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作者: 周光霞

[摘 要]OBE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聚焦于学习产出。混合式教学基于学生视角,整合移动技术、在线和传统课堂教学,重在学习体验。再设计是OBE教育理念和混合式教学的共同关键词,二者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具有天然契合性,OBE教育理念可以有效融入混合式教学模式中。预期学习成果、教学准备、教学设计、预期目标实现的评价与反馈等是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成功开展的关键要素。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学生的参与感,提高教学满意度,契合社会需求变动。转变教育理念、确保教育投入、持续提升教育能力是将来高校教育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OBE理念;混合式教学;再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4-0079-04

自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至今,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校教育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当下“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呈现井喷式发展。社会各界也重点聚焦于混合式教学,这是一场教育界的重要变革,关系到民族复兴和教育长远发展。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混合式教学经历了2006年之前的技术应用阶段、2007年至2013年的技术整合阶段和2013年之后的“互联网+”阶段,期间逐步弱化混合式教学物理特性和逐步强化教学特性[1]。如今基于网络资源(微课、慕课、SPOC等)和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等)的混合式教学广泛应用到了各个学科,相关研究者也提出了基于自身实践案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基于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的教学模式[2]、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3]、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4]、基于SPOC的教学模式[5-6]、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7]等。混合式教学有效整合了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的优势,而再设计是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带来突破性发展的关键。

OBE是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简称,中文翻译为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或者结果导向教育模式等,于20世纪末在北美地区发展起来,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原则[8]。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范式,相比于传统教育理念关注于“怎样学习”和“什么时间学习”,OBE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学到什么”和“是否成功”更加重要。OBE教育理念认为学生产出是教育系统运转的驱动力,教育者必须首先明确学生毕业时需要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然后才对教学进行反向设计[9]。

目前混合式教学和OBE教育理念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深入研究,将OBE教育理念和混合式教学相结合也逐步得到了重视,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研究备受重视。笔者于2020年8月1日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将检索篇名设置为“OBE”和“混合式教学”,选择“精确”匹配方式,检索范围设为“期刊”,共检索到38篇期刊论文。据统计,2015年1篇,2017年2篇,2018年2篇,2019年15篇,2020年18篇,其中最早2篇是英文文献,分别发表于2015年和2017年,中文文献最早发表于2017年。从总体上看,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一般模式分析,如赵玲峰、杨剑冰、邓炯等(2020)[10]和徐艳兰、鄢小兵、张琼(2020)[11];二类是以具体课程为例的分析,如温晓娟、梁彦清(2018)以管理学为例分析了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12],杨群(2017)以培训与开发课程为例分析了OBE教育理念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化[13],常镜洳、贾跃、石冬凌等(2019)基于CDIO和OBE面向软件工程研究了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等[14]。

在相关研究现状和自身实践的基础上,文章以微观经济学为例,构建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确保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反向设计教学体系,让课程回归“学生能成功学到什么”的初心。

一、OBE教育理念与混合式教学的契合性分析

OBE教育理念由Spady率先提出,强调教育教学要聚焦学生学习结束后的获得期望和学习成果,并进行教学的反向设计,为学生达到学习成果提供必要的支持。这一教育理念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灌输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其核心在于满足学生对于成功的需求和渴望。这一教育理念符合全球教育的共识,也契合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OBE教育理念与混合式教学具有良好的基因契合性,是传统课堂教学和简单线上教学向混合式教学转变的有效途径。

(一)OBE教育理念与混合式教学目标契合

混合式教学从开始的以技术为中心到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从简单的在线教学到今天的移动技术、在线和传统课堂的结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正参与度高、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通过再设计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构建自己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理解。而OBE教育理念坚持的首要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明显意义的学习成功,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要求教育机构洞悉学生成功所需经验,反向设计教学目标、毕业标准、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学生经验培养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重点。OBE教育理念是一个闭环系统,每门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源于社会需求变革带来的学生成功要求,进而设置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将教学大纲的要求逐步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上。OBE教育理念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上是契合的。

(二)OBE教育理念和混合式教学过程契合

OBE教育理念以学生成功为导向,重视成果,并非忽视教学过程。要培养学生走向成功,教师就必须要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并且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在OBE教育教学理念和现有教学技术、资源的情况下,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充分融合,开展混合式教学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也不同于传统的混合式教学,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是在社会需求引领下,以学生成功为目标,综合利用现有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加大学生课前自学完成度、课堂参与度、课后转化度,提高其学习自主性,争取实现预期学习效果。

