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安保工作分析与对策
作者: 贺晓飞 詹 曜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就当前我国高校安保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安全保卫;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110-001
一、当前高校安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高校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是高校以及教育制度本身带来的问题。本文分别从这个角度分析当前高校安保工作面I临的新形势:
(1)招生规模扩大给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严峻挑战。扩招以来,高校规模急剧扩大,在校生人数成倍增长,扩大招生造成了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校园里学生内部盗窃、抢劫勒索、群体斗殴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办学主体和办学层次日趋多元化,学生成分更加复杂化,而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相对滞后,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校园安全和校园管理带来较大难度。为满足扩招而进行的各项教学、生活条件和设施的建设,扩大面积,新建校舍,增添设备,使得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建筑工程等方面的外来务工人员大大增加。这些因素都导致高校安全保卫部门的管辖范围大大增加,管理对象数量大大增加,管理职能大大增加,不稳定因素也大大增加。
(2)高校的开放给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越来越成为科研人员密集、高技术新知识密集、高科技设备密集,以及高价值财产密集的地点,诈骗、抢劫、偷盗、伤害等侵害师生员工财产和生命的案件有上升趋势,高科技手段犯罪也不时发生;随着高校与国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外国留学人员的不断增加,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同时,在一些承担国家和军队重要科研任务的高校,保密工作的难度也不断加大,防止失密窃密的任务十分艰巨。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艘学校安保形势日趋复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原来隶属于学校的后勤服务部门从学校剥离,变成按市场机制运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后勤职工人心浮动,另外,因校舍扩建而使施工队伍和流动人口明显增多,后勤社会化改革,都使得校园内的流动性人口增多,一些文化程度、思想素质较低的人员,加剧了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复杂性,校园管理难度加大,与师生利益时有冲突,关系紧张,使学校安保形势日趋复杂。
(3)大学生心理问题是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新因素。入学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自立自理能力差,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生理尚未完全发育,心理更不成熟,学生面临着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而学校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教育滞后,学生中的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增多。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出现了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导致极少数教工也做出过激行为,如不及时疏导,可能诱发或导致违纪、犯罪。
二、新形势下高校安保工作的对策
(一)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观念转变
1、树立服务意识。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要从学校稳定的大局和师生的安全需要出发,实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要以学校的公共安全和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为主要对象,明确服务内容,确定服务的职责范围,落实服务的人员和措施,转变工作作风’既要方便师生的工作生活,又要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2、增强主动防范意识。高校安保工作要主动出击,积极防范,实现由被动应付向主动防范的转变。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要随时注意观察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对高校的干扰,充分估计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可能产生的影响,提高工作的预见性。
(二)加强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保卫干部队伍
学校保卫工作者是学校唯一一支24小时工作的队伍,且具有反应快、处置力强的特点,因此,建立一支懂业务、高素质的政工、保卫干部队伍,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开展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评估工作
这是切实解决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速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对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进行评估,不仅可以强化各级领导和师生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而且还有利于发挥其促进功能、监督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和制约功能,确保校园安全、安定、安宁、安静,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顺利发展。
(四)做好师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咨询是抓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基础
1、建立高校安全教育教研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自编或购买安全教育教材、聘请法律、公安、消防、有关领导、安全保卫部门的同志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法制、消防安全、逃生等方面的教育,对降低违法违纪率,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
2、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聘请心理医生、心理咨询专家、学院领导、学院各部门负责人定期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通过心理释压和心理疏导,能够使大多数学生及时、顺利的渡过难关,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事故、甚至是自杀和犯罪。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中的职责,以及高校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使得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在政府有人管、学校有人抓。赋予高校保卫工作的法律地位,尽快树立高校保卫组织职业权威,促进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