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让品德与生活真正“活”起来

作者: 刘黔敏

摘要:《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课堂“活”起来

中图分类号:G623. 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0-057-001

最好的引导启迪就是兴趣。在教学中应真情融入,以情激情,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的激情,产生兴趣。而激情的传递则需要不同的环境和意境,“触景生情”就必不可少了。

一、触景生情,以境促情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渲染,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触景生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激发激情中可创设生活情景、故事情境、游戏情节、角色扮演等来引发兴趣。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生活》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把课本中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适用图像,再现情境,使内容具体形象,例如《马路不是游戏场》,通过介绍交通事故在社会中的频繁现象,引导学生观看一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图片,指名同学以小记者的方式报道一组安全隐患的资料,以当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到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幻灯、影音、图片等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同样是这一课的教学,在新课伊始,借助现在教育技术手段,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欣赏一首名为《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的优酷视频,感人的音乐,把学生带人了事故的现场,十三岁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每个学生都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从而感受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遵守交通规则,能够给社会带来一份安宁与和谐。

二、“情”“境”互激,升华教学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教育需要爱,教学情为先。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一叠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载了他从出生到现在,关于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还有许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长牙,第一次站立,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生病的经历……可以说这是伟大的母亲用她平凡的文字写下的一首爱的赞歌。一位学生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各色毛衣,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编织出来的。这些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不需要教师太多的言语,不需要教师动人的讲解,在这种情与境的交融中,教学已经升华出了一种境界,教是为了不教。

如教学《我们分享我们快乐》一课,是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它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说明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把整节课设计成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全班分成6组,每组8人。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融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我设计了如下游戏:

下雨天,同学们陆续回家了。一个同学站在校门口,焦急地望着天空。这时,小明同学拿着伞刚要回家,小明该怎么办呢?

师:你们想小明会帮助他吗?怎么帮助?老师补充一下,小明家离学校很近。请大家小组内以游戏的形式演一演。

游戏结束后,出现了这样三种情况:

1.小明把伞借给那个同学,自己冒雨回家。

2.小明让这个同学在学校等他,他回家取伞给他。

3.小明把这个同学送回家后再回家。

我让学生根据这三种情况进行集体讨论,生1:选第二种。因为小明离家很近,所以他可以回家取伞借给这个同学。

师:为什么选第二种而不是选第一种或第三种呢?生2:选第一种情况,小明自己衣服会淋湿,会着凉感冒。第三种情况也不合理。如果同学家很远,他就会走很长的路,花很长时间,所以是第二种情况合理。

师:对,在生活中你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老师希望你们在帮助别人时,能正确选择最好的办法。

上面的游戏在学生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互动中,鼓励学生迈出自己的小天地,与同学进行交流,多听听别人的见解,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获得新的启迪。在游戏活动中,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公平对待,通过角色的转变,获得自身的发展。

总之,根据《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特点,课程性质和课程对象,决定了教学方法。以情激趣,以境促情,两种相承才能打开儿童的心窗,才能让他们带着激情、兴趣在课堂和生活中明理成长,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情”让品德与生活真正“活”了起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