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课堂教学实录

作者: 李华平

授课教师:四川师范大学 李华平教授

整理: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李玉琼、夏忠敏

授课班级:成都市双流中学高2022级(高一)21班

授课背景:叙事学视域下的阅读教学

授课时间:2023年2月18日

一、预习交流

1.文言知识理解交流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都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大家交流一下,你们在预习时做了哪些事情。

生1:我在预习的时候标重点字音,结合书下面的注释,然后把一些字词的意思都标在了课文上,梳理了一下文意。

师:你能否用“第一”“第二”“第三”的方式梳理一下你预习时都做了哪些事情?

生1:第一,我给这篇文章标了字音,读了一遍;第二,我看了书下面的注释,给书上面的这些句子标了句意。

师:嗯,做得非常好。两件事情,很好!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说一下。

生2:我跟前面那个同学所做的一样。不过,我还通读了课文,大概地梳理了一下文意,了解了全篇文章的意思。

师:非常好。同学们的预习习惯都很好。刚才的同学说得很好,要通读课文,那我们就一起通读一下。《氓》,起——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挺好的,只是有一个字的读音有一定分歧。我们读的是“匪(fēi)来贸丝”,是吧?因为相当于“非”的意思,很多人都把它当成通假字。实际上它还是读匪(fěi),匪夷所思,请大家注明一下。(生标注)整体来看,同学们都读得挺好的,说明我们预习的功夫下得很深。

文言文学习离不开文言字词。请同学们圈出三个重要的、同桌容易忽略的文言字词。

(生认真圈画。两分钟后)

生3:我圈了“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的“即”。它的意思是“就”“靠近”。“来即我谋”,“即”字放在中间,很容易考到,读书时容易忽略。

师:很好。你这个“即”字圈的理由充分。容易考,容易忽略。还有吗?

生3:还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愆”字。这个字的字形比较复杂,很容易被考到。这个“愆”字是拖延的意思。

师:嗯,好。还有吗?

生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将”(qiānɡ)。这个字呢,它的读音容易混淆,因为它是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是“将”(jiānɡ)。读音如果混淆了,也容易误解它的意思。这里是“希望”“请”的意思。

师:嗯,很好。我们同学对重点文言字词找得很准,并且都说出了理由。找到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这三个文言字词的请举手。

(部分生举手)

师:很多同学都找到了,非常好。(面向没举手的一个同学)你没举手,你找到了哪些?

生4:我找的是“匪来贸丝”的“贸”,“贸”是“交易”“交换”的意思。我想,大家可能不会想到交易,而是想到货物,所以我觉得它可能会被忽略掉。

师:嗯,好。容易忽略的文言词语需要注意。

生4:我还找了“渐车帷裳”的“渐”(jiān)字,因为这是一个多音字。这个字现在读“渐”(jiàn),我们平常读的文言文好像没有这个字,大家可能没有积累过。所以,需要重点关注。

师:你说得对。它平常很少出现,所以我们要关注它。

生4:最后一个,我找的是“咥其笑矣”的“咥”。这个字,我是没有见过的,我想让自己,以及我的同桌见识一下,积累一下这个词。

师:很好,提醒同桌也注意一下。

刚才同学们都找了一些关键的文言字词,现在同桌一起看一看,相同的有几个;不相同的,相互看看能不能都答对。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主动合作,主动交流。

(生交流)

2.文本内容理解交流

师:好,对文言基础知识的交流暂时到这里。接下来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我读懂这个故事了吗?”认为读懂了的人请举手。

(少数学生举手)

生5:这首诗出自《诗经》,大概意思是一名女子对自己不幸福的婚姻感到悲伤,也回忆了她以前恋爱时的幸福。其实,我觉得读《诗经》的诗不仅应该从表面意思看,更应该从背景和写作风格看,这首诗就是特别明显的现实主义。从背景来说,古代一般都是以男子为中心,所以这首诗体现了封建社会比较普遍的一种状况:女子在情感里面显得更加被动,变得更加无奈。而诗中的女子则比较清新脱俗,她有思想、有见地、有风骨,有一刀两断的勇气,有点像李清照,敢爱敢恨,特别令人敬佩。

师:看来你挺喜欢这个女主人公的,是吧?

(众生笑)

师:我们这位同学真不简单,知道这个故事是怎么回事,还理解诗中女子的清新脱俗,还知道这是现实主义。这太厉害了,是吧?不过,有一个说法,从历史角度,需要稍微改一改,他说是“封建社会”。其实,《诗经》所产生的时代还没有进入封建社会。

二、写推荐语

师:为了便于大家检验自己是否读懂,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花?

(屏显:玫瑰花图片)

生:玫瑰花。

师:熟悉啊,四天前是什么节日啊?

生:情人节。

师:情人节这天很多人都要送玫瑰花,玫瑰花在这一天涨价特厉害。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成都狄邦肯思学校的汪宇恒老师,给班上每个女同学送了一束玫瑰花,并附上一张卡片,卡片上抄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这首《氓》,还写了一段推荐的话,希望班上女同学读这首诗。

【PPT展示:

写推荐语

2023年2月14日,成都狄邦肯思学校汪宇恒老师给班上每个女同学送了一束玫瑰花,并附上一张卡片,卡片上抄了一首诗——《氓》和一段推荐语。

如果你是汪老师,你将怎么写推荐语?】

师:大家注意看,玫瑰花、情人节和《氓》这几个要素,在我们头脑里要勾连起来。请大家在笔记本上写一段推荐语,不用写太长,就推荐女生读《氓》这首诗。

(生认真写,师巡视)

生6:我写了两段。第一段是这个老师对有对象的女同学说的。

师:有对象的女同学?(众生笑)还有一段是写给没对象的女同学的?

