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科学教研组建设的策略思考

作者: 金伟平

摘要:本文根据小学科学教师现状,提出了一些加强科学教研组建设的策略: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弥补教师知识缺憾;依托三项工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推进制度建设,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研组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75-001

教研组是学校学科教学的基层组织,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基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舞台。由于目前担任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兼职的,缺少与科学课程相通的科学知识储备,面对科学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实验和问题,教师自己也不会说、不会做、不能回答,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大糊涂教小糊涂,越教越糊涂”的现象。因此,加强小学科学教研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立足现实,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镇资源,并采取了以下策略,取得了一些实效。

策略一:开展各类培训,弥补教师知识缺憾

1、专项培训

为了让教师在教学中能把准确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按规范要求做好演示实验,我们依托教研组,对全体科学教师开展了做作业本和做实验的专项培训。

1.1做作业本

科学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是教师新接触的,为提高大家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教学要求的把握,教研组要求每个科学教师在上课前先去做一遍作业本,以避免教学时出现知识性错误。在隔周六教研活动时,安排部分骨干教师组织交流答案,对有些开放性的题目提供一些答题思路。这样的培训弥补了教师知识上的缺憾,让教师们有信心去上好课。

1.2做实验

科学教学中贯穿着很多实验,对一些需动手探究的内容,我们则在教研活动时让教师先做一做。从最简单的熄灭酒精灯、点亮小灯泡,到稍复杂的电磁铁、小电机的实验,再到很难的剥制洋葱表皮、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等,我们都在培训时让教师进行操作。由于教师们层次不一,各有所长,因而培训其实就是互动学习的过程。教师们会做实验了,也自然感受到了做实验的乐趣,做实验的高效,在教学时就可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了。

2、通册培训

为更好地解读教材,我们采取分单元培训的方法。每册科学教材都是四个单元,就由四位教师分头准备,尽已所能分析教材的特点,提出一些教学建议,补充一些科学知识。在每月一次培训的同时,也提供给大家一次交流的机会,把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作一次集中的解决。这样对教师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更有利。把这种培训穿插在学期中,教师们既有了已上课后发现的问题,又有了备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带着问题来参加培训,培训后把问题解决了回去。对教师上好课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策略二:依托三项工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我镇中心校非常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建立了“教学智囊团——生命亮丽工程——青春闪光工程——青蓝工程”的层级管理模式,依托良好的教学环境,我们科学教研组组织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以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1、“生命亮丽工程”教师展示活动

在开展县科学骨干班研修活动时,我们教研组积极争取把活动放我们镇来开展,请生命亮丽工程的成员一同进行教学展示。这样的科学教研组活动,让全镇不同年级的科学教师都不走出家门就能领略优秀教师的风采。

2、“青春闪光工程”教师诊课活动

参加“青春闪光工程”的是每门学科中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由“教学智囊团”的教师对“青春闪光工程”学员进行诊课活动,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让教师能从体现课标精神,从学生学的角度,从促进学生发展的方面去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努力让学生参与、感受、体验、探究。诊课活动促进了个别教师的专业成长,我镇现已出现几位在科学教学方面能独挡一面的领跑者。

3、“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

刚分配来的新教师具有了较扎实的专业功底,但教学实践能力还很弱,让他尽快成长也是教研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师徒结对后,由师傅作指导,我们把他的见面课作为教研组活动的一项内容,让全镇的科学教师都来听,并积极参与讨论,帮助指导提高。

不管是开展哪个工程的活动,我们教研组都会安排评课交流,让每个教师都成为一个参与者,思考者,而不做“看客”或“听客”,并时时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让教师搞清我教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学得如何?在相互切磋中共同提高。

策略三:推进制度建设,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了,教学能力提高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科学素养,提高整体素质。而要真正让教师有所提高,除了教研组集体活动外,还需要有制度作保证,让教师注重对自身的建设,注重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为促进教师学科素养的不断提高,镇中心校建立了以下制度,由教研组协助完成。

1、外出反馈制

“请进来,走出去”是我们教研时常用的方法。在各次教研活动和培训中,我们邀请市县的教研员或一些市县的名优教师来参加指导,给教师作专业上的引领。我们还分批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科学研讨活动,并及时把外出学习反馈上传校园网,让全镇的科学教师了解全省、全国的小学科学教学动态,不断提升科学素养。

2、名师引领制

镇中心校要求智囊团成员每月上传两篇教学叙事,每学期开出一节示范课引领全镇教师,潜移默化提高教师的科学教学水平。于是,智囊团成员经常会把自己的一些教学小窍门、教学心得上传秋瑾小学网,供科学教师参考,在相互借鉴、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促进思维火花的碰撞,实现科学教学的更优化。

3、成果奖励制

中心校修改完善了教学成果奖励制,对教师的科学案例、论文等获奖和学生的文章发表等都作出了明确的奖励规定。使教师们不拘一格写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不局限于语文、数学等学科,从理论上提升自己。

实实在在的研训活动让每一个教研组成员都乐意积极参与,明明白白的制度又促进了教研组成员学有所思,研有所得。只有继续加强科学教研组的建设,让所有科学教师乐于教,善于教,才能让学生爱上科学,爱学科学,会学科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