(三)OBE教育理念和混合式教学效果高度契合

OBE教育理念和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效果均需要通过社会需求满足度的检验。传统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重点看学生的评教成绩和课程考核成绩,其中课程考核一般以期末考试成绩和过程考核成绩加权平均分数为主,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而OBE教育理念强调预期成果的实现度,重在学生的自我比较,以是否达到预期成果为参照系,不同水平的学生需设置不同参照系,教学效果重在确保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教学平台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定制线上和线下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水平。OBE教育理念和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方向一致,但是OBE教育理念会更贴近社会需求。

总之,OBE教育理念与混合式教学是相辅相成的,OBE教育理念为混合式教学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而混合式教学的普及有助于OBE教育理念的落实。OBE教育理念和混合式教学的广泛普及,使得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日益重要,尤其是在社会需求大变革的情况下,契合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体系优化更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二、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框架

借鉴Graham[15]和冯晓英[1]提出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实施框架和OBE教育理念,本文认为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实施框架包括四个关键要素:预期学习成果、教学准备、教学设计与设施、预期目标实现的评价和反馈。

第一,预期学习成果。不同于以往的混合式教学,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成功为目标,设定明显意义的结果。该预期结果主要源于社会对学生素质的需求和学生成功所需的经验。为了预设合理的学习成果,学校和教师需贴近市场进行深入调研,进而根据学生的特性完成学习成果的预设。

第二,教学准备。主要指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准备情况,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准备,其中每个对象均需对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进行充分准备[1]。

第三,教学设计与设施。主要包括教学平台选择、在线教育资源整合、线上线下综合、教学大纲编订和具体教学策略等。

第四,预期目标实现的评价和反馈。主要包括传统的学生评教、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提升路径。

三、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设计

微观经济学作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其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该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构建学科基础、具备分析经济问题能力、具备经济学的素养是课程教学面临的基本问题。目前,部分高校在大一开设微观经济学课程,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而言,其面临着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存在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困难,很难理解一些基础假说和重要理论。因此,要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形成经济思维、学会用经济学理论去解释现实和理解现实,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模式,而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成为达成这一目标的一种途径。

(一)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的预设学习效果

本科教育不同于其他层次的教育,要使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过分关注基础理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虽然类似于微观经济学的学科基础课一般都是为学生长期的学习活动和职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的,但这类课程并不适合应用型能力的培养,而经管类专业本身就是为社会生产培养人才。因此,应该在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培养。微观经济学课程需将社会需求变化落实到课程层面,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即明确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获得的成功;构建包括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素质体系在内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然后根据目标体系构建课程教学模式。

(二)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准备

首先是高校层面的准备。虽然OBE教育理念和混合式教学得到了广泛关注,高校也在积极推行混合式教学,但是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部分高校并没有意识到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也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混合式教学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师资、技术保障等均难以满足高质量混合式教学的要求。因此,为了有效推进混合式教学,高校需从思想上提高重视程度,加大硬件、软件资源投资和设施保障,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

其次是教师的准备。单一的高校师资队伍制约了混合式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普遍意识到师资培养的重要性,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等方式加大内部师资培养的力度。然而,由于传统思维与习惯、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教学时间与精力的影响,部分一线教师对于混合式教学存在矛盾的心理,在意识到混合式教学是高校教学发展趋势的同时,对混合式教学抱有消极态度。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需要教师具备综合能力,不仅要有前瞻性眼光,能基于社会需求转变,明确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应该具备的成功,而且要具备接受新事物、新技术、勇于革新的勇气,具有持续改进、创新、反思和沟通的能力。

最后是学生的准备。在学习态度上,学生应该具有更加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被动学习理论知识到积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准备还包括自我管理能力、知识储备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应用高科技信息技术能力,同时还需加强跨学科知识的储备,要有严格的自律意识。

(三)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1.基于课程层面的预期学习成果

基于OBE教育理念,课程教学需要回应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提高其满意度,最终实现基于学生成功的利益最大化。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调研,结合经管类专业社会需求的演变、学科培养体系的发展趋势,以及学校的定位和学院的特点,设定课程的预期成果。作为经管类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课程预期成果由内到外分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知识层,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经济学发展史,掌握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框架、基本假说、基础理论等。第二层面是能力层,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个层面是素质层,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经济学思维,发现复杂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