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本型”作业设计的探究

作者: 钱萍

摘要:鉴于当前学生普遍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和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作业的机械性与唯师性的实际,本文在小学数学“生本型”作业设计的探究基础上,积极倡导以生为本的作业设计理念,提出了自助餐作业、趣味性作业、多样性作业、创造性作业四种作业方式,以期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本型;作业;设计;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96-002

作业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的教学实际中,往往是教师匆匆完成教学任务之后,便布置大量的机械重复式的作业。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勉强应付,敷衍了事,最终是学生厌学情绪高涨,数学作业质量下降。因此,作业设计题型与要求,应从学生各异的兴趣特长出发,讲究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点。

一、自助餐作业,体现人文

每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有差异,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自助餐式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

1.自选式作业

布置数学作业时,可以依据班里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作业分出层次。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自主选择作业。从而达到学生与自身纵向比较,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

如学过三步计算应用题后,笔者设计以下星级作业题:

(1)二星级能力作业。例如:在下面1-5题目中,任选2-3题加以完成。

(2)下面作业题中,任选一题为三星级能力作业,两题为四星级能力作业。①晨光服装厂要生产500套服装,已经生产了5天,平均每天生产70套,余下的要在2天内完成。(把列式和相应的问题用线连起来。)

A.70×5 余下的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套?

B.500-70×5 已经生产了多少套?

C.(500-70×5)÷2 还余下多少套?

②“联想”电脑公司计划60天生产2000型电脑7500台,

A.实际每天生产200台。实际生产用了多少天?

B.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75台。实际生产用了多少天?

C.实际每天生产的是计划的1.6倍。实际生产用了多少天?

D.实际每天生产的比计划的2倍少50台。实际生产用了多少天?

(3)五星级能力作业题。(可做或不做)

五(一)班有45位学生,在3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未来新世纪”娱乐中心游览。为了让游客得到实惠,娱乐中心对游客推出门票优惠政策:个人票每张售价35元,10人团体票每张售价32元,20人团体票每张售价28元,40人团体票每张售价25元。

①哪种购票方式最贵?是多少元?②哪种购票方式最实惠?是多少元?③最贵的比最实惠的要多付多少元?④如果是42位学生呢?32位学生呢?

2.自主式作业

传统教学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听老师讲的课、写老师布置的作业。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能呢?我们尝试让学生来自己设计题目,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的目的。

比如:50个小朋友去春游,面包车有20个座位,小轿车有5个座位。小轿车每辆100元,面包车每辆80元。想一想,你能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考考你的同桌。

二、趣味性作业,激发兴趣

在设计作业时,特别要在“寓做于兴趣之中”上下工夫。

1.玩味型作业

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师可把一些数学作业设计成玩味题,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觉学和玩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如学习分数的四则计算后,笔者留下了《涂颜色》的课外作业,要求通过计算,把图中计算正确的式子在空白处涂上颜色,涂后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为了找到图中是什么,回家后顾不上吃饭就认真地计算起来。当学生全部算好涂好后,发现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出现了。第二天,笔者通过了解,学生反映这样的题目,做起来不累,完了之后还有回味。

2.游戏型作业

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很大,趣味性作业设计正是迎合了小学生的这种心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笔者设计了一道“帮助小兔找门牌号”的游戏型作业,即小兔接到小熊打来的电话,邀请小兔到它家去玩,小熊说,它的门牌号是108号。可小兔到了小熊居住的小区一看,傻了,原来这里的门牌号都是一些乘法算式,你们能帮帮小兔找到小熊家吗?看完题目之后,同学们埋头演算了起来。

3.情境型作业

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有效情境,不断激起学习的欲望。如学习完“100以内的加减法”后,设计“今天我当家”的情境活动,让学生“自主购物、设计购物方案”的题目变式为富有情境的作业,学生倍感作业的有趣,进而喜爱上了作业。

