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锻炼在大众锻炼实践领域的应用思考

作者: 高淑青 王晓晨 张连成

循证锻炼在大众锻炼实践领域的应用思考0

摘      要:基于循证医学、循证实践的视角认为,循证锻炼是遵循科学证据来进行锻炼,使锻炼者能够获得更优的锻炼效益。循证锻炼包括依据特定锻炼目的寻找证据,对证据进行评级和汇总,根据高质量锻炼证据进行锻炼实践,对锻炼效果进行评价4个步骤。基于循证锻炼尊重科学事实,不断更新证据,不断评估锻炼效果等优势,使其具有较好的实践应用价值。未来应关注循证锻炼研究和应用中的证据质量、锻炼剂量、适用人群以及循证锻炼理念的推广和数据库建立等问题,希望通过对循证锻炼相关问题的梳理和思考,推动循证锻炼的不断发展,为运动是良医、体医融合等理念提供支撑,为健康中国建设起到助推作用。

关  键  词:循证锻炼;循证医学;循证实践;锻炼处方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3-0139-06

Thoughts and applications of evidence-based exercise in

the field of public exercise practice

GAO Shuqing,WANG Xiaochen,ZHANG Lianche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1617,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evidence-based exercise is to exercise in accordance with scientific evidence, so that exercisers can obtain better exercise benefi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vidence-based exercise includes four steps: finding evidence based on specific exercise purposes, grading and summarizing the evidence, practicing exercise based on high-quality exercise evidence, and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exercise. Based on evidence-based exercise, which respects scientific facts, constantly updates evidence, and continuously evaluates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so that it has better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futu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quality of evidence in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exercise, exercise dose, applicable popul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evidence-based exercise concepts and database establishment. Through combing and thinking of relevant puzzles related to those,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vidence-based exercise,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concepts of sports as good medicin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play a boosting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althy China.

Keywords: evidence-based exercise;evidence-based medicine;evidence-based practice;exercise prescription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根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亚健康人数超过60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85%。中国亚健康人数占中国总人口70%,约13个人当中就有9.5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可见国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同年,我国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如何预防与控制?体育锻炼无疑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方式。锻炼不仅能预防、控制诸多疾病,还能够强健体魄、增益身心。例如,Pedersen等[1]研究发现,锻炼可以作为治疗多达26种疾病的药物。Rosenbaum等[2]系统综述发现,将锻炼计划作为各种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药物滥用等)的辅助治疗手段,已得到诸多研究的支持,通过锻炼促进健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然而,现实中经常看到的是锻炼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甚至是负面效果。例如锻炼受伤等成为人们的诟病。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从头梳理锻炼到科学锻炼的过程。最初的研究比较宏观、粗略,更多探讨锻炼是否有益,而最近的研究则越来越注重更加精细化的研究设计(例如剂量反应的实验设计等)以及更加完整的研究整合(例如系统综述、元分析等)。目前,循证科学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制定不同年龄人群锻炼指南的重要依据,也是运动作为治疗某种身心疾病疗法的行动指南。在我国锻炼心理学领域,基于循证锻炼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均较鲜见。基于此,本研究借鉴循证医学、循证实践的思路,对循证锻炼进行释义,并整理构建在锻炼心理学领域探讨循证锻炼的实施程序、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以此为大众锻炼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为运动是良医提供有力支持,更为“健康中国2030”助力。

1  循证锻炼的释义和优势

1.1  循证锻炼释义

循证一词来自公共卫生领域[3]。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的概念。在国外,循证医学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被理解为是一种医学概念或模式,即以证据为基础。直到1996年,循证医学被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来确定个体患者的治疗措施[4]。由此,人们逐渐认识到其重要性并慢慢渗透于临床医学实践的各个领域[5]。循证实践即基于证据的实践,是一种实践理念与方法,发源于循证医学。杨文登[6]认为,循证实践即“遵循证据进行实践”,是由循证医学肇始,在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实践领域催生的一种实践形态,其基本内涵是“政策和实践应该有合理的证据来证明其可能产生的影响”[7]。锻炼作为一种日常生活实践,其应该与循证实践、循证医学的理念一致,即以科学证据为基础,同时亦应该遵循循证实践的相关要求。据此,循证锻炼即遵循科学证据进行锻炼,使锻炼者能够获得更优的锻炼效益。

