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
作者: 吴 敏摘要: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在于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数学与生活“零距离”。首先应为其创造条件,其次,加强学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数学回归社会生活。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条件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50-001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对形象思维本身来说,又有+发展的问题,没有对学生日常生活中感性材料的观察、比较、分析,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就没有根基,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学中应注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奥秘”,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学能力来源于运用。这样,则可以化抽象为形象,从而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应为学生创造数学“生活化”的条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内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变课本数学为生活数学
1、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课文中的数学也只应是生活数学的一种影射、提取、概括和应用。因此,这样看来,课本无非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数学提供了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它只是在喻示,任何“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贴近儿童生活的素材,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内容,都是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因此,应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明白知识来自于生活,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生活课程”、“体验课程”。
2、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从来就不是书本上的枯燥学问,它的身影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有数学
数学同其他学科知识一样,是在人类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比如:学习相遇问题,教师带领学生模拟乘车的情景,让学生轮流当乘客开展活动,把枯燥乏味的相遇问题生活情景化,使学生乐于感知接受,易于理解内化。接着让学生讨论怎样列式计算,从而引出算式的含义。这样表演生动真实,费时不多,激发了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心理素质,在情趣与算理的交融中,让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二、让数学回归生活
1、将数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有数学,教学中注意从生活出发,注意与生活实例联系。这样,数学知识就易为学生感知、理解并接受,这也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从现实生活中收集知识背景的有关材料,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和畏惧心理。
2、激发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
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当他们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他们更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所在。如:在学过“用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后,我问学生:“学校的旗杆有多高时,他们都说不知道,我启发他们,用什么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有的同学说可以爬上去量一量,这个方案立刻让学生给予否决,有的同学又说把旗杆撂倒来测量一下,但这个方案也没有得到学生的通过。最后我问学生能不能利用我们所学过的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有的学生就想到了:根据杆高和影子在同时同地的情况下成正比例,这个问题可以用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
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这些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实地考查,也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现实活动。无论哪种实践活动,都需要让学生首先明确研究哪些因素,如何获取这些因素的相关信息,然后才能具体去搜集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抽象出其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实施方案或建议。还可以鼓励学生付诸实施,在实践中检验并修正自己的方案或建议。
学习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应用,才能逐步变成数学能力。因此,当学生获取了某一知识后,教师就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应用机会,学用一旦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加巩固。例如:学完‘圆、角、分’的认识后,可以将课堂设置成商场,开展“文具店,玩具店”,让学生轮流当一回售货员,大家表演买东西,帮助学生认识、使用人民币。通过这些活动,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而且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不枯燥,并不抽象,这样的学习与运用,既激发了学生们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真实情感,又提高了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本在应用。数学教学中只有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才能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应用技能,才能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视察、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