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线上教学改革与创新

作者: 孔德政 贺丹 刘艺平

[摘 要]疫情期间,全国各地高校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政策,采用线上教学积极应对。为了提高线上教学的效果,园林树木学教学团队以河南省精品在线课程园林树木学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教学设计、线上翻转课堂、线上互动及作业点评,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园林树木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园林树木学;线上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3-0079-03

2019年12月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各高校2020年下半年的教学秩序造成了极大影响。对此,教育部及河南省教育厅相继发布了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文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河南农业大学相继推出中国大学MOOC 、超星、泛雅、爱课程等平台,组织线上教学资源,开展多门课程的线上教学。在这个特殊时期,线上教学是实施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有效举措[1-3]。但是线上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项挑战。线上教学由于空间的受限、教学现场的缺失,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无法把控课堂。而学生因为没有了课堂教师的约束,课程的参与感及积极性都受到了影响,在线学习态度松散,自主性较差[4-6]。因此,必须对线上教学进行改革,以有效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园林树木学是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主要讲述树木的分类、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园林应用等,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7]。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树木学教学团队以自建大学生MOOC为教学平台、以河南省精品在线课程园林树木学为基础、坚持学生为主的教学过程,通过一系列教学设计、线上翻转课堂、线上积极的互动及作业的点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园林树木学的教学质量。

一、园林树木学课程改革建设

河南农业大学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为培养河南高级农业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课程所属的园林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园林树木学是园林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的课程。学生掌握该课程学习内容后能为后期园林种植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2015—2018年河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专项(园林绍骙实验班)》针对园林专业绍骙实验班人才培养进行了专项改革与创新。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多年来教学实践发表教改论文,并参编十二五规划教材;2017年立项建设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园林树木学,2018年获全国生态文明信息化教学成果遴选C类;2018年建设省成人高等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园林植物学,目前两门课程在线运行良好。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建设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探索建立科学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要建立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规划与研究工作,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结合本课程特点重视实践教学,积极投入经费进行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在各级各类项目资金的支持下,目前河南农业大学实验室面积及仪器设备能满足学生实验课程的要求。本课程的校外实习基地目前达到10个,这些实习基地经过精心选择,符合课程的学习特点,能够满足学生在实习基地展开实践学习的需求,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和观察能力。

园林树木学在课程设置中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创新。首先,针对园林树木生长季节性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顺序,使学生对植物的物候有更深刻的了解。其次,注重收集植物图片及声像教学资料,积极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不断完善教学课件内容及课程录像。在线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较难的一个部分,加强实践教材及资源的建设也是课程组织的重点。具体课程改革与创新方面主要体现在课程各论部分,各论部分是按照植物自然分类系统介绍园林树木种类的形态特征、习性、繁殖栽培、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等。这部分内容占课程总量的70%左右,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记忆的难点。 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其主要的特色和创新点如下。

1.各类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应用。自2017建成线上课程后,课程组结合线上资源进行混合式教学,不断完善和补充线上资源、课件、图片、视频、思维导图等。线下教学尝试以教师的“教”为主向学生的“学”为主转变,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采用小组物候期观测、植物种类识别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感。

2.思维导图的引入。本课程各论部分的学习难点是科属种的形态特征难记且极易混淆,针对这一学习难点,课程组尝试引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难记的形态特征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模拟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理清且长久记忆这些概念,并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巩固。

3.文化内涵丰厚。本课程各论部分有颇多关于植物文化的描述。中国的植物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有关植物的诗词歌赋比比皆是。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发掘植物背后的文化底蕴,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国情怀,又能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二、园林树木学的教学组织

根据课程特点,园林树木学常规教学采用的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模式。在线下课程开始之前线上课程提前开课,以便学生对课程有基本的了解。课程组不断规范在线课程教学模式,更新在线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标准化、网络化、科学化的考试方式,自行设计具有较强思考性和启发性的试题并制作试题库,确保学生通过在线学习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注重并及时处理学生对线上和线下课程的反馈,根据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课程内容、考试、答疑等。疫情期间,课程组通过线上集中时间段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讨论、重难点答疑,将线上线下翻转改成了线上翻转课堂,线上交流平台充分保证了师生的互动,促进了园林树木学的线上教学质量。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将两个自然班的学生合成一个教学班级并建立QQ 群,教师负责教学班QQ 群的正常运营,按照正常的上课课表,进行课程的组织。每次上课前,授课教师提前开放线上课程并在群里通知,然后发布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本次教学的自主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包括要求完成的视频及教材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二)保证线上互动

为了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每次线上课程开始前让学生将学习过程的疑问汇总给学习委员,然后教师根据汇总的问题掌握本次课程的主要重难点,在腾讯会议中结合答疑进行课程讲解。对于个别性疑问,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同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准备了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并结合之前讲过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复习之前的知识点。提问讨论能够很好地控制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三)课后作业及测试

