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的折痕
作者: 王纯村上春树在文中写道:“同一天的周而复始,若不在哪里留下折痕,说不定会产生错觉。”我时常会感觉日子过得平铺直叙,没有半点波澜,仿佛每天都是前一天的重复。
有时,我走在上班的路上会突然停下来,怔在原地,好像要验证一下这个世界是否还在运转。道旁的树还是昨天的样子,树叶似乎都没有增减;路上的汽车还是黑色和白色居多,没什么新鲜的颜色加入;来往的行人仍是不多不少,每一张面孔都似曾相识……日子平平整整,没有一丝折痕。在这样的重复中,人的情感也是瘪瘪的,一点儿也不饱满,好像这样过了好几辈子。其实,这种状态就是麻木。麻木本该不痛不痒,可我心中偏偏生出一种叫作厌倦的情绪。
张爱玲的小说里有着类似的话,大致意思是,对于中年人来说,十年八年是转瞬之间;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三年五载就是一生一世。中年以后,我确实感觉日子过得飞快,快得留不下任何折痕。很多人都说,人越长大,越觉得时间过得快。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家说,人们对时间的感知,与吸收、处理、储存的信息量关系密切。换句话说就是,人接受新鲜事物的时候,大脑就会处理很多信息,使人觉得时间很长。而如果人总是接受雷同的信息,大脑处理的信息变少,人就会觉得时间很短。在孩童时期,我们正在积极探索这个世界,每天都接受大量的新鲜信息,所以觉得日子过得慢。而长大后,很多东西都在重复,我们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快。比如现在,我觉得1年就是把1天重复365次,10年就是把1年重复10次。
我跟朋友谈起这样的感触,她说道:“其实如果你愿意,每天都可以留下折痕的。1年365天,每天都不一样啊。”她一直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不曾感到过厌倦。她说,心如止水不是我们的追求,岁月静好也不是真正的理想状态。生命最好的状态,就是成为不断翻涌着浪花的溪流,如此才能把短暂的一生活成长长的一辈子。有人白发苍苍时回首一生,觉得生命像一场虚无的幻梦;有人暮年回首时,觉得生命是一次多姿多彩的旅行。给每个日子留一道独特而美丽的折痕,生命就会不断地被加长。我的这个朋友力求把每一天都过得有仪式感,在她看来,1年有4个季节、12个月、24个节气,还有春节、中秋等美好的节日。除此之外,还有家人的生日、结婚纪念日之类的特殊日子。每天都是独特的,于是她把每天过得很精彩。她所说的精彩,就是在平淡的生活中注入新鲜元素。
这些新鲜元素就是给日子留下的折痕。我想起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李文秀说的话:“去爱,去生活,去受伤。”无论你多大年纪,去爱,去生活,去受伤,为生命留下一个个令人回味的折痕。我的一个文友计划重新写一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散文。这个题材他已经写过一遍,但他说再写的话会有全新的视角。我从他的做法中也发现了,生活的最佳打开方式就是重新选择视角。10年真的不是把1年重复10遍,每一年都是独一无二的旅程,每一站都是无法重复的经历。去寻找,去感受,去思考,每一天都是新鲜的。
记得千万别把日子过得千篇一律,为每一天留下折痕,一辈子就成了一部精彩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