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性视角下小说类名著读写任务设计
作者: 叶会彬摘要:针对学生在小说类名著阅读过程中存在阅读碎片化、理解肤浅化、体验缺失化等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关联性思维设计读写任务,从小说内部关联、小说与他书的关联、小说与读者的关联、小说与语境的关联四个角度设计读写任务,提升学习任务设计品质,助力学生实现名著深度阅读,落实学科育人目标。
关键词:关联 读写任务 深度阅读
叶会彬,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临平第五中学教师。
学生在进行小说类名著阅读时,常常会按部就班地关注故事情节,机械地接受语言信息。这往往是导致学生小说类名著阅读碎片化、理解肤浅化、体验缺失化等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制约着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课程功能的发挥。为了破解小说类名著阅读的这一难题,笔者基于关联性视角,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设计多样的读写任务驱动学生小说类名著的深度阅读。本文以《平凡的世界》为例,从小说内部关联、此书与他书关联、小说与读者关联、小说与语境关联四个角度,阐述关联性视角下小说类名著读写任务设计的方法。
一、关注小说内部的关联
小说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作品内部各部分之间存在呼应、相似、因果等关系,这些潜在的关系往往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基于小说作品内部联系设计关联性读写任务,引导学生将这些潜在的联系明晰化,是理解小说语言、情节、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阅读小说,既要立足整体,又要聚焦局部,理清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联系,在小说局部的细读和整体的联读中,实现小说作品的深度阅读。
1.概括人物形象。孙少安作为家中的长子,同时,也是大队的生产队长,请你从孙少安的家人(父亲、孙少平、妹妹兰香等)、润叶、金俊武等人的角度,用一句话说说他们眼中的孙少安。
2.对比相关情节。文中先后两次写润叶去原西河畔手中拿着鲜艳的马兰花,这两次的境况有何不同?请简述原因。
上述读写任务,便是立足小说的内部联系而设计的学习任务。孙少安既是孙家的顶梁柱,也是生产队最年轻的生产队长,更是润叶心中的理想伴侣,他具有多重的角色和身份,从不同人物视角聚焦孙少安的形象,围绕单个人物关联整合多个人物和情节,更能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复杂化。“对比相关情节”这一读写任务,聚焦润叶去原西河畔观看马兰花的情节。学生在梳理两次相似小说情节的过程中,理解小说内容,聚焦相似情节的差异点,勾连相关故事情节,在小说整体内容和局部情节间来回穿梭,探究深层次原因,习得比较的阅读方法。
二、关注此书与他书的关联
统编教材共推荐学生阅读36本名著,其中小说类名著22本。如此庞大的阅读体系,如何引导学生化繁为简,将书读薄、读透呢?设计关联性读写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建构此书与他书的联系,将阅读内容有效整合,实现名著阅读经验、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最终形成层次结构良好的经验体系,将知识转化为素养。
余党绪老师认为,“母题具有强大的关联力,每一个母题,都能汇聚众多古今中外的文本”[1]。基于母题关联文本,充分挖掘关联点设计阅读任务驱动阅读活动,是实现整本书深度阅读、阅读经验深度建构的重要方式。《平凡的世界》中无论是孙少安、孙少平,还是孙兰香,他们都经历了贫穷、挫折等苦难的洗礼,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困境?路遥先生在这本书中给出了答案,此书的母题可以确定为“苦难与成长”。围绕这个母题,初中阶段可以进行关联的名著较多,如《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创业史》等,这些名著中的人物直面苦难,迎难而上,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迎来精神的成长,这与《平凡的世界》中的主题较为一致,关联这些名著开展读写任务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苦难与成长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反向关联《骆驼祥子》的阅读,祥子的人生三起三落后,在接踵而来的苦难的打击下,最终希望破灭,沦为行尸走肉。这两本名著的关联,可以形成有效的对比阅读,在比较中理解克服苦难对于成长的意义。基于上诉思考,笔者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和内容,设计了如下读写任务:
孙少平阅读的书籍有《创业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参政消息》。你认为前两本书对他的性格的形成各有怎样影响?请结合两本书的具体内容和孙少平的性格、行为等简要分析。
该读写任务有效关联《创业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平凡的世界》,学生必须在阅读这三本名著的基础上,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内涵,并将其进行有效的关联、整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关联性读写任务,化繁为简,将学生理解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题,围绕问题进行有序整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系统。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高阶思维得以发展,从而实现名著的深度阅读,推动知识能力的内化和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关注此书与读者的关联
