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仿写训练研究

作者: 张正宝

作文作为语文学科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字分析、思考及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部分学生对写作文较为抗拒,他们不知该如何下笔。为帮助学生突破不会写作文这一难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仿写,这能有效降低写作难度,进而培养学生自觉的写作文意识。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写作是语文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通过写作学习可以使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的作文学习,如对学生开展作文仿写训练,在学生学完一篇文章后,让其模仿文章的写作风格再写一篇类似的,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培养学生仿写意识

在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大都以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很难激发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意识,不利于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想处于一种封闭状态。而写作学习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思维意识作为支撑的,但程式化的教学引导下,学生的写作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很难将自己的想法融入作文之中,这使得学生难以独立完成一篇含有个人思想的作文。在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先挑选一篇自己喜欢的课文,在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仿写,这就等同于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零起点的写作状态,使学生的写作学习能力获得有效提升。在仿写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方式方法,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验及仿写过程,这是由于教师发现学生在刚开始学习仿写的时候,能够理解一些仿写知识,也乐于自主仿写,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仍旧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他们的仿写积极性会有所下降,教师通过对教学策略的调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使其养成乐于写作的良好习惯。

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加深学生对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的体会,然后,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第二自然段,并寻找讲述课文中运用哪些词语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的景象,阅读之后能想象到什么。问题解决之后继续阅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夏季、秋季及冬季的美景,指导学生提取每个段落中的关键词,这对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学生理解了这些关键词后,可以模仿课文内容创作一篇描写家乡一年四季景色的作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再结合自己看到的景色进行写作,自然会觉得趣味性十足,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仿写意识。

二、结合思维导图仿写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对学生来说,学习写作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完全文字化的内容,但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形象思维能力却比较强。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鼓励学生仿写,以形象化的方式学习抽象化的文字内容。同时,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不够成熟,直观性较强,学生在仿写课文时,起初还能按照课文的原意进行仿写,但很快就会按照自己的习惯思维写作了,导致仿写的失败。而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进行仿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有根有据进行,确保学生系统化思维能力的锻炼。为此,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篇仿写范文,让学生在掌握范文脉络及大概含义之后,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范文内容,这能使学生清晰地看出范文的具体内容,避免出现“跑题”现象。

以《爬山虎的脚》为例,教师应让学生先阅读并思考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了爬山虎是如何向上爬的,以及通过文字刻画了解爬山虎的脚、叶子的样子及生长位置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这些内容制作成思维导图,如树形思维导图,先画一棵树,在树干上写上“爬山虎”三个字,以此明确课文主题,再在每个树枝上写出爬山虎的生长位置、颜色、形状等内容,使课文的脉络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清晰呈现出来。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写作文时既可以描写宏伟的大场面,也可以精心刻画一个小细节,如单纯地描写一只猫、一只兔子,甚至是一片树叶。学生确定仿写主题后,可以再绘制一张思维导图,如描写一片树叶,可以将思维导图的主干定义为树叶,将分支定义为树叶的颜色、形状,以及春、夏、秋、冬树叶的生长过程,学生通过两个思维导图的对比,就会进一步明确写作方向,杜绝后面出现的偏离仿写主题的问题。

三、信息技术营造情境

作为当代教学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为学生带来一种更便捷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能够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习得新内容,这能更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多元角度思考课文整体含义。而通过信息技术开展仿写教学,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摆脱传统层面单纯以文字阅读及讲述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弊端。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收集网络上的相关视频等,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文字的基础上,观看到丰富多彩的画面、听到动听的声音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以课文《威尼斯的小艇》为例,在学生阅读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作者的创作风格自主写一篇作文。学生写作过程中发现,自身的想象力较为匮乏,很难有效仿写。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课文的中心思想,如本篇课文讲述了小艇的哪几个方面,并通过带领学生阅读课文,使其对动态及静态的描写方式有一个相对深的体会,这会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为学生进行课文仿写打下坚实基础。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形象化的仿写情境,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威尼斯的美丽景色的视频,以及不同小艇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课文描写的内容,体会到世界的美好,感叹世界的广袤无垠。教师带领学生观看美好景色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试着自主创作,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积累来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美景,学生的创作热情瞬间被激发。同时,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仿写课文,除了能使学生更乐于未知事物的探索,还能培养学生发现美、表达美、传递美的能力,在无形之中消除学生抗拒写作的心理,确保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四、选择仿写范文

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始仿写时,需要选择合理的范文,这是顺利开展写作的基本,将选择的范文内容作为写作框架,以此为依托拓展写作内容,能确保写作内容更加完善。在文本选择方面,不仅可以选择课文内容,也可以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图书,或者经典绘本等,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阅读储备,并让学生通过阅读多元化的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更加高效地阅读课外内容,了解更多的写作内容,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家中设立自己的小小读书角,收集自己喜欢的书籍,这些也都是能够顺利进行仿写的基础。