三、多样性作业,体验实践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通过实践性作业,能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问题。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了,他们的数学素质也就随之提高。

1.动手型作业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脑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本领。在设计作业时,应该布置一些动手为主的实践性作业。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后,可设计“包装磁带盒”的实践题:给每个学习小组提供4个磁带盒,让学生解决包装问题:4盒磁带可以怎样包装?怎样包装更省包装纸?让学生通过现场操作,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认识和理解。

2.观察型作业

学会观察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顺序、有重点等。

居住小区绿地内乔、灌木数量不宜过多,乔灌比宜在1:15左右,常绿落叶比宜在1:25-30,最好选用大规格的苗木,做到当年投资绿化,当年见效。一来有利于对已成形绿地的保护,减少人为破坏;二来可早日发挥小区绿地的生态效益。

4.公共建筑周围绿地的植物配景

居住小区为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小区内往往分布有许多不同功能的配套公共建筑,如商店、邮局、托幼园、学校、居委会等等。这些公共建筑由于功能不同,可分区规划。周边绿地采用自然式的配置方式,紧靠建筑物的地方(正面除外)宜配置l行比较高大的广玉兰、水杉、银杏等树冠相对较小的常绿或落叶乔木,以便和住宅建筑相分隔,保证居民的安静休息,外围至道路边可用黄杨球、红叶李、珊瑚、火棘等不同色调和形状的灌木疏密点缀,再辅以绿色草坪,使植物配置层次分明,增加了绿化的艺术效果。公共建筑门前是人流集中、居民交往较频繁的地方。为了适应这种特点,植物配置可用不同形状和不同色彩的树坛、花坛相结合的形式,坛内配置香樟、无患子、合欢、雪松、

盘槐等遮荫树种,或用大叶黄杨、海桐等球形植物组合,配置月季、迎春、美人蕉等开花灌木和宿根花卉,以活跃建筑物门前气氛,达到保护绿地和美化环境的目的。

5.外围周边绿地的植物配置

在教学中,就可以指导学生由课本出发,到生活中去观察事物。

周围的事物都蕴藏着数学知识。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后,先让学生通过折、看、比得出对称,再布置课外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观察树叶、动物的长相……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树叶、蜻蜓……是对称图形。”学生不但自觉参与,且大大丰富了他们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教学与实际生活离得很近。

3.调查类作业

国外教育中,经常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一个调查报告,学生在获取最后的知识的同时,创新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发展,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如学习“小数乘法”后,设计这样的生活实践题:请你调查菜场鱼、肉、虾以及部分蔬菜的价格。小明妈妈带了20元钱,买一荤一素,各一千克,你能根据你调查的菜的价格,帮小明妈妈设计不同的购菜方法吗?

四、创造性作业,拓展思维

1.创造性作业

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1)算出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3)如果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大理石价格表:A类50×50cm 60元/块

B类80×80cm 140元/块

C类100×100cm200元/块地砖价格表:A类50×50cm 20元/块

B类80×80cm60元/块

C类20×20cm5元/块地板价格表:A类80×5cm10元/块

B类100×8cm18元/块

C类150×12cm55元/块

这种类型的题目,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同样,在选择材料上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个人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方案,自己去利用和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开展独立性、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性作业

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比如: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后,设计一条这样的作业:请你在自己的家中准备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将它围成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完成下面的表格。然后请你思考下面的问题:

1.根据上表你发现了什么?

2.大爷想用一块长36米的篱笆围成一块菜地,你会给张大爷提一个什么样的建议才能使他围成的菜地的面积最大?

学生在完成这样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理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中增加数学知识,增长数学才干。

作业设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值得我们去作出深层的思考。真正使数学作业发挥它应有的效能,使数学作业成为学生学习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堆中解放出来,是我们数学教师持久且不变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程功,陈仙梅,教育心理学,江大学出版社

[3]叶季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海教育出版社

[4]谢恩光,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与探索,江教育出版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