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医学英语教学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 杨荣
[摘 要]“新文科”理念对外语学科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宝贵的机遇。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英语课程凸显了英语与医学的交叉融合,专业性强、学习难度大。文章通过教学实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基于CBI主题模式的医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医学生学习动机、拓宽医学生专业英语知识面、提高医学生阅读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新文科;CBI;医学英语;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11-0149-03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思想,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19年国家推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倡导“四新”理念,“新文科”建设年正式启动。作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学科必须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师应在教授学生医学英语知识的同时,注重其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束定芳教授指出医学专业特色类学校的英语教学要侧重帮助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专业知识。然而,医学英语词汇量大、专业性强、教学课时量少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已有研究表明,CBI主题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医学英语水平。本研究旨在探索CBI主题教学模式在医学英语课程的实践中对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H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系10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临床(1)班为实验班,共50人,采用CBI主题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临床(2)班为对照班,共5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
(二)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法
根据岳小烨硕士论文中的调查问卷,结合H医学院的实际情况,本课题组编写了两份问卷。问卷一:《医学生对CBI了解情况调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分别了解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学习障碍和对CBI主题教学模式的态度、了解程度。问卷二:《CBI实施效果调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分别了解CBI主题教学模式下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学习现状和对CBI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认可程度。
2.前测、后测法
前测、后测均采用医学英语试卷考试形式,试卷均为百分制,题型相同,难易程度相当。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医学英语》教材第三单元肺炎为例,进行课程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巩固、教学评价的开展五个部分,主要步骤为确定主题、导入主题、讨论主题、拓展主题和巩固主题。同时,教师利用雨课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师结合学情从知识目标(KnowledgeAims)、能力目标(SkillAims)、情感目标(AwarenessAims)三个方面设定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二)课前预习
课前教师确定主题,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以肺炎为主题,学生通过教材、英文报刊、英文书籍、英语新闻、中国大学MOOC、医学英语微信公众号、英文文献网站等查阅与肺炎相关的知识。为了激发学习动机,学生还可以查找一些与COVID-19相关的英文文献和视频。同时,教师通过雨课堂向学生推送课前阅读文章和视频,发布课前讨论话题,如表2所示,并及时与学生讨论预习心得。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深入主题,夯实语言基础,如图1所示。首先,教师用真实的案例导入本单元主题肺炎,以教材课文为载体讲解肺炎疾病和课文难点,解决学生课前在雨课堂中提交的问题,夯实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然后,结合课前预习内容,按学习能力将学生分组,划分讨论话题,制作思维导图。最后,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体验如何用医学英语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课后巩固
课后巩固主题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内化和提升。教师首先利用雨课堂向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例如:撰写肺炎疾病概述、制作预防COVID-19的微视频等;然后在线上及时、详细地批阅作业,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课堂知识,形成一个高效的学习闭环;最后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估(期末测试占60%)+形成性评估(平时成绩占40%)的方式开展。对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包括课文预习、小组讨论、思维导图、情景表演、写作、知识图表、微视频等)开展线上线下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三、结果与讨论
(一)前测、后测问卷数据分析
在实验开始前,向实验班和对照班100位学生发放问卷一,实验结束后向实验班学生发放问卷二。通过调查发现:问卷一中,80%的学生的医学英语学习积极性较高,他们喜欢在课下阅读医学英语文章,喜欢活跃且参与度高的课堂;64%的学生不喜欢目前的授课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对医学英语的需求。此外,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词汇量和英语基本知识是影响其阅读能力的两个关键因素,传统教学模式对英语阅读能力、交际能力帮助较小。问卷二中,85%以上的学生都喜欢CBI主题教学模式,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喜欢课堂中的话题与兴趣相结合,阅读主动性大大提高。另外,71%的学生学习动机都有所改善,认为CBI主题教学模式对医学英语的阅读能力、交际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二)前测、后测考试成绩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1.0对前测、后测成绩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下文所述。
