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开展SEL教育的路径分析

作者: 蒋振东

小学科学开展SEL教育的路径分析0

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SEL)旨在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与社会技能方面的能力。SEL教育可以完善以往课程过于偏重个体知识与技能发展的功利目标,体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学会沟通,使学生具备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一、SEL教育简述

SEL教育在1994年由美国研究者提出,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的技巧、负责任的决策五个核心能力框架。目前,欧美国家已经逐步发展出了自己的课程体系,但开展SEL教育的形式并不相同。有些地区将社会情感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如英国、澳大利亚;[1]美国则更加灵活,学校可以选择开设某一课程,也可以将其与各学科融合教学。

1.注重校园文化与班级文化

欧美学校十分重视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舒适、支持的环境,营造一个更包容、更健康和更积极的氛围;重视通过班级文化发展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的环境;重视让学生认识自己,发展个人认知,加强自信。所以,在美国中小学,教师经常引导学生使用社交语言,用更积极的词汇鼓励他们,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在社会交往中运用更恰当的语言互相鼓励,解决冲突(如图1),从而建立融洽的班级氛围与学习环境。

2.注重项目学习与合作学习等方式

在美国中小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均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交流表达的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又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帮助他们适应项目学习的方式。平日里,教师通过早会引导学生互相问候,开展讨论活动。为了促进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采用了各种形式进行教学,如击鼓传花问答、互相阐述自己的想法、小型辩论等各种问与答的对话游戏。

二、SEL教育融入小学科学的现实意义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让他们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倡导合作学习的小学科学课程开展SEL教育有着先天优势,能提升学生在科学课中合作学习的效率。

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社会情感的培养,主要原因包括:教材内容过多,教师无法腾出时间兼顾科学概念的建构与社会情感的培养;教师走班授课缺少培养学生社会情感的时机;教师对社会情感培养的责任认识不足,认为学生情绪健康、交往能力、社会认知的培养应该是班主任或者是道德与法制课的责任;等等。事实上,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小学科学教材的重编,有的年级预留出了很多可以拓展的课时空间。在科学课中开展SEL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他们沟通交流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建构科学概念。

三、在小学科学中开展SEL教育的方式

依据有效的SEL框架(如图2),[2]教师可以选取在哪些内容中可以融入SEL教育的内容。

1.营造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

目前,小学科学教室大多数突出实验室功能。由于教师教授的班级较多,学生的成果无法全部展示与发布出来,教室也缺少让学生发表见解的大纸张、彩笔等工具,而座位的方式也不方便学生展开讨论与书写报告,因此,课堂上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多记录在小型记录单的表格上,然后通过投影设备展示出来。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方便快捷地展示小组讨论成果,但不利于学生对比观点与交流。

在小学科学中融入SEL教育后,科学教室可以在教室两端布置黑板,并在角落布置一个长期展示学生记录的区域,在教室固定区域长期储备大纸张与彩笔。学生的桌椅要方便移动,可以随时转身开展交流。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观点粘贴在黑板上(如图3)。

2.帮助学生掌握沟通与问题解决技巧

在注重SEL教育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还要培养他们发表见解与互相评价以及解决分歧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会使用一些常见词语(张贴在教室里,见表1、表2)。

教师要善于在科学起始课帮助学生学习解决冲突的策略,当他们出现矛盾时,尝试让他们一起观摩怎样通过对话解决矛盾(见表3)。这样的展示与训练时间不需要很长,但可以将解决冲突的能力的培养整合到日常管理之中,既不影响正常的核心课程的学习,又减少了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次数。

经过长期的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出现矛盾时就不会只是大喊大叫,或者发怒、互相推搡,而是尝试用交流解决问题。而教师也会更放心地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学习,减少了“边缘人”的产生。

3.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并鼓励表达

李镇西老师认为,如果我们承认儿童是教育的最高价值,那就意味着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儿童的视角、儿童的需要……而这一切都指向儿童的幸福。这也给科学教师很多启示: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作为人的特性,在收集数据、论证实验中,通过语言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把走流程而缺少互动的课堂转变为让学生自主建构概念、不断完善与展示自己认识的课堂。教师可以通过下面几方面发展学生的社会情感。

(1)小组讨论

这一实践锻炼了学生的沟通技巧,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参与学术演讲的机会。为了有意义地参与课堂讨论,学生必须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并根据自己的想法,以尊重的态度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课堂讨论激发了学生的社交意识和自我意识,提高了他们与同学相处的能力。

(2)选择和责任

教师要允许学生最大限度地对自己的工作做出决定,这可能包括制订课堂规范和程序,以及让他们选择如何完成课程和活动。在课堂上提供选择会增加学生对学习的主人翁感,培养他们负责任的决策能力。

(3)教师语言

教师如何与学生交谈很重要。从SEL教育的角度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监控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为他们提供温暖和支持。学生可以向教师学习积极的方法来鼓励他人,表现出同理心。

4.注重项目学习方式

项目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实用主义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黎加厚教授提出,基于项目的学习以研究学科的概念和原则为中心,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参与项目的调查和研究来解决问题,以建构起他们的知识体系,并能运用到现实社会中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以大单元为主题的项目学习,帮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研究同一个主题,在他们建构科学概念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社会沟通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育鹰小学)

参考文献

[1]崔楠楠.社会情感学习的应用意义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12).

[2]张爽.美国学校教育中的社会和情感学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0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