每节课后都有对应的课后作业,并且每周课程结束之后会在论坛中发布本周学习的要点及对应的小测试,要求学生积极参加,教师会进行点评。每周一次的小测试,能够很好地督促学生学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在线测试时学生的回答情况也会计入成绩,在监督学生学习的同时,能够起到让学生查缺补漏的作用。小测试还可以将前后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整合知识。因此,课后作业及测试成为督促学生学习、查缺补漏及整合知识的有效措施。

(四)学生学习情况

河南农业大学2018级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共150名学生参加了园林树木学在线课程的学习。通过在线课程的情况统计及问卷调查,课程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了解。

1.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在线统计及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学习课程的主要方式是观看视频及做课后试题,对教材的学习较少。而观看视频的情况也有所不同,85%的学生完整观看了课程视频,99%的学生完整观看了课件。作业完成度较高,98%的学生按时完成了单元作业,100%学生完成了论坛小测试。不同的学习形式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对论坛小测试法,学生的使用率最高。

2.学生学习效果

线上教学主要依赖于网络。根据调查显示,78%的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学习,10%的学生反映在直播课中出现了网络不流畅的现象。89%的学生对课前以MOOC线上课程为主进行自学、上课时间由教师直播讲解、具有提问互动的线上翻转教学模式表示满意。对目前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83%的学生表示满意。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学生仍旧认为课堂面授的学习方式更适合他们。这说明线上教学可以基本满足学生的学习,但是长期学习还是需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也给今后的教学提出了新的建议。98%的学生都能按时签到上课,75%的学生积极参与了发言与讨论,只有8.6%的学生从不发言。这些表明学生能够积极按照教学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本学期的园林树木学教学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三、学习评价方式

应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打破传统学习评价方式,把各种评价内容综合起来、把各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把各种评价主体联系起来。一要完善学习效果评价的内容,变单一评价为全面的、多角度的评价,既可用书面测试、口试、活动报告、交流汇报等,又可用课堂观察、调查问卷、作业分析等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满足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合作、过程与方法等多项指标相结合的评价要求。二要改进学习效果评价的形式,体现“过程+结果”的评价要求。通过课堂过程评价和考核评价相结合,使学习效果评价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三要扩大学习效果评价的主体,体现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要求。本课程目前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平时作业,一般为课后作业和补充习题,采用在线提交、批阅、解答的形式;考试环节主要包括阶段测试、期末考试等;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验作业、实习报告等;最终成绩由阶段测试、期末考试、实践环节以及在线学习情况综合评定。

而在线上教学中,课程的评价主要为平时的线上作业及小测试、课堂考勤签到及互动情况、最后的期末考试,这几部分的综合成绩为此次线上教学的课程最终成绩。

四、园林树木学课程线上教学的反思

园林树木有实践技能训练,需要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来促进、配合、验证理论教学。今后课程的建设将围绕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要高阶化,使学生从记忆、理解的低阶目标,上升至对知识的应用、分析、综合和创新,提高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 要改革教学方法,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好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问题。除课堂讲授以外,根据课程内容加强情景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3.要不断规范在线课程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有效利用好线上教学资源。强化在线课程考核方式的更新,采用标准化、网络化、科学化的考试方式,确保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取得相应的专业知识。线下考核多采用研究型、探究式、项目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以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同时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

4.建立园林树木学习数据库。今后五年将建立起课程学习数据库,主要包括植物种类的图片检索、校园植物的视频资料、郑州各公园及主要实习地点植物及植物文化资料专辑的制作。

教师和学生借助学习平台与一些互动工具进行教与学,这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为传统课堂教学改革带来难得的机遇。虽然在线上教学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学生的配合,线上教学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经验借鉴。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晶晶,王占锋. 疫情背景下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桥梁工程技术课程远程线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4):183-184.

[2] 暨明,罗自强,向阳.疫情防控下基于SPOC的生理学线上翻转课堂教学[J].基础医学教育,2020(4):281-284.

[3] 闻雯.疫情环境下《经济法》课程碎片化学习内容建设及运用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1):99-101,115.

[4] 吕滋建,管恩京.疫情下“1+X”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疫情下山东理工大学线上教学为例[J].科技与创新,2020(14):57-59.

[5] 翟伟芳,冀松,卢秀丽.基于移动终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7):15-16.

[6] 孙中红,张振兴,李勃,等.疫情下的大学计算机MOOC+SPOC混合式翻转课堂线上教学组织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20(7):28-32.

[7] 张曼,刘艺平,孔德政.园林专业核心课程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2015(9):158-160.

[责任编辑:陈 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