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我的动物朋友》这一习作为例,在学习本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如何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并能与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内容相结合,自主创设场景介绍动物朋友,确保介绍生动、形象。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条理清晰地讲述自己与动物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写这类主题的内容时,主要是要注重细节描写与刻画,通过讲述与动物朋友的小故事,让读者了解你的动物朋友,这才算一篇成功的作文。为帮助学生高质量仿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老舍的《鸽》和《小麻雀》,学习如何描写小动物。同时,教师还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可以在作文范例中寻找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也可以阅读描写小动物的绘本,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作文仿写能力的提高。

五、循序渐进自主仿写

对学生开展仿写训练,需要注意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与其理解能力相吻合,这样才能确保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仿写积极性。由于学生的专注时间不够长,所以在仿写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避免过度教学,以免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尤其应注意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从简单内容入手指导学生仿写,然后再逐步增加仿写难度,这种方式会在无形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仿写能力,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文章仿写。学生通过由浅入深的仿写,逐步提高仿写能力,做好写作积累,减少甚至消除对写作的抵触情绪,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以课文《鸟的天堂》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节奏及语气朗读,以此更深入地感悟课文内涵,进而能够流利地讲述在早晨、傍晚等不同时间“鸟的天堂”景色有哪些特点,体会动态描写及静态描写。同时,还应注重多启发学生的思考,课文的前四个自然段并没有直接写鸟的天堂,但这些内容与后续鸟的天堂关联点是什么,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何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种感慨。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仿写课文中的词语,以这种简单的方式为学生推开仿写之门,简化仿写难度,确保为学生后续的高质量仿写打下基础。 如果时间充裕,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把仿写的几句话组合为一段,提醒学生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梳理文章结构的能力。最后可以要求学生在段落仿写的基础上仿写一篇文章,以此形成句、段、篇的综合仿写过程。

六、拓展培养仿写能力

若想仿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学生需具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储备,而阅读是丰富语文知识储备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通过博览群书进行阅读积累,如准备一个日记本,内容可以是写日常所见所悟,可以是记录阅读感想,可以是摘录一段好词好句,等等。空闲时可以拿出日记本翻阅,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很多的词语、句子等,潜移默化中为仿写打下基础。同时,教师应培养学生识别和拓展文章关键词的能力,可以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题,提取课文关键词,并能结合课文的含义拓展关键词的表达含义,培养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及课文分析能力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的仿写能力提升。

以课文《丁香结》为例,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丁香结象征的意义,对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的认知,通过阅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关联,想象由事物引发的内在含义。如课文中的“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否则,就会索然无味”。教师可以将这句话作为关键句,以此引导学生拓展和感受作者的创作态度,并将此作为依据对课文内容进行仿写,通过文字描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甚至可以关联到自己的人生,如当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但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学习下去,就能够突破一个又一个的难关,自身的学习能力也随之获得提升。以此进行仿写,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想情感,使仿写的内容饱含情感,进而引发读者共鸣。

七、完善思路创新仿写

语文是一门创新性、逻辑性、条理性都比较强的学科,而仿写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能够高质量仿写,教师可以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帮助学生完善仿写思路,确保学生的仿写能力得到提升。优秀的课文内容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与日常生活现象相结合,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简化课文的理解难度,更容易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这对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十分有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多融入一些个人经历与想法,这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有助于学生写作主题的完整和富有情感的表达。

以课文《乡下人家》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帮助学生体会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并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对乡下人家的眷恋与赞美。然后可以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去乡下旅游或回乡下老家时看到的景色及当时的感受,最后模仿课文的写作方式,以对比化、拟人化的方式进行仿写,这会确保仿写内容更生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仿写几段内容,然后再进行课文仿写,最后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一篇乡下人家主题的写作内容,可以从一个简单的小事件入手进行仿写创作,如晨光中的一朵小花、细雨中的一棵小草,这些都可以,能为后续正文的描写打下基础。同时,还应注意段落的分布,以确保写作内容能够更具逻辑性且符合常理,与生活贴近,杜绝不接地气华丽辞藻堆砌的“假大空”,而整篇作文流畅通顺,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才算是一篇合格的仿写作文。在仿写练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阅读一篇或几篇优秀的仿写作文,营造比学赶帮的浓厚学习氛围,调动学生仿写积极性。

总而言之,小学仿写作文的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词语积累能力、段落布局能力及个人情感巧妙融入能力等,使得作文内容更生动有活力,且富有情感。学生顺利完成仿写之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仿写给予评价,确保学生写作热情的持续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南关小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