1.2  循证锻炼证据

运动是良医。规律运动不仅可以辅助治疗身体疾病[8],还可以辅助治疗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如一项元分析中发现,有氧运动是一种有效的抗抑郁药物[9]。由此可见,锻炼的诸多益处已被证实,然而其认可程度是否一致呢?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证据质量,或者说是证据强度。就目前研究来看,支持锻炼的证据层出不穷,而证据质量良莠不齐。除了具有科学价值的运动指南外,还有不同人群(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需要参照哪些标准进行高质量锻炼证据的筛选,以及如何判别证据水平。由此,推荐参照英国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体系,不仅是循证临床实践中公认的经典标准,也是循证教科书和循证期刊使用最广泛的标准,可以当作循证锻炼的参考证据。本研究借鉴英国牛津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水平标准并进行分级,把证据分成5个等级(见表1)。选择证据水平时,优先选择最高级别证据,若无最高级别证据,则逐步选择低水平证据。另外,推荐等级使用美国物理治疗协会(APTA)使用的推荐等级标准(见表2),根据证据质量分A、B、C、D、E、F进行推荐。

下面分别以锻炼缓解焦虑、慢性腰痛、戒毒治疗为例,进一步说明锻炼证据的级别及其推荐强度。

1)非临床抑郁、焦虑人群的锻炼活动证据。Rebar等[12]基于92项身体锻炼对抑郁影响和306项身体活动对焦虑影响的元分析发现,体力活动降低抑郁具有中等效果(SMD=-0.50,95%CI:[-0.93,-0.06]),降低焦虑也有一定效果(SMD=-0.38,95%CI:[-0.66,-0.11])。这些研究结果代表了一系列高质量证据,表明身体锻炼可以减少非临床人群的抑郁和焦虑。推荐意见:为降低抑郁和焦虑,强推荐非临床人群参加身体锻炼(Ⅰ级证据,A推荐)。

2)锻炼对慢性腰痛患者的缓解和康复证据。Chen等[13]在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将127名慢性腰痛患者分为牵伸训练组和对照组,每周进行3次牵伸训练,每次50 min。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牵伸训练组在干预后2、4和6个月显著减轻了疼痛程度、改善了腰部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此外,在第4个月和第6个月牵伸训练组的运动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对照组。推荐意见:推荐使用牵伸训练或柔韧性训练缓解和治疗慢性腰痛(Ⅱ级证据,B推荐)。

3)运动对戒毒治疗的证据。近些年发现运动训练在戒毒治疗中疗效显著,实施运动处方已成为戒毒人员康复治疗的一种新兴疗法。为推动运动处方在戒毒治疗中的规范应用,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多次研讨,就科学规范制定不同时期戒毒人员运动处方达成专家共识。结合戒毒人员的特点分为4个戒毒阶段:生理脱毒期的运动处方原则应以适应性运动为主要运动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要内容,开展体能消耗少、运动强度低的体能康复训练。教育适应期的运动处方原则应以轻量运动为主要运动形式,开展体能消耗较少、运动强度较低的体能康复训练。康复巩固期的运动处方宜开展针对性强、体能消耗大、运动强度中等的体能康复训练。回归指导期在康复巩固期运动处方的基础上,可根据个体情况增加运动训练强度,可加入自主性运动和群体性运动等体能消耗较大、运动强度中等的体能康复训练[14]。推荐意见:推荐戒毒人员结合自身特点选择运动处方(Ⅴ级证据,F推荐)。

综上所述,循证锻炼才是有效的锻炼,指导锻炼实践应该依据高质量的研究证据进行。循证锻炼在大众锻炼指导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而循证锻炼的证据质量又是其成败的关键。

1.3  循证锻炼优势

体育锻炼效益已得到大量研究证实。然而,一个科学的运动方案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有必要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以及疾病人群进行针对性的锻炼指导。此外,不同群体的锻炼形式、强度、效果等存在一些差异,体育锻炼也需要最新证据为大众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因此,基于证据的体育锻炼能够为不同人群提供最佳锻炼方案,以达到花费最少、疗效最好、生活满意度高、不良反应最少的目的。循证锻炼的目的就在于参考高质量研究证据,提高锻炼效率、减少无效锻炼。循证锻炼至少具有如下3个优势:一是尊重科学事实。运动真正成为良医,其必然以科学事实为基础。循证锻炼体现了科学理念,具有较好的可证伪性和实际效果。二是不断更新证据,寻找最佳证据。科学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也是进步的。随着研究证据的深入,循证锻炼亦需要不断更新证据,遵循最新最有效的证据。三是不断评估锻炼效果。循证锻炼效果需要不断评估、不断更新,进而为后续锻炼领域科学循证提供基础。

2  大众锻炼领域循证锻炼的实施过程

2.1  大众锻炼领域循证锻炼的具体流程

实践循证医学具体可分为5个步骤:第一,提出临床问题;第二,寻找证据;第三,评价证据;第四,应用证据;第五,后效评价[15]。大众锻炼的目的之一也是预防疾病和增进健康。因此,循证锻炼可以参考如下4个步骤进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