1.组间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在CBI主题模式实施之前,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64.64,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为63.04,两班学生的考试成绩十分接近,没有明显差距。开展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69.34分,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为64.75分,两班学生的平均成绩相差4.59分。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组数据的Sig.值为0.184,而0.184>0.05,表明实验前两班学生的医学英语考试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以将这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进一步的研究。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组数据的Sig.值为0.000,而0.000<0.01,表明实验后两班学生考试成绩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2.组内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班前测平均成绩为64.64分,后测平均成绩为69.34分,后测成绩比前测成绩提高了4.7分。对照班前测平均成绩为63.04分,后测平均成绩为64.75分,后测成绩比前测成绩提高了1.71分。这表明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有所提高,但是与实验班相比,对照班成绩提升幅度较小。根据表4,实验班前测成绩与后测成绩的Sig.值为0.008,0.008<0.01,因此实验班学生的前测成绩与后测成绩达到极其显著的差异水平。对照班学生的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差异的显著性为.121,0.121>0.05,因此对照班学生的前测与后测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后测成绩进行组间和组内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基于CBI主题教学模式的实践活动中,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大幅提高,教学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CBI主题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医学英语学习效果。
四、结论
在“新文科”背景下,基于CBI主题教学模式的医学英语实践研究,以促进英语与医学的交叉融合,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目的,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为依托,围绕主题展开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学实验。通过对比分析前测、后测问卷,统计分析前测、后测成绩,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CBI主题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医学英语学习兴趣。通过前测、后测问卷的数据对比发现,实验后90%的学生都喜欢CBI主题教学模式的实践活动,88%的学生愿意主动阅读医学英语文章。因此,可以认为CBI主题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CBI主题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组织教学,学生满怀兴趣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得大量医学英语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当代医学生了解专业前沿知识和把握热点问题的热情。
第二,CBI主题教学模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医学英语知识面。CBI主题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学生要完成课前、课中和课后任务,就必须阅读大量与主题相关的医学英语文章。课前背景知识的输入,课中基于主题的话题讨论,课后知识的归纳总结、梳理、升华,教学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离不开大量医学英语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学生可以积累大量与主题相关的医学英语词汇和医学英语专业知识,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第三,CBI主题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医学英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交际能力。教师围绕6-T原则进行课程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离不开大量主题阅读知识的输入和输出。课前,学生通过阅读大量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背景材料,增加了阅读量,提高了阅读能力。课中,教师讲解课文难点,总结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观点辩论,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思辨能力、交际能力;学生表演医学情景剧,提高了交际能力;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梳理、概括知识,为医学英语写作夯实了知识基础,进而提高了写作能力。课后,学生撰写小结、绘图、利用PPT分享学习心得等,通过反思巩固已学知识。
第四,CBI主题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医学英语考试成绩。在CBI主题教学模式实验后,实验班学生医学英语考试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的平均成绩。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的差异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且实验班前测与后测成绩的差异也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因此,在基于CBI主题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学生扩大了医学英语词汇量,提高了医学英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提高了考试成绩。
第五,CBI主题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精神。CBI主题教学模式围绕主题,将情感目标贯穿于教学设计各环节中。从课前阅读材料的选取、课中小组讨论的话题、情景表演的主题,到课后作业的设计,教师始终坚持在提高医学生医学英语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医生职业素养,培养其家国情怀,引导医学生塑造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努力成为“有情怀、有能力、有知识”的高素质医学卫生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理论学习,2017(12):4-25.
[2] 吴岩.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2):3-7,90.
[3] 樊丽娜,焦培慧.医学英语CBI主题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实验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9(10):1077-1080.
[4] 张永怀.“新文科”视域下外语学科新形势与新进路:以H市地方应用型大学英语专业建设为例[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0(2):39-44.
[5] 蒋洪新.新时代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外语,2019(1):1,11-14.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