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重彩画艺术探析

作者: 黄星雨

[摘 要]现代重彩画是一种极富传统审美情趣与现代表现手法的绘画形式,它随着网络的普及逐渐被人们所了解。文章以现代重彩画的起源与发展为切入点,对重彩画的形状、构图、色彩和技法进行探讨,并对部分画作进行分析。文章还分析现代重彩画中蕴含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在题材的通俗性和浓厚的民族特色中,让读者了解到现代重彩画不仅继承了传统文化,而且其将具有民族特色的图形在设计中加以应用的现代价值,也为未来的重彩画增添了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现代重彩画;云南重彩;艺术特征;中西结合

[中图分类号] J0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4-0154-03

一、现代重彩画的起源与发展

(一)现代重彩画的起源

现代重彩画是一种新型的绘画形式,它起源于中国民间装饰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重彩画艺术有了稳定的基础和比较深厚的底蕴,在近代中西文化的碰撞下有了更大的进展。20世纪后期,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进入到大开放时代,多元化时代的发展促成了重彩画的兴起。新的材料、技术和审美观念使它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它在传统工笔画的基础上,发展出新型的绘画方式、绘画理念、绘画技巧。林风眠先生提出“介绍西洋美术,整理中国美术,调和中西美术,创造时代美术”的口号,这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总结使得中国重彩画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也让现代艺术家们有了创作的激情。

(二)现代重彩画的兴起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国艺术家在重彩画这个领域有了新的进展,这种新型的绘画形式在现代艺术中的意义越来越有分量。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申社这一艺术团体不再拘泥于传统美术思想,提出了将传统装饰与西方构成主义结合起来的绘画理念,并加以实践创作,这不仅丰富了当时国内单调的艺术形式,也为以后的重彩装饰发展提供了帮助。20世纪80年代初,申社举办“十人画展”,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其在国外的展览给外国友人不一样的“中国印象”。传统的装饰画在现代艺术创作理念的加持下走向世界,而且现代抽象理念和技巧手法让重彩艺术极具代表性,这也正是现代重彩艺术家们所追求的。

(三)现代重彩画的发展状况

经历岁月沉淀下来的优秀艺术形式会成为经典,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让我们对重彩的起源有了清晰的认知。艺术家林风眠、庞薰琹、吴冠中、黄永玉等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断进行自我探索与突破尝试,为现代重彩这一艺术形式的出现打下根基。林风眠是重彩艺术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位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通常色彩斑斓、胸怀壮阔、意境深远,给予当代重彩艺术追求者很多启发。而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来的刘绍荟、丁绍光、蒋铁峰等继承了“毕加索加城隍庙”这种中西结合的艺术形式,扬长避短,创造了不少艺术力作。云南重彩的出现,使得重彩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及世界上有了更好的发展。云南是个极具少数民族风情的地区,云南重彩以特殊的样式存在,其魅力征服过很多国家的中产阶级,在艺术领域中有了一席之地。

回顾艺术史会发现,著名的画作及画家对于色彩的把控、材料的挑选不仅有自己的坚持,而且在现代材料的获取、色彩的运用搭配方面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这使其在艺术的创作上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现代重彩较强的兼容性及自由艺术表达力让它可以从世界艺术中博采众长,其创作理念、视觉印象都与以往有所不同,丰富的表现手法使得现代的重彩有了无限的发展可能。

二、现代重彩画的艺术特征

作为民族文化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片段,20世纪的云南重彩为当时的民族题材绘画创作开创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云南重彩在中西文化大碰撞的时代中成功地把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带入现代语境,这在民族美术创作史中具有重大意义。

(一)色彩的主观性

色彩对于绘画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东方写实绘画来说更是如此。画家在挥洒笔墨的同时,希望自己的画作能达到精神层次更高的文化境界,但在倡导墨分五色后,色彩对画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一味要求遵循传统理念会失去浓烈色彩表达的生命力。无论是敦煌的彩画还是云南重彩的装饰画,线条和色彩交织的表达是受众能直观感受到的存在。云南重彩在中国艺术发展的色彩领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日益发展的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中,其直观的视觉冲击、灵活的艺术运用、深厚的精神文化熏陶,都与色彩表现力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强调复古色彩表达,反对畸形僵化的色彩搭配,重视发挥色彩在艺术创新中的作用是当下重彩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造型的抽象性

研究我国的传统装饰艺术会发现很多变形的艺术装饰图案都有较为统一的造型美,十分生动形象。其实它是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联想到自然物象,总结其神韵气韵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变形进行再创造,将其夸张化并且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产物。创作者在强化夸张的表现形式上,对生活素材进行筛选,去掉非本质的东西,这样就有了特征感。对于有性格的部分化其复杂为单纯,加以夸张变形,对素材进一步简化之后留下的部分会给人一种单薄轻飘的感觉,因此还是需要再强化突出事物的特征,就是要求对事物一些典型的部分加以夸张表现,使得图案能够具有代表性、鲜明性。比如在我国传统艺术表达中,有很多创造者会把某些曲线用来代表女性。以女性为题材的装饰画往往是女性生理特征和情感的结合,然后加以夸张变形就会使画面变得具有代表性,也会使整体的艺术氛围生动感人,令人印象深刻。

