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吐“烟圈”的火山

作者: 黄增强

近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喷发,吐出一个又一个白色的“烟圈”。这一奇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围观“打卡”,也吸引了全球地质学家和天文爱好者的关注。

埃特纳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海岸,距离附近城市卡塔尼亚约33千米。埃特纳火山周长约150千米,面积约1 200平方千米,火山的主峰海拔约3 300米,是欧洲最高的、活动最频繁的活火山之一。

文献记载,埃特纳火山已有500多次喷发历史,是世界上喷发次数较多的火山。它第一次爆发是在公元前475年,距今已有2 400多年的历史。意大利火山学家表示,仅2024年4月3日起,埃特纳火山吐出了数百个甚至数千个涡环“烟圈”。因此,当地人将这座火山命名为“指环夫人”。

埃特纳火山喷出的奇特“烟圈”,学名为火山涡流环,是流体力学的一个现象。在流体动力学中,涡流环是流体在快速运动时形成的旋转结构,但在日常生活中难以通过肉眼观察到。要想看到涡流环,人们通常需要借助其他物质来显现,正如火山喷发时,火山灰和气体混合后迅速从火山口喷出,与周围的静止空气相遇,便形成了涡流环。

涡流环的形成必须具备四个条件。首先,必须有快速流动的流体注入相对静止的流体;其次,出口的形状要接近圆形;再次,流体的喷射速度越快,形成的涡流环就越稳定;最后,周围环境的稳定性也会影响涡流环的移动距离。埃特纳火山的喷发条件恰好满足了这四个要求,因此它常常喷发涡流环就不足为奇了。

涡流环是怎么形成的呢?当埃特纳火山喷发时,火山口会迅速释放热气体,熔岩碎屑和火山灰等物质进入大气。这些物质与周围的空气和水蒸气混合,并通过火山喷发的气流和对流运动形成了涡流环。

埃特纳火山爆发吐出涡流环,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强烈的显示。面对火山喷发吐涡流环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我们只有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一现象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更好地认识火山的本质和特性,做好火山监测与预测工作,才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保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