关联学生与名著的读写任务,可以成为助力学生精神成长的“通道”。经典名著的意义,不仅在于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更是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学生“入乎其内”,在代入小说情节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一言一行,同书中的人物共呼吸。继而“出乎其外”,审视阅读过程和小说内容,将原有的阅读经验与小说深度融合,生成新的阅读经验。同时,学生以自己的阅读经验理解小说内容,是对小说内容的丰富与创造,在确证自我的过程中实现小说的审美价值。《平凡的世界》语言通俗易懂,学生不存在阅读的障碍,但主人公生活的背景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与学生的当下生活距离较远。为了将《平凡的世界》与学生建立关联,笔者设计了如下读写任务:
任务一:如果你也在少平的原西县中学上学,你最想和谁成为朋友?最想和他(她)一起经历些什么?最想帮他(她)些什么?(参考:少平、郝红梅、顾养民、金波……)
任务二:孙玉厚的心中总是有一种宿命的观点,同他的父亲所认为的“孙家的祖坟埋进了穷鬼,因此穷命是不可更改的”一样,“孙家的不幸是命里注定”的。请你以孙少安的身份,结合自身经历,劝说父亲改变这种悲观的想法。要求:注意理由充分,有理有据,具有说服力。
任务三:孙少安和妻子秀莲因需要钱购买骡子而向岳父贺耀宗写信借钱,请你代孙少安和秀莲写一封借钱的信,要求:在信中写明借钱的原因,并注意语言得体。
以上三个读写任务的设计,均着眼于名著与读者的有效关联。任务一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并理解小说中不同人物的特点,并做出价值选择(和谁做朋友),向他们伸出援手,这样的读写任务,巧妙结合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任务二和任务三均有明确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学生将自己置于孙少安的角色,联系小说的相关情节,体验感较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劝说和信件的内容,深植于小说情节,在创设的交际情境中运用名著内容,学生的语用能力得以提升,精神得以成长。
四、关注小说与语境的关联
名著阅读学习任务的设计应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强化语文学科内的知识整合,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王宁教授认为,“情境存留在语境之中”[2],语境可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关联小说与语境,一方面可以让名著阅读与文化语境相融合,探寻名著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情景语境可以为名著阅读的深度阅读、迁移运用提供真实情境。如以下读写任务:
如果让你用一种植物来形容孙家兄弟姐妹四人中的一位,你会用什么植物来形容他(她)?请说说理由。
该读写任务将植物与孙家兄弟姐妹四人相关联,孙家兄妹四人中,孙少安、孙少平和孙兰香均能直面苦难,而大姐孙兰花则是不幸的女人,但她一直深爱着自己的丈夫王满银,忠贞而又卑微地爱着。学生深入地阅读小说,结合故事情节,品析人物形象,同时,明白植物的文化意蕴,才能实现两者之间的完美关联。一学生写道:
孙少安就像一棵松树。孙少安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学习极为认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后辍学在家从事生产,成了最年轻的生产队长。除了肩负着家庭中儿子、兄长的责任,也肩负起了队长的责任。后来砖窑成功了,他又想带着全村人一起致富。由于师傅烧坏了砖窑,使原本就脆弱的砖厂倒闭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苦难,少安都没有放弃,而是选择迎难而上,展现出了坚毅的品质。正如刘桢所写的“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孙少安就像一棵松树,在苦难面前,顽强、坚韧!无论经历多少挫折,都要“松柏之志犹存”。
该生将松树的文化意蕴深入挖掘,并将其与孙少安的品质深度关联,让孙少安这一人物形象找到了文化的基因。再如以下读写任务:
假如孙少平与田晓霞都有微信朋友圈,请你从孙少平或田晓霞的角度,回顾两人相识、相知、相爱、相离的历程,选择几个重要的时间点,参照示例,发布5则朋友圈状态。(示例:今天我去他宿舍等他,我们终将毕业分别,我在街上的国营食堂请他吃饭,希望他能永远保持对阅读的热爱,不要变成了势力的农民)
假如孙少平与孙少安两兄弟被邀请参加励志节目《开讲啦》,共同围绕“磨难”这个话题给青少年“开讲”,请你给他们确立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内容阐述理由。
这两个读写任务的设计,以学生熟悉的发布微信朋友圈和励志节目《开讲啦》为情境,将学生的阅读与社会生活相关联。读写任务一指向小说情节的梳理,以发布朋友圈状态为抓手,自选人物角色,回顾人物交往的重要情节,学生在比较、甄选、概括等认知过程中提高语用能力。读写任务二指向小说主题理解和阐释,“苦难”是《平凡的世界》中的“母题”,如何看待“苦难”,是读者阅读这本小说应该进行思考的话题。确立观点,阐述理由,其实质便是学生阐释在阅读小说内容后对苦难的认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用语言文字来“做事”,是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这两则读写任务,将小说、读者、语境深度关联,为学生的语言运用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语言运用、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
基于关联整合的小说类名著读写任务设计,努力建立名著、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关联思维进行名著的深度阅读,培养关联思维以满足将来工作、生活的需要。总之,教师在设计读写任务时,应充分关注学生阅读过程中各要素的关联性,以关联性读写任务引领学生的名著阅读,落实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余党绪.母题阅读:大概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语文学习,2021(9).
[2]王宁.通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群[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3).
[本文系杭州市临平区2023年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四有’作业:‘双减’政策背景下名著阅读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编号:LPG2305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