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回目视角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再探

作者: 杨红 何静

基于回目视角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再探0

摘要:章回体小说的回目生动而凝练,对每一回的故事情节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提示作用,理解章回体小说回目的总体构思,熟悉回目的特点及作用,对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红楼梦》是古典章回体小说的杰作,已被纳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整本书阅读的单元学习任务中。文章立足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探讨《红楼梦》回目的特点及作用,通过教学举隅,梳理相关教学案例,以期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并实现帮助学生更为顺利地完成《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单元学习任务的目标。

关键词:《红楼梦》 回目 高中语文 整本书阅读

由于曹雪芹生前并没有完成《红楼梦》的最后定稿工作,所以至今流传着不同的抄本和印本,比如庚辰本、戚戌本、甲辰本、程甲本、程乙本……版本不同,回目内容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采用通行本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2004年6月重印的程乙本。所谓“回目”,即章回体小说的目录,每个回目之下就是一章,集中讲述一个故事。比如《红楼梦》“第1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此标题即为回目。

当下《红楼梦》回目研究者,主要有红学学者和一线教师。俞平伯在《谈〈红楼梦〉的回目》一文中如此评赞《红楼梦》回目:“笔墨寥寥,每含深意,其暗示读者正如画龙点睛破壁飞去也,岂仅综括事实已耶。”[1]刘永良在《〈红楼梦〉回目指瑕》中谈及:“回目是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独有的艺术形式,其主要作用就是概括和揭示本回正文所写的内容。”[2]孙逊教授在《〈红楼梦〉人物与回目关系之探究》中说:“回目是小说的眼睛,是小说一回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小说一回中涉及的内容往往不少,头绪也很多,一两句回目不可能全部概括和覆盖本回的所有内容,因而取什么样的回目,不仅涉及本回内容的轻重主次,而且关乎作者的总体构思和叙事策略。”[3]凡此种种说法,都揭示了回目是章回体小说对每一回内容和情节的提炼总结,具有统摄章节内容的作用。是故,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回目的总体构思对促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语文课标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提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不断出现。就现有研究的整体状况来看,基于回目视角探究《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则相对缺乏。中学特级教师胡云信从章回体小说回目功能和特点的角度切入,设计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陈琳从《红楼梦》回目的叙事功能来把握整本书阅读教学;张心科从回目中所展示的事件出发,分别探讨贾府以及贾府中大观园发生的十大事件;等等。他们的有益探索对本文的写作极具启发性,对本文的延伸探讨能够起到基础性的铺垫作用。

一、《红楼梦》回目的特征

“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4]由此可见曹雪芹本人对回目所承载的功能十分重视。《红楼梦》的回目堪称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最高典范,其所包含的信息极其丰富而别具特色。概括《红楼梦》回目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工对而灵活多变

《红楼梦》全书共120回,每节回目皆两句八言对句,句式工整,对称醒目,读来朗朗上口。不过,为避免呆板无趣,句式结构又并非一成不变,其中多有巧妙变化。按回目所表达不同含义和不同结构分类,据统计,《红楼梦》120个回目中,有97个回目是“三二三”句式,8个回目为“四四”句式(还可细分为“四二二”和“二二四”句式),余下有“三三二”和“三一四”句式。《红楼梦》回目句式结构如下:

“三二三”式:

第1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2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4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12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第98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第105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

第120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注:共计九十七回,余略)

“四四”式:

第30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画蔷痴及局外

第33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第44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第49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59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芸轩里召将飞符

第61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第89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第95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

“三三二”式:

第43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第83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三一四”式:

第31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第39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第54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第69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由上述可见,回目句式中的内容和结构大多数呈现类似“人名+地名+事件”或“事件+结果”特点。所以回目的句式和结构大都是人物对人物,例如:甄士隐对贾雨村;地名对地名,例如:栊翠庵对怡红院;事件对事件,例如:元妃薨逝对宝玉疯颠;颜色词对颜色词,例如:白玉钏对黄金莺;借代对借代,例如:蘅芜君对潇湘子;动词对动词,例如:查抄对弹劾;成语对成语,例如:信口开河对寻根究底。诸如此类的对应关系还有很多,正是这种结构巧妙、句式工整、选词精巧的特点构成了《红楼梦》回目句式的丰富多样,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还是读者阅读整本书的“文眼”所在。因此,从《红楼梦》回目句式的丰富内容和整体结构而言,整齐一致而又灵活多变、涵义丰富且美观悦目,具有很高的传统文化审美价值,关于这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向学生潜移默化。

(二)讲究炼字而又浑然天成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炼字艺术可谓出神入化。在《红楼梦》一些回目中,曹雪芹善用单字来概括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同时从侧面流露出对人物的情感倾向,因此产生了“一字评”现象。通过对回目的统计,包含“一字评”的回目共有16个。按回目先后顺序,如下:

