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研究

作者: 辛军锋

思政课是学生完善人格、提升政治觉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关键课程。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不仅是思政课建设的迫切需要,还是引领学生认清历史形势、勇挑时代重任的必然要求。在这个教育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路径,对完善整个高中思政课程体系,提升思政教学质量,培养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积极的意义。下面,笔者从政府担当、学校引领、社会协同三大方面探讨促进高中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升路径。

一、政府担当:优化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顶层设计

随着高中思政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基于此,政府需担起优化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重任。

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出台办好思政课、提升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大政方针。特别是教育部门,可以根据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在逻辑推出一系列激励机制,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还可以联合学校搭建“线上+线下”为一体的假期思政理论大讲堂、“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思政育人研学平台等能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帮助思政课教师转变观念,形成独特而实用的教学风格,进而主动提升个人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在优化顶层设计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可以协助学校设计高中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升方案。

二、学校引领:针对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升工作精准施策

高中作为思政育人阵地之一,只有在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升工作中做到精准施策,并能基于大思政观对他们进行思想引领,才能促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学校可以将提升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纳入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规划,并将其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因此,不仅要研读好国家有关思政课建设的各项政策及法规等,还要结合学校实际构建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升体系。一方面完善思政课教师选聘、管理、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激发他们加强学习,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和提升道德素养。另一方面针对不合格思政课教师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同时为一些具备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的思政课教师解决各种后顾之忧,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思政课教学之中。

其次,为了提升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学校可以通过创新思政工作内容和方式,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具体可以从这些方面做起:一是以党的重要理论为载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以思政课教师为对象定期组织政治学习活动和开展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二是学校可以建立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结果反馈机制,引导思政课教师谨遵师德,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三是学校还可以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科水平。鼓励思政课教师从不同途径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三、社会协同:为社会参与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升提供支持

任何理论都必须经得起实践检验,因此要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还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各主体的协同作用,最重要的是要能借助多领域资源实现师资协同。第一,学校可以多鼓励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积极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思政大环境。第二,学校可以在校内建立一支以落实“三全育人”为中心任务的教职工实践共同体,其中主要角色由思政课教师担当,其他各科教师、行政人员作为辅助,培养更多的思政人才,定期联合社会机构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营造出一种能够充分体现大思政观的实践氛围。终极目标是以大思政团队带动小思政集体,再以小思政集体促进大思政团队,最终形成独具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共同体,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参与程度,如为了深入了解党史,学校可以安排教职工实践共同体负责收集本地区的党史资源或是重走革命圣地,并将其中的思政元素融入具体的教学之中。

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其核心素养对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学校、政府、社会应在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方面多互动,共同发力,强化高中思政课教师提升核心素养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推动思政课建设与时俱进,因势而新。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高级中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