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题情境,言语体验”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作者: 罗新云

摘 要:“话题情境,言语体验”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一种以学生为载体和核心的教学模式。本文从“切入话题,感知语言;基于情境,体悟语言;交流互助,理解语言;拓展运用,活用语言”四个方面阐述了这一教学模式引领下的学习过程和方式。

关键词:话题情境; 言语体验; 交流互助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048-001

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始终是教学改革和研究的主题。修订后的课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过程,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目标的达成。

我校英语组“话题情境,言语体验”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一种以学生为载体,以“聚焦话题、情境驱动、交流互助”为关键,以学生“愉快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本,提倡情境教学、互助合作、快乐体验。

在“话题情境,言语体验”教学模式中,我们尝试进行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即:“切入话题,感知语言;基于情境,体悟语言;交流互助,理解语言;拓展运用,活用语言”。下面笔者将从这几个方面简述这一教学模式引领下的学习过程和方式。

一、切入话题,感知语言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围绕话题展开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话题的引领下,教师要通过创设鲜活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感知、理解新语言材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和语言水平适当拓展话题。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story time板块的故事,通常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这些话题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充分利用单元话题,依据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以自由交流、头脑风暴、猜谜、图片预测、话题讨论等多种方式展开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所学语言材料。对于词句板块、综合板块、复习课等课型,教师则要以教材为载体,注重挖掘板块之间和单元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其进行整合,并注重保持单元话题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建立“话题串”,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话题的启发下学会发散思维,拓展语言,提升能力,逐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二、基于情境,体悟语言

情境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依托,它能使教学活动生活化、趣味化和真实化。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理解语言、享受语言、感悟语言的内涵和魅力,最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这对于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主题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首先依据教学目标确定主题,再通过主题确定情境,并分步实施各环节的教学。它可以是一个整体情境,串联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不同教学环节中多个情景的有机组合,呈现出内在的逻辑性。通常有三种主题情境的结构模式:线形模式、伞状模式和拼图模式。

1.线形模式

线形模式的情境环环相扣,前一个情境是后一个情境的基础,后一个情境是前一个情境的延伸,最后形成一个整体。一般以故事方式呈现的主题情境大多属于线形模式。

2.伞状模式

伞状模式的主题情境有一个统领所有局部情境的整体情境,每一个具体环节是整体情境的一部分,或是关注整体情境的一个方面。这个整体情境可以出现在新知呈现环节,也可以出现在操练巩固环节。

3.拼图模式

拼图模式是把零散的、看似无关的情境出人意料的组合成一个整体情境,一步步实施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主题情境都应该是一个整体,要贯穿课堂的始终,渗透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不同环节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在情境中有效激发联想,在情境中运用语言,把握文本的深层意义和体悟文本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交流互助,理解语言

这一学习方式主要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性原则,体现了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研究、思考以及与同伴的合作、分享等活动,完成一系列子任务,在活动中互相弥补、借鉴,进一步理解所学语言,感受成功,提高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互助式”学习方式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充分发挥英语的交际功能。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自由交谈、值日生汇报、歌曲、预测等多种活动,有效激活和唤醒学生长期记忆中的知识和经验;在呈现新知识阶段,可以通过对所学语言材料进行提问、选择、判断等方式展开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语言;在操练巩固环节,则可以通过编对话、调查汇报、话题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之间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拓展运用阶段,可以通过复述、续编故事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衔接。

“互助式”学习方式不只是传递语言信息的过程,更是理解语言和对所学语言材料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口头操练的机会,而且成为集思广益和互相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四、拓展运用,活用语言

拓展运用环节重在“运用”两个字,要求学生进一步内化所学语言,对语言进行综合运用与表达。这一环节可以设计归纳总结、复述、布置生活化任务等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开放性和交际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拓展运用环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拓展运用活动要基于文本,源于文本,但是更应该高于文本,活于文本,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2.拓展运用活动要重过程,重体验,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展运用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当中。

“话题情境,言语体验”教学模式重在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灵体验,更加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此方法目前在我校英语组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我们努力使之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更好的服务课堂教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