫情防控期间,大多数学生要完成6~10门课程的学习任务,不同课程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教学平台,这就需要学生熟悉不同平台的使用功能,否则不利于在线教学互动的开展。其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风格。部分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不愿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只是很被动地接受小组任务,对完成任务敷衍了事。部分学生喜欢单独学习,认为别人的观点和思路会影响自己,这种学习风格也会阻碍在线教学互动的开展。
(三)平台层面
从平台层面来分析民办高校在线教学互动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其一,平台功能发挥不稳定。疫情防控期间大规模的在线教学致使很多专业的课程平台都瘫痪了。平台功能发挥不稳定使得一些在线教学互动无法顺利开展。其二,平台功能有限。从教师篇和学生篇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来看,疫情防控期间民办高校在线教学平台主要是腾讯课堂、QQ群课堂、QQ群直播、学习通和腾讯会议,显然主要是利用社交平台和较为成熟的视频会议系统进行直播,或者是通过专业的课程平台自建课程。社交平台虽然功能比较稳定,让直播课堂不掉线,但没有融入更多的教学工具,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收集学生在线学习数据等,这就阻碍了一些教学互动的开展。
四、促进高校在线教学有效互动的主要策略
要开展在线教学,教师就需要进行教学重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在线教学设计,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平台之间的多维互动,利用专业的课程平台收集的在线学习数据进行精准设计,针对不同模式的在线教学开展有效的教学互动。
(一)直播教学中的在线教学互动策略
直播教学是指教师按课表时间通过视频直播平台进行实时直播授课。50%的民办高校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直播模式进行在线教学。这种模式下的互动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单向互动和双向互动以及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直播授课时建议教师面对镜头上课。多数情况下直播授课的时长是60~90分钟,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学生如果只听声音就很容易离线。教师授课时出镜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在云端感受到教师的存在,找到参与线上教学的仪式感。
直播授课时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包括课前的简单互动、问答互动、讨论和课堂测试。教师应提前10~15分钟发起直播,在直播平台讨论区进行简单互动,播放背景音乐,测试师生设备状况,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得学生愿意与教师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