“贤袭人”“俏平儿”

第21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醉金刚”“痴女儿”

第24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呆霸王”“冷郎君”

第47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俏平儿”“勇情雯”

第52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情雯病补雀金裘

“敏探春”“识宝钗”

第56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

“慧紫娟”“慈姨妈”

第57回 慧紫娟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憨湘云”“呆香菱”

第62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情小妹”“冷二郎”

第66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苦尤娘”“酸凤姐”

第68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痴丫头”“懦小姐”

第73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俏丫鬟”“美优伶”

第77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老学士”“痴公子”

第78回 老学士闲徵姽嫿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美香菱”

第80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谄妒妇方

“老学究”“病潇湘”

第82回 老学究讲义警玩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苦绛珠”“病神瑛”

第98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醉金刚”“痴公子”

第104回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 痴公子馀痛触前情

其中主要人物包括:袭人、平儿、晴雯、探春、宝钗、紫鹃、姨妈、湘云、香菱、凤姐等。以香菱的“一字评”为例,回目中对她的评语是“呆”和“美”。观香菱身世,其原名甄应怜,本是甄家掌上明珠,但三岁时被拐卖,一波三折来到贾府,后被薛蟠抢去做妾,又被薛蟠之妻夏金桂折磨,最终因难产而死。香菱始终不知自己身世,只是以丫鬟和妾的身份活着,殊不知也曾是富贵人家千金。香菱自觉出身低微,所以在人情世故上既不通透也不敏锐,却又多见单纯执著的品性。如此才有第48回香菱学诗的经典情节,薛宝钗对香菱学诗的评价是“呆头呆脑”。当然这里的“呆”并非贬义,而是对香菱学诗的一种戏评,侧面反映了香菱学诗的入神和专注。因此,一个“呆”字暗含了多层含义,对人物的形容也极为贴切。后面第80回对香菱的评语是“美”,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5]在《红楼梦》中,作者并没用过多篇幅直接描写其“美”,而是多次从侧面烘托。首先,在香菱幼小时,甄士隐见其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爱”。其次,从三个人物的青睐得知:薛蟠见到香菱说这个女子“生得不俗”,后来决意抢来做妾;冯渊本性偏好“男风”,但看到香菱后,即准备兑换银子迎娶香菱过门;贾琏见到香菱也发出“生的好齐整模样”的感叹。由此可见香菱之“美”,有目共睹。从对香菱的“一字评”来纵观所有人物的“一字评”,足见作者匠心独运之功。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种“一字评”炼字手法的运用,从而能从整体上去感受《红楼梦》回目独特的点睛之韵味。

(三)比例悬殊而又详略得当

《红楼梦》中有些回目和正文内容不完全对应,让读者产生一种文不对题、名不副实的错觉。比如第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夫人指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对于林黛玉母亲的死亡,小说仅用一句话来叙述:“谁知女学生之母贾夫人一疾而终”,并未详述其母“疾”之前因后果。再如第35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此回讲述宝玉挨打休养期间想喝莲蓬汤,而王熙凤借此机会欲在贾母面前表现,于是让厨房多做几份叫大伙一起品尝,而玉钏儿亲尝“莲叶羹”却是一句带过:“玉钏儿真就赌气尝了一尝。”回目所指与内文所述,二者比例相当悬殊,这也是阅读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指出来的地方,并让学生思考其中原因。

这需要转换角度来看如此“比例悬殊”的现象。细读之后思考之余,我们可以发现这类回目能够在叙事中起到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决定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走向。再以第35回为例,对玉钏儿的描写是为了承接上文她姐姐金钏儿的死,也是为了启现后面王夫人为弥补对金钏儿之死的愧疚,才把多的月例工钱给了金钏儿的妹妹玉钏儿。若综合考虑如上因素,回目与内容比例悬殊现象的产生才会找到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讲透详略得当与穿针引线手法在小说写作中的机杼作用,从而能够在更深层次上体会《红楼梦》小说文本中所蕴含的奥妙。

二、把握《红楼梦》回目的引导作用,落实整本书阅读的单元任务

近代署名曼殊的作者在《小说丛话》指出:“回目之工拙,于全书之价值与读者之感情最有关系。”[6]这从主体创作与客体接受两个层面,指出了回目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重要性。具体到《红楼梦》回目,有论者如此评说道:“它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既是对正文信息的提纲挈领式浓缩,也是对正文内容的有机延伸与补充;既是孤悬于正文领域的‘海外小岛’,又以叙事单元的方式,分解、对应、牵动、调整、完善着小说的结构与布局。”[7]这充分肯定了回目独立的审美价值,以及与小说文本内容之间的紧密关联。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