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地方文化的项目学习探索

作者: 黄汉辉

科学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引导他们自觉获取科学知识,要着眼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科技自信自立、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潮汕“青草水”文化具有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体现了潮汕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汕头市东厦小学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为着眼地方文化开展项目学习探索,学校开展了基于潮汕“青草水”的“辨草制凉茶”项目。

一、项目背景

“青草”是潮汕地区民间对一些鲜草药的统称。在潮汕的炎炎夏日里,喝“青草水”解渴消暑是一道独特的生活风景。将一把青草洗净,用砂锅熬煮,放点红糖,有时加几片生姜,一锅的朴实无华的“青草水”就做好了,它是全家的保健饮品。在广式凉茶盛行的今天,还有多少潮汕孩子在喝潮式凉茶——“青草水”?

在汕头市文化馆网站检索全市的“非遗”项目,目前尚未查找到任何潮汕青草药饮品相关的项目。面对现代医学的冲击和传统“青草水”文化可能流失的窘境,潮汕“青草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该项目引导学生学习潮汕地区传统的青草药相关知识,包括识别草药、了解草药生长的环境、草药的种植实践、不同草药的功效、潮汕“青草水”对应二十四节气的应用、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青草水”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等系列科学探究。通过引导学生加强对潮汕“青草水”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提高他们对潮汕青草药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以此激发他们对生活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兴趣,促进潮汕“青草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潮汕“青草水”文化的丰富内涵

潮汕“青草水”文化的独特之处,不仅体现了潮汕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也展现了潮汕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尊重。“青草水”文化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地方特色鲜明,学生通过学习,潜移默化地亲近大自然、学习大自然、敬畏大自然。该项目实施之前,学校组织师生分为四组展开资料收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比较全面地梳理了“青草水”文化。

1.丰富的草药资源

潮汕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为各种青草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这里的中草药资源极为丰富,包括了许多具有独特药效的青草药。

市区的青草铺,既有新鲜的青草,也有晒干的青草,货架上堆满了一袋袋的草药根,能够一年四季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市场上或街道边铺排开来的“青草摊”,各种新鲜的青草药琳琅满目。这些来自山野的菁华,朴素而实在,散发着浓浓的乡土味道。这些青草药在潮汕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保健养生。

2.深厚的文化底蕴

“青草水”不仅能解渴消暑、清热降火,而且能治疗一些小疾病。潮汕青草药有其内涵丰富的草药学理论,传承了先辈对大自然的理解和认识。在医疗条件匮乏的年代,偶有“头烧额热”“脚酸手软”,潮汕阿嫲阿伯个个都是“家庭医生”,总喜欢到街头巷尾的青草摊买一些青草回家煮。即使现在医疗条件好了,还是有不少潮汕人习惯用青草药来调理身体。

潮汕“青草水”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潮汕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地方特色的“青草水”使用习惯和知识体系。这些知识和经验通过口耳相传、师徒授受等方式在民间广泛传播,形成了独特的潮汕“青草水”地方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体现了潮汕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也展现了他们勤劳智慧、勇于探索的精神传统。

潮汕“青草水”不仅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潮汕子弟,也见证了城市爱心的传递。一桶凉茶,两张木凳,撑起一个爱心凉茶摊。每年夏季,在存心善堂,在潮汕的街头巷尾,一个个爱心凉茶摊为过往路人提供免费的“青草水”,让城市充满了温情与感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草水”跟“工夫茶”一样,都是融入潮汕人血液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民俗文化、一种代代相传的情怀。

3.独特的药用价值

潮汕“青草水”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闻名。这些草药通常疗效明确、价格低廉、易于获取。潮汕人善于运用青草药治疗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感冒、咳嗽、腹泻、风湿病等。经营青草摊档多年的摊主深谙各种青草的习性和功效,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搭配青草。例如,“蛇舌草”清热解毒,“猫毛草”利尿解暑,“鱼腥草”清肺止咳,“桑葚叶”清肝明目,“荷叶、麻叶”解暑,“茅根”凉血止血。同时,潮汕人还将青草药应用于日常保健和防疫,根据季节变化和疾病特点,选用适合的时令青草药来预防疾病。例如,在春季,可能会使用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尿作用的“蛇舌草”;在夏季,则更倾向于使用具有解暑降温功效的“青蒿”和“莲叶”。这种时令草药的应用方式,既体现了潮汕人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也提高了草药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广泛的民间应用

潮汕青草药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些青草不仅被用于治疗疾病,还被广泛应用于药膳、食疗等方面。潮汕人善于将青草药与各种食材相结合,制作出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药膳佳肴。例如,石橄榄田螺鸡汤、珍珠花菜猪血汤、枸杞菜猪肝汤经常会出现在潮汕人的餐桌上。

草药性温,有病治病,无病养生。这些不起眼的青草,搭配各种食材,不仅达到药食共用的效果,也成为潮汕人情有独钟的专属味道。这既满足了味蕾的享受,又达到了保健养生的目的。