(三)构成的装饰性

艺术文化的现代意义与现代价值值得人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思考。文化在大数据时代,依托互联网平台在全球得到很好普及。作为现代装饰画代表的重彩在文化传承中颇具代表性,不仅仅是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加以艺术创新,更是在解放思想、活跃文化。当传统继承遇到瓶颈的时候,就需要根据现代审美观以及艺术创作理念与方式方法,尽量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目前有很多艺术创新都是在以往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天圆地方,而这个方与圆的图形概念,并非只是为了美学设计而被运用,更是受传统文化观念影响。经典是刻在人们脑海深处的文化符号,对其学习者的艺术启蒙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现代也有很多产品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图式。现代重彩装饰设计艺术作品中的经典图形使其相关画作不会太脱离正常轨道,这是让其相关自由创作有一定的规范。相关优秀作品中有人类智慧结晶的体现,这是共通的审美存在,就像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作者在创作作品的同时会加上自己的主观感受,在与受众交流时达到情感共鸣。比如作品《门神》,其作者刘绍荟用线条与色彩的交织,圆与方的博弈,以及夸张变形手法和抽象构成因素赋予作品浓郁的装饰意味和音乐般的美感。说到绘画的装饰意味或装饰性,有人常误以为是画面形式的某些装饰效果,实际上装饰意味是装饰性不可或缺的形式美感,尤其对现代绘画来说更是如此。作品的装饰意味蕴含着文化意味,我们往往可以从刘绍荟的作品中感受到中国传统重彩艺术特有的魅力,体会到人的想象力、潜意识与创造型智慧在绘画方面的拓展与创新。

(四)材料的多样性

中国重彩画给人一种极强的透视感,这是由于作者在创作时借鉴了西方的透视手法,加上丰富的复古颜色,给人一种如真似幻的感觉。比如刘绍荟在《人生之戏》中所构建的人物实体在对比强烈的色彩以及抽象的写实表达之后给人一种极具冲击力的美感,在装饰性上不仅是美学需要,也是作为艺术品给人精神洗礼的存在。它的材料是用碳石加水粉,用桃胶调和,再用毛笔、调色刀或手指画在纸上。宣纸和矿物的颜料可永不褪色,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现代重彩画登上国际艺术舞台的时候,赢得了众多艺术画派的肯定,加上云南当地具有原始气息的艺术氛围,对于讲究自然雄厚的艺术追求者而言,这种即将成为装饰艺术主流的画派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三、现代重彩画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题材通俗

现代重彩画的发展重镇云南,众多民族聚居其中,具有多种地域特征,其地貌风光和自然风物丰富,其题材展现出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因此在观赏重彩艺术时不得不联想到云南风采。尤其对于非人物题材的描绘,光是横断山脉地区的壮丽景色就可以看出边疆民族不同于内陆民族的原生态特点。西双版纳有着典型的热带雨林生态结构,是植物的天堂,奇形怪状的物种在视觉艺术上给予艺术创作者们很多素材。中国画画家王晋元的许多作品就是其在观摩西双版纳的景色后创作出来的,如《林间三月》《密林深处》等。对不少画家而言,头脑中的那份灵感比任何时候的练习都要重要。当置身于一个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地域,感受到独有的艺术氛围时,画家往往会才思泉涌,心灵也会趋于宁静。原始自然的底蕴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被具象化,使其抽象意义得到表达。

人文题材多以民间故事或者民众生活为原型,也依旧有鲜明的形象代表作,如刘绍荟的《苏三起解》,丁绍光的《西双版纳》和《催眠曲》,蒋铁峰的《舞》等。其形式多种多样,其美学特征和内涵具有时代代表性,既反映出人们的精神向往,又达到了审美与传承的视觉统一。画家在艺术创作中所运用的题材,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丰富人类的艺术生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艺术范畴中的青铜、陶瓷、染织物、壁画等艺术作品。现代重彩艺术设计自身就带有装饰意味,重彩是集线条、色彩、形状及二维空间于一体的造型艺术。对单一的元素进行突破和创新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受众一种新的视觉享受,更不用说由组合创新所带来的多样性与创新性。从其创作中反映出的感动、和谐与真诚能引发共鸣与震撼就是其成功之处。

(二)民族特色浓厚

云南地区的民族艺术美感不同于其他地区,加上受美术创作的道路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影响,使云南重彩这一绘画形式在对外来文化的对抗和融合中,不只出现在其他文化、生活领域中,也出现在绘画当中。影响云南民族美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无非是特殊的地理文化。民族文化不同,其艺术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云南重彩画在吸收本土文化时展现了民族意识文化在画作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云南重彩画属于东西方艺术的结合体,集中体现出东方的古典优雅和西方的色彩浓郁。中国的绘画艺术往往注重的是内涵深度,神韵是其特点,加上云南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极具韵味。显然西方绘画色彩浓郁的特点成为重彩画开宗立派的突破口。近代中国的绘画形式有了很多改变,色彩浓厚,具有时代感,也是其生机勃勃的体现,让人赏心悦目。它具有农民画、剪纸、皮影等传统装饰元素,比如纹样的应用、画面的构成以及朴素的笔触和材料。因此现代重彩装饰是在现代审美的基础上,加上传统的民族文化特色符号,特别是让造型文化得到进一步强化,增强现代重彩装饰设计的装饰意味。

四、结论

重彩绘画作为现代艺术手法的一种力量,已经在艺术发展的舞台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它需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张力,以接纳、包容、发展的态度去对待,再结合现代的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创新创造,以使其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同时让艺术回馈生活,让生活充满艺术,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 参 考 文 献 ]

[1] 孙茜.当代中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大众文艺(理论),2009(6):80.

[2] 刘爽.刘绍荟现代重彩十五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 刘秉江.关于“现代重彩画”的思索[J].国画家,1996(5):6-9.

[4] 唐秀玲.重彩技法语言解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5] 王秋艳.当代美术语境中的云南重彩画研究[J].大众文艺,2012(10):34-35.

[责任编辑:庞丹丹]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