生6:对。

师:那你给大家读读吧。

生6:写给有对象的同学是——

亲爱的同学,情人节快乐!但老师还是想提醒你看看我上面抄的诗篇,文中女子像你们一样,青春时也有对爱情抱有幻想,且经历了爱情的甜蜜,但最后因为太单纯而把婚姻变成痛苦的回忆。希望你能好好读一读,明白老师想跟你说的隐藏在诗中的道理,改变自己,在学习中认真努力。

师:对有对象的女同学,你作为汪老师,你想达到什么目的?

生6:进行劝诫,劝诫她们好好学习。

师:劝诫她们怎样?

生6:分手,赶紧分手,专心学习。

(众笑)

师:劝她们分手。好,读读第二段。

生6:亲爱的同学,虽然你没有对象,但是每个女生都应该在节日收到祝福。此诗的女子在同你们相仿的年龄里饱尝爱情的甜蜜,但因为涉世未深,太过单纯而惨遭婚姻的痛苦,希望你能以此为戒,好好读书,坚守自己,成为一股清流。

(众生鼓掌)

师:你真厉害,一口气写了两则,对象不同推荐语就不同。你将来如果做老师一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好,哪位同学再来分享一下?

生7:我写的推荐语很简单,只有两句话。“手持玫瑰,以《氓》为戒。不求何以,只问为何。”

最后这句话的“为(wèi)何”,也可以读作“为(wéi)何”。

师:你把你这句话解释一下,你写得很有意思,语言很精炼的。

生7:好,我解释一下。情人节这天,女同学收到了老师的玫瑰花,但老师是给她们表示爱意吗?很显然不是。为什么老师要抄《氓》这首诗,是希望女生能以《氓》为鉴。“不求何以”,就是我们不去探求将来怎么做,因为诗会给出答案。“只问为(wèi)何”的意思就是,这首诗我把它抄给你是为什么?我们要看文中女子是怎么做的。还有我身为老师,我为什么要抄给你,你身为学生为什么要读这首诗?作为“为(wéi)何”的意思,就是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应该做什么。

师:嗯,我发现了,你这推荐语用语虽少,但是用意很深。有点像寺庙里的高僧,说的话要让对方反复去想才能明白。(众生大笑,鼓掌)

师:高僧的语言就是高深。好,还有谁再想分享一下?

(分别有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举手)

师:这个机会给男生还是女生?

生(齐):给女生。

生8:“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在学生时代如何正确面对成长上的感情?要做到先欣赏,先成长;再开花,再芬芳。希望《氓》能给你答案。

师:哦,说得太好了!你把最后两句话再念一遍,先怎么样,再怎么样。你念,大家写。

(该生念,众生记笔记)

生8:其实这句话是我小学做阅读题的时候看到的。

(众生笑)

师:你小学就知道这个事?

生8:因为这句话是阅读题里的一句话,所以印象很深刻,后来也一直作为激励自己的名言。

师:你一直把它写在你的书上,是吧?

生8:对。

师:看来你是“高筑墙,防盗狼”,是吧?

(众生笑)

师:非常好。大家把同学刚才这句话齐读一遍。

生(齐):先欣赏,先成长;再开花,再芬芳。

三、改成白话

师:看来这首诗大家是真读懂了。那我们看看下一个活动:改写一下开头。大家先读读开头,“氓之蚩蚩”,齐——

(生齐读第一段)

师:请用白话文改写第一段。注意是改写,不是翻译,要求能够体现故事讲述者在讲这个故事时的心情、情感以及说话时的情态。可以添加一些词语、句子。好,大家在笔记本上改写。看哪些同学改写得非常丰满,富有情趣!

【PPT展示:活动:改写开头】

(生认真写)

师:写好了的同学和同桌互相交流交流。

(师巡视,走到一学生旁)

师:我看你早就写好了,你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呢?

生9:可能是因为我情感方面还是比较细腻的吧。

(众生大笑)

师:好,那行,你给大家读读。

生9:他抱着丝布缓缓踱进殿中,在门口抓耳挠腮、犹豫不决的样子已不复存在,看到我就一大步直冲下来。他单膝下跪,激动地说道:“嫁给我吧!”我惊喜地望着他,羞涩地退后一步,低声答道:“好!”待他回程之时,我们相与渡过淇水,一直走到顿丘,情意浓浓,满是不舍。并不是我故意要推迟婚期,请你相信,只是因为你没有好的媒人,爸妈还不肯放我走。请你先不要生气,相信我还是一直爱你的。等到秋黄落叶之际,一定会赴你的梧桐之约。

师:你觉得你的改写有什么成功之处?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

生9:我觉得我把求婚的那个场景写得比较具体。

师:求婚的场景,你再读读,是怎样求婚的。

生9:他看见我一大步直冲下来。

师:为什么要“直冲下来”?

生9:他抱着布并不是来做交易的,他马上找到我,靠近我,来跟我说婚事了。他很急切。

师:很急切,他的那个布为何还抱着不丢开呢?

生9:他来不及丢开了呀!

师:他来不及丢开,直接就抱紧,直接就单膝跪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