三、“辨草制凉茶”项目活动探索

学校开展的“辨草制凉茶”项目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驱动,以成果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以合作为方式,助力深度学习,着眼培育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该项目实施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项目学习中,学生能够找到兴趣、自我探索、团队协作、感受成功。从核心知识到关键技能,从基本概念到核心素养,他们基于真实场景深度学习,基于真实任务协同合作,基于真实体验获得成长。

1.收集与整理:潮汕青草的自然奥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与交流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能力这四种能力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收集与整理资料是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面并进行推理、论证必不可少的方式和过程。

学生自主选择一种青草并明确探索目标后,教师指导他们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全面收集该青草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等特征,以及生长环境(土壤、气候、光照)、药用和保健功效等详细信息。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估和筛选能力、信息利用的道德和法律意识等。

自然笔记是观察自然、认知自然、学习自然、记录自然和展示自然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促使学生感悟自然、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有效路径,也是自然规律和法则的认知与了解的途径。学生结合收集到的资料,手绘或拍摄照片记录青草的特征,配以文字说明,完成图文并茂的自然笔记。文字可以快捷地记录与传达所观察到的信息,绘画既是认识目标的重要行动和过程,也是辅助和完善文字内容所不能及的形象展示方式。此外,学生可以加入个人见解或感悟,更充分地表达经过研究与发现之后的内心感受,使自然笔记更加生动有趣。

2.体验与探索:青草水组方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邱卫黎编写的《潮汕裤头方》一书中,介绍了应对中暑、预防暑热、感暑的25个验方,涉及多种潮汕地区常见的草药,如蚶壳草、生莲叶、白花蛇舌草、淡竹叶等。这些草药大都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在潮汕地区寻常易得。蚶壳草都可以煮水服用起防暑、解暑作用,两者可合用,也可单用。另外,比较实用的解暑验方还有莲叶绿豆红糖水、白花蛇舌草绿豆水、冬瓜皮莲叶水鲜和淡竹叶红糖水等,还可以用马缨丹(俗称臭花、狗屎花)的根部煮水,用冬瓜皮或西瓜皮熬煮红豆等,都具有较好的解暑作用。

学校组织高年级学生深入研究经典的潮汕“青草水”组方,了解每种青草在其中的作用及整体功效。按照组方要求,采购新鲜或晒干的青草,确保品质优良。学生亲身体验熬煮“青草水”,并详细记录熬制“青草水”的步骤,包括清洗、浸泡、煮沸、调味等环节,同时注意火候控制和时间管理。熬制完成后,适量品尝,讨论其口感与功效,并反思熬制过程中的得与失,探索饮品口感、贮存等的改良、提升方法。

虽然一些潮汕草药具有较好的解暑作用,但作为药物,教师应特别提醒学生注意避免胡喝滥服,切忌过量饮用“青草水”。同时,学校充分协同家庭、社会的力量参与项目学习,特别是积极寻求专业人士为项目学习提供支持,指导、帮助学生探寻潮汕“青草水”的科学奥秘。

3.实践与记录:潮汕青草种植

潮汕草药大多生长在乡村地区的屋前檐后、菜园田垄、果林山坡或溪流周边。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青草生长的环境也受到一定影响。深入乡村、山区采药的辛劳以及采药收入微薄等因素,也让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学生进行潮汕青草种植实践活动,有利于他们进一步认识潮汕青草,推动潮汕草药的保留与传承。

根据学生所选青草的生长需求,教师指导他们:准备适宜的土壤、容器和工具,了解播种或扦插的最佳时机,按照种植指南进行播种或扦插;记录种植过程中的每一步操作,如浇水、施肥、修剪等;定期观察青草的生长情况,记录其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关键阶段的变化,以及遇到的挑战(病虫害)和解决方法;待青草成活后,测量记录、拍照留念,或者用小视频分享种植心得和成果。

潮汕青草种植实践活动为科学探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载体。学生通过参与潮汕青草种植实践活动,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下,为解决真实的问题情境而展开科学探究,这极大提高了科学探究的有效性。该项目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科学探究的主动性。

4.设计与制作:潮汕青草植物标本

?植物标本是植物分类的重要凭证,对于植物相关的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亲手采集和制作标本,学生可以近距离地接触潮汕青草,更直观地了解潮汕青草的形态和特征,锻炼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进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学校通过社团活动指导学生选材与设计,挑选生长良好、形态典型的青草植株或者叶片、花朵作为标本材料,考虑如何布局以展现其美感。根据所选方法(压花法、干花法)制作标本,注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和自然形态。在卡片上设计并粘贴标本,添加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标签,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标本融入书签、相框、挂饰等作品中,让潮汕青草的美得以发扬。

潮汕青草标本制作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传承和保护,也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意义。

小结

潮汕“青草水”以其丰富的草药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药用价值、广泛的民间应用而独具特色,是潮汕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学校开展“辨草制凉茶”项目活动,是赋能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还有利于提高他们对潮汕“青草水”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可喜的是,该项目的实施还为潮汕“青草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东厦小学)

参考文献

[1]邱卫黎.潮汕裤头方[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21.

[2]王岚.项目式学习:从课后“甜点”走向课堂“正餐”[N].中国教师报,2023-03-08.

[3]张金菊.改变学习共同体中评价方式的实践研究[J].进展:教学与科研,2021(1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