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夏食,万物皆可糟
作者: 申功晶梁实秋说:“大抵好吃的东西都有个季节,逢时按节地享受一番,会因自然调节而不逾矩。”这便是我家乡所谓的“不时不食”“一只苏式老法头‘糟钵头’里,从糟鸡、糟鹅、糟虾到糟毛豆,荤素齐全,就是苏州人的夏令美食”。可以这么说,在江南,无糟不成夏。何为“糟货”?美食家陆文夫说:“糟货之味比酒更醇厚,比酱更清淡,是一种阅尽沧桑后的淡泊,同时又自然地带有一种老于世故的深沉回味。”在江南,几乎家家户户都懂糟醉,菜馆也会应时推出一些糟菜。不管是什么食物,成为糟货后都会变得格外诱人。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对珍大嫂子的鹅掌、鸭信赞不绝口。桂花糟鹅是我家乡夏令佳肴之一,正宗的糟鹅要用太湖鹅来做,因太湖鹅肉质紧致细嫩,鹅骨尤软。洗净鹅后,和糟卤在大铁锅里文火慢炖,起锅后切成块状,在特制的汤卤里浸泡数小时,即可出售。在过去,我祖父下班回家时,在熟食铺称半只糟鹅,切块装盒,再舀一勺汤。回家后打开盒子,鲜香扑鼻,我夹一块鹅肉,一点一点吮吸肉块里饱满的酒的滋味,由于鹅骨较软,嚼起来鲜美脆嫩,越嚼越香,下饭佐酒皆宜。
较之糟鹅,流传更广的是糟鸡。在江浙一带,糟鸡的做法与糟鹅的异曲同工,待经腌制、醉糟、蒸制等步骤后的糟鸡冷却后,形成一层薄薄透明的皮冻包裹着鸡皮,弹牙耐嚼,不油不腻,皮下凝固着一层厚实的鸡油,更显滋味绵长。
江南多河鲜,河鲜入糟由来已久。早在隋朝,江南开始进贡糟蟹。《调鼎集》中记载:“三十团脐不用尖,好糟斤半半斤盐,好醋半斤斤半酒,听君留供到年边。”做糟蟹时,要挑选肥美的雌蟹,将蟹爪、蟹钳团紧,剃去蟹毛,用好糟、好醋浸泡。这样糟出的螃蟹才美味至极。
江南人夏天爱吃凉面,即将加了鸡蛋和碱的小阔面蒸熟,过水,放竹匾里用风扇吹干。这样处理的面条口感筋道,爽滑细腻,再浇上“鲜到眉毛掉下来”的糟油,即从陈年酒糟中提取香气浓郁的糟汁,配上由辛香调味汁加工而制的调味品。油光锃亮的面条,拌上肉丝、扁尖、香菇等小菜,在糟油的浸润下,开胃解腻,鲜香十足。
江浙一带物产丰饶,无论在哪个年代,都轮不到蛋来充当主角。平湖人没想到的是,一枚看似普通的软壳糟蛋有朝一日能成为贡物,进而名噪天下,成为“天下第一蛋”。
平湖糟蛋是蛋中珍品,制作要求极高,要选用一等一的高邮大鸭蛋,以及上等糯米发酵而成的糟。将鸭蛋浸没糟中,鸭蛋之间保持距离,互不接触,历经半年的糟浸过程,醇、糖等渗入蛋壳内,使蛋黄、蛋白逐渐呈凝固状和胶冻状,蛋黄渐次脱水、起沙、出油,蛋壳脱落,蛋膜不破。吃的时候,不用烧煮,只需用筷子或小刀挑开蛋膜,即可品尝到这人间美味。有诗云:“软壳糟蛋负盛名,扑鼻酒香吸引人。羊脂白玉藏琥珀,咸甜适中席上珍。”
在所有糟货中,平湖糟蛋不但美味绝伦,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常食可滋阴清肺,促进血液循环,可以治疗咳嗽、咽肿、牙疼、痢疾等,连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也赞平湖糟蛋为“美味的食品,营养的食品”。平湖糟蛋,这种颜值和内在并存的美食,无愧为“天下第一蛋”。