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思维型学习单设计的研究

作者: 卞海霞 高伟

小学科学思维型学习单设计的研究0

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核心活动。学习单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指导学生探索的教学支架。小学科学课堂上学习单的使用非常广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指导而偏向对结果的记录等。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习单的作用,教师可以设计思维型学习单,指导学生理性思考科学问题,通过对思维过程的细化指导,提升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一、运用“十字架”学习单,发展学生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运用“十字架”学习单,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合理推测,从而发展分析能力。

在三年级《天气与气候》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气候,教师设置了一个活动“你能通过分析资料,猜一猜去年的今天可能是什么天气吗”,并提供“十字架”学习单(如图1)。教师遵循中年段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提供思维分析的支架,通过细化天气的诸多要素,引导他们从气温、云量、雨量、风力和风向等方面逐一分析,同时提供“今天”详细的天气状况作为参考资料。学生对比分析后,将自己的预测与依据填写在学习单中。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习系统地分析问题,有依据地预测。

二、运用“韦恩图”学习单,发展学生归纳能力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归纳是重要的思维方法之一。在研究物质的本质、物质变化的规律以及物质的相互关系时,常常需要用到归纳的方法。事实上,要从大量的信息中快速地寻找相似之处,归纳得出科学结论,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简单。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教师可将“韦恩图”与学习单结合,发展学生的归纳能力。

在四年级《鱼类》一课中,教材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各种鱼的特征,归纳鱼类的一般特征。这节课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学习用归纳的思维方法认识鱼类的一般特征。教材配套学习手册上的学习单是气泡图,这样的学习单只是用来记录最后的结果,那么鱼类的共同特征到底是怎么归纳出来的呢?教师出示“韦恩图”学习单(如图2)。首先,学生需要在每个圈里写出观察到的鱼类的特征,如在“鲫鱼”圆圈中可能出现水生、用鳃呼吸、有鱼鳞、卵、有鱼鳍、鱼刺多、能食用等词语,在“黑鱼”圆圈中可能出现水生、用鳃呼吸、有牙齿、卵生、皮肤表面有黏液、鱼刺较少、有鱼鳍、能食用等词语,在“金鱼”圆圈中可能出现体型较小、颜色种类多、水生、用鳃呼吸、卵生、有鱼鳍、不能食用等词语。接着,学生需要找出它们相同的特征,并将其填写到中间重合的部分里,如水生、用鳃呼吸、卵生、有鱼鳍等,这样一来,鱼类的共同特征就显而易见了。从个别特征到一般特征,这正是归纳的本质所在。学生在完成记录单的过程中,借助“韦恩图”学习单学习归纳的方法,建构了科学概念。

三、运用“三折页”学习单,提升学生科学论证能力

“三折页”将学习单分为三大区域,每个区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内容。江苏省教研室冯毅老师曾在《哪里的狐狸》一课中设计过“三折页”学习单(见表1)。本研究中的“三折页”学习单将学习单分为环境特点、外形特征及对应作用三方面内容,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促进他们的概念建构。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建构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大概念,教师借助阅读资料引导学生研究。资料有以下内容:沙漠、草原、森林等环境,几种狐狸的高清图片及相关介绍。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资料,判断某一种狐狸生活的环境并给出合理的理由。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学生要搜集相关证据,如在寒冷的环境下,狐狸有厚厚的毛,这样可以用来保暖。要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往往需要多条证据链。在“三折页”学习单中,教师先确定证据链的基本框架,即“环境特点—外形特征—对应作用”,学生从皮毛的厚度和颜色、脂肪多少等不同的角度分析生物的外形特征与环境的关系,这样就搜集了多条证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建构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认知,发展了论证能力。

四、运用“Y”形学习单,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属于高阶思维能力,课堂实践表明,评价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有显著作用。评价可以发生在探究过程的诸多环节,可以是对方案设计的评价,也可以是对表述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还可以是对学生在本节课上表现的评价。这些不同方面的评价有一些共同点,如: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有怎样的建议?“Y”形学习单将三大板块的评价内容整合在一起,既形象直观,又能很好地支持学生的评价活动,这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在教学《哪一种形状的承重能力强》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围绕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进行交流,提升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优点、不足两方面辩证地分析其他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然后提出改进的建议,并完成“Y”形学习单(如图3)。学生在完成学习单的过程中,从优点、不足及改进三个角度反复阅读与分析同伴的实验方案,有效提升了批判性思维。

[课题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基于中国农业科技史的中小学科学课程开发研究——教育重演论再认识”,编号:BHA210154。课题2:南京市2022年度教研课题“以评价为导向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设计研究”,编号:2021NJJK14—L04]

(作者单位:卞海霞,江苏省南京市太阳城小学;高伟,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

参考文献

[1]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2]陈媛.学习任务单在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

[3]Eric Frangenheim.活跃课堂思维的教学策略